我真不是醫二代

43.熊勇的心結(1/2)

    3點早班下班,來接班的正好是陳霄和張傑義,一個消化住院,一個內分泌副高。紀清把病人的情況詳細地說了一遍,然後又說了幾人的討論和判斷結果。

    疾病受累最嚴重的就是肝髒,看上去偏向消化科。但reye綜合征起病都很早,大都是孩子,陳霄從沒接觸過這類病人。

    然而一邊的張傑義卻是歪路子出身,雖說是全院最大的混子,但混子也非一無是處,也會有擅長和精通的地方。他年輕時來往於各科室之間,那時候分科沒那麽細,什麽病人都得接,所以對這種病有些經驗。

    張傑義對於代謝障礙有著自己一套辦法,同時他也注意到了腦脊液壓力中隱藏的不穩定因素,顯出了一位副高該有的實力。

    “還是要防止腦疝發生。”

    “可是腦脊液壓力190,還好吧。”

    張傑義搖搖頭:“這種病人血壓隨時會掉,而且是在毫無誘因的情況下猛掉,血壓一降,顱內壓就會升高。這種病人最忌諱顱內高壓,出現腦疝就拉不回來了。”

    “血壓降低會增加顱內壓?不會吧......”

    紀清不懂裏麵的意思,教科書上明明是反著說的。

    “相信我,以前見過一個高氨血症的病人就是這樣,入院第三天血壓驟降,收縮壓跌破90。急救之後血壓剛拉上去,緊接著就顱內壓升高,直接腦疝,第二天就死了。”

    “診斷是什麽?”

    “沒來得及下診斷,進展太快了。”

    張傑義理論基礎不好,說不清病情發展前後的關係和理由。但那個病例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很清楚整個疾病的發展過程。

    下班時化驗室出了腦脊液報告,正如祁鏡猜測的那樣,腦脊液除了壓力略有些上升外,其他一切正常。

    看著被推走準備進行影像學檢查的病人,祁鏡和紀清沒什麽辦法。他們現在有另一項任務,需要盡快把病例匯報給幾個正在參加大會診的科室主任,讓他們來進行下一步的判斷。

    丹陽醫院占地麵積非常大,幾乎用去了一整塊大街區。

    靠向街道的是各種醫學大樓,兼顧內外婦兒、門急診、傳染、腫瘤、康複以及各類檢查。當然也包括了醫學生的宿舍、教學樓、行政樓等等。

    而被這些大樓圍在中央的,則是大片病人療養所需的綠化地帶。

    數條林間小道從四麵八方匯集而來,指向同一個終點,那就是幾年前剛翻新過的會議中心。

    1、2樓是開設各類學術討論、病例研究等座談會的場所。頂層三樓則是一個巨大的禮堂,200多個座位,常常用來開職工大會,有時也會有國際級的學科大牛在這兒演講。

    單論規模,已經堪比電影院內的一座大影廳了。

    兩點過後這兒就被熊勇包了場,擺放了幾處設施,也給前來會診的各科主任安排了具體座位。如此費盡心血,一而再的邀請,為的就是他手裏的一位縱膈腫瘤病人。

    剛來醫院時,病人已經在外院被確診,在縱膈下右肺處有一個巨大占位。

    腫瘤向兩側壓迫心肺,向下還侵犯進了膈肌,甚至還有一小部分進了腹腔鑽進門脈係統之中。其占位範圍之廣,整體體積之大,都是整個丹陽外科前所未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