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醫二代

42.複雜的化驗報告(1/2)

    外科急診的辦公桌旁,嚴雲凱正抓著話筒向人匯報病史:“是泌尿科的王老師嗎,我是外急的嚴雲凱,這兒有個急腹症。”

    話筒那邊的聲音很輕:“怎麽說?”

    嚴雲凱看了眼在床上翻來覆去忍著腹痛的病人,又回想了剛才做的體格檢查,很確定地說道:“我剛做了兩次腹腔叩診,有移動性濁音,板狀腹,壓痛反跳痛很明顯。病人之前喝了不少啤酒,但過去了兩個小時,仍然沒尿意。我估計是膀胱破了。”

    “生命體征怎麽樣?”

    “都很不錯,沒有大出血的跡象。”

    話筒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說道:“好吧,我下來看看。”

    掛完電話,嚴雲凱又在病人身邊守了會兒,直到泌尿科把人帶走他才鬆了一口氣。嚴雲凱身體斜靠在椅背上,抬頭看向天花板,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這顆定時炸彈算是送走了。

    當然慶幸之餘,他腦海裏更多的是後怕。

    如果祁鏡沒有幫他做腹腔叩診聽出移動性濁音,那他還得繞一個大圈子。先找自己普外的上級醫生,然後鑒別診斷,再發現膀胱上的問題,最後才能聯係到泌尿科。

    流程是沒錯,可一來一去,起碼要去掉半個多小時。

    雖說尿液裏就是些有機物和電解質罷了,但終究是膀胱破裂,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

    “倒讓這小子救了一把,下次還要更謹慎些才行,要謹慎,絕對不能出事......”

    同時另一邊,那位16歲少年的腦脊液報告還在化驗,但血尿電解質和肝功能的卻已經早早出來了。

    一張張檢查化驗單上布滿了向上向下的各種箭頭,和少年平靜的身體和體格檢查結果相比,這些報告單隻能用驚人來形容。

    身體噤若寒蟬,化驗報告卻動如脫兔,在臨床上是很少見的。

    肌酸激酶升高、乳酸脫氫酶升高、血糖升高、血鉀升高,血鈣降低、血鎂降低、二氧化碳降低。翻過血液電解質和肌酸激酶,再看肝功能,兩個重要酶都還好,膽紅素也隻是輕微增高,但最關鍵的血氨明顯升高,已經超過了500!

    再翻凝血酶報告,三線飄紅,全部升高!

    急診診療室裏王廷坐在主座上說著這些報告,底下祁鏡、紀清和另一位醫生正在積極分析病情。

    “肝功能提示的問題太大了,凝血酶出了問題,血氨也出了問題。”紀清說道,“我覺得已經有了肝性腦病的可能。”

    “現在病人在昏迷,肝酶也還好,還不能下判斷。”

    王廷喝了口茶,看著報告問道:“先給點支持治療,暫等腦脊液報告。”

    祁鏡這時多了嘴,問向李玉川:“測腦脊液的時候你在看吧?壓力如何?”

    李玉川翻著病例記錄冊,說道:“190,不算很高。”

    祁鏡無奈地搖搖頭,這個病人太複雜了。人正在昏迷,體格檢查卻全正常。相反的,血液報告數值各種離譜,但前後卻沒太大關聯性,有些甚至是前後矛盾的。

    不過病人情況越複雜,越沒有頭緒,他就顯得越興奮。

    他的行事風格和其他醫生不同,隻要思路沒進死胡同,就不會去幹等檢驗報告。

    現在手上線索那麽多,不去分析就太可惜了。祁鏡從大量異常報告中挑選出了四個明顯的異常數據:“肌酸激酶、血糖、血鉀、血氨,這四個升高可以提示有肌肉大量壞死溶解。”

    “可心電圖是好的,也沒說孩子有心梗啊。”另一位醫生解釋道。

    “怎麽老是想到心梗呢?才16歲而已!”

    “你是說橫紋肌溶解症?”王廷想了想,立刻聯係上了一種可能性,“橫紋肌溶解尿液肯定會出問題,可尿液檢查大多是正常的。”

    “不不,不要關心肌肉本身,肌肉也是一個個細胞,細胞破壞了以後呢?”祁鏡解釋道,“細胞裏有線粒體,說不定線粒體也被破壞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