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

第2783章 鄭氏祠堂(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祠堂為磚木石結構,由庭院、門樓、廡廊、前天井、正堂、後堂、後天井、後寢組成,麵積1200平方米。正堂中央懸掛清代鄭家狀元所題經義堂匾額,大梁雕刻著鼇魚吐雲、龍鳳呈祥等精美圖案;四個石基深刻鷺鷥戲蓮、鳳戲牡丹、仙鶴登雲、喜鵲含梅紋飾。

    鄭守福邊走邊介紹,說原先在基杜的鄭氏祠堂修建於明朝末年,幾百年沒人數得清到底用了多少根木柱;民國拆遷時特意留心清點,發現共117根木柱,可按照原樣建成後再數,又數不過來了。

    鄭守福又說基杜鄭氏祠堂有四大謎團,除了木柱數不清外,還有“引鳳樓”兩側磚牆不沾灰;整個祠堂裏麵不結蜘蛛網;燕子不在祠堂裏做巢。可惜搬遷過來後都不見了,磚牆兩天不打掃就髒,蜘蛛到處結網,燕子照樣做巢。

    “祖宗靈氣搬不來喲。”鄭守福語氣裏帶有濃濃的粵南方言。

    白鈺道:“重在傳承與紀念啊,湎瀧地區象鄭氏祠堂這樣原汁原味保留明末清初建築風格的,恐怕不多見。”

    嶽漢城在後麵應道:“每年鄭氏家族清明祭祖是轟動湎瀧、基杜兩市的大事,附近三四條街都要提前封路嚴禁車輛入內,就這樣還是擠得水泄不通。當年鄭氏家族雖舉家遠避,基杜那邊還有很多枝蔓。數以萬計鄭家子弟從早等到晚就為了進來拜祭列祖列宗,然後到引鳳樓親手摸摸‘靈智石’,保佑自己及孩子靈智大開、逢考必過。”

    “‘靈智石’恐怕類似北方很多地方的狀元石、智慧木吧?”白鈺含笑道,“出自什麽典故?”

    嶽漢城道:“鄭氏家族在清代乾隆年間出了位狀元,據說小時候愚鈍玩劣朽木難雕,後來在海邊玩耍時撿了塊呈火焰狀的石頭帶回家,每天把玩,也奇怪從此性情沉穩起來,學習方麵也象開了竅,一發不可收拾地接連取得捷報直至被乾隆皇帝欽點為狀元。後來那塊石頭被稱為‘靈智石’供奉在‘引鳳樓’,成為鄭氏家族祖傳之寶。”

    鄭守福道:“按祖訓‘引鳳樓’每年清明祭祖開一次供子弟參拜瞻仰,今天白書記大駕光臨可破例三間全部開放以迎貴客。”

    “噢那真是太難得了!”嶽漢城驚喜道,“白書記,‘引鳳樓’不止‘靈智石’,還有很多明代就遺傳下來的寶貝,都保存完好價值不菲!這些年來我也隻有幸瞻仰過主樓,兩側副樓都無緣叩拜!”

    那豈不是送上門來的機會,正好看看談戎提到的明代摹本《尋隱者不遇》!

    然而——白鈺態度很堅決地說:“不可以不可以,祖訓不可違!漢城說得對,有緣再遇吧。”

    鄭守福及家族長輩們都很意外,但白鈺不象說客套話——有領導在人家送禮時嘴裏說“不要不要”手已經伸過去接了,他邊說邊繞開往“引鳳樓”的方向。

    按理應該客隨主便,但領導就是領導,鄭守福不便勉強遂陪著繼續往後麵參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