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世界諸天大佬

第九百零五章:直接取之於敵,用之於敵(2/2)

    商周時期華夏的國土麵積才多大,到了秦滅六國的時候又有多大,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分封製度的刺激才是擴張國土的最佳辦法,沒有之一。

    一艘艘大船升起船帆,陸陸續續從泉州港慢慢駛離出去,一時間,千帆輝映,極其壯觀。

    奇襲麽,兵力並不需要太多,萬人足以,雖然攻伐高句麗的時候會稍顯不夠,不過問題不大……

    站在船長室前麵的陽台之上,看著甲板之上一眾大將,關羽、張飛、趙雲、典韋、華雄、管亥、周泰、甘寧、魏延、黃忠、太史慈、張繡、武安國、徐晃、張郃、高覽、黃敘、呂布、公孫瓚、張遼,王軒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

    有這二十人打底,萬人大軍不過就是陪襯罷了,神特麽的高牆堅城,神特麽精銳之師,不存在的,想象這二十人同時發起衝鋒的場景……哎嘛,不敢看啊!

    至於為什麽才一萬大軍就調動了三百多艘大船運送,其實,運送的基本都是用來搞建設的物資,有王家牽頭,河北所有大世家幫忙,這三百多艘大船運送的物資不過是個開頭罷了,便是後麵再來十趟也不嫌多啊,再說,返回的時候還能運送大量收購的戰利品回中原大賺一筆。

    從泉州出發到渝水入海口不過區區400公裏而已,由於時間的原因,王軒帶來的造船技術並未發展到極限,時速隻有6節左右,但同時又由於世界的不同,船隊在甘寧海軍的操控下組成陣勢,時速提高了四成,達到8節多點,雖然夜間行船慢一些,400公裏也不過一天一夜多點便趕到了渝水入海口。

    到達渝水之後,由於海岸條件的原因,並不適合大海船停靠,不過海船之上都帶有專門用於周轉和行駛於河道的小船,當然,所謂小船也是對比大海船來說的,實際在漢代來說也是大型走舸了。

    人馬陸陸續續從大船上轉移,開始朝著岸邊進發,隨後便是大批的物資和隨軍工匠。

    王軒隨著最早一批小船來到渝水入海口,沒太久便有隨行的建設署的官員來匯報,“稟報國師,此地海岸線乃是衝擊型,並不適合建設標準港口,最多能建設一個基礎型。”

    王軒點點頭並沒有太多表示,隻是揮手讓建設署的準備施工。

    事實上王軒知道,真正適合建設港口的地址要麽在東邊的大小遼河入海口,就是後世的營口,要麽在西邊小淩河入海口,也就是後世錦州港,但渝水直通柳城是這次奇襲的通道,暫時也就隻能如此了。

    但最終,還是要去營口那邊建設正式港口的,以目前的運輸需要和國力,建設營口一個標準港口便足夠整個遼東地區使用了,錦州那邊隻能拋棄,而渝水這裏,隻是臨時港口,夠短期使用即可。

    在岸邊修整二日,等各種物資從大船運送到岸邊之後,一眾將士才再次登上內河船開始沿著渝水逆流而上,直接殺奔柳城。

    事實上,此次參與奇襲的士卒全部都是騎兵,走陸路北上也可以,奈何運輸一萬戰馬需要的運力太過誇張,畢竟一匹戰馬需要的空間是人的幾倍大小,再加上需要運送的物資太多,隻能騎兵變步兵逆流而上了,好在烏恒人最不缺的就是戰馬,直接取之於敵,用之於敵即可。

    至於失敗或者遇到困難這種事情……王軒沒考慮過,難道是看不起他身後那二十位罡氣外放境界的大將!(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