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

第二七六章 北疆告急(上)(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不過在商毅穿越以前生活的時代,經濟手段實際己成為大國之間博弈的主要手段,絕大多數的事情,都可以在經濟層麵上來解決,根本不需要發動戰爭。當然在那個局勢下,各國之間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當然在這個時代,僅僅隻靠經濟手段,能夠解決的事情確實很有限,但仍然可以做為戰爭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隻要是能夠應用得好,還是可以發揮相當大的作用的。

    因此商毅也把與蒙古通商,做為對蒙古進行管理一個重要的製約手段,一方麵通商可以促進漢蒙民族之間的交流來往,進一步接近融合,加強蒙古人對帝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另一方麵也是通過貿易手段,控製蒙古的經濟命脈和物資供應,當蒙古各旗都習慣了通過互市貿易的方式,來獲得中原的各種物資的時候,就算再出現一二個野心家,想唆使蒙古進行反叛,也很難得到蒙古各旗的廣泛支持。畢竟對絕大多數的蒙古牧民來說,並不希望打仗,因為打仗始終都是一件充滿了危險的事情,弄不好就會送命,而能從打仗中收益的,永遠隻是少數旗主,輪到士兵身上的,總是少數。

    不過帝國自身保持強大的武裝威攝力量是一切的前題,否則神馬經濟手段、外交手段都是浮雲。如果是獅孑老虎,長得肥壯到是無所謂,但如果是豬羊,過於肥大絕對不是好事。

    當然各旗主使者並不知道商毅的想法,但知道帝國不僅在長城內外開設通商口,而且還允許自由通商,而在這方麵,帝國比清廷開放得更寬,這也就表示,漢人的商隊可以深入到蒙古各旗,兜售各種所需的商品,當然從理論上說,各旗也能派出商隊,躍過長城,進入到中原內地經商,這對蒙古各旗來說,都是絕對的好消息。因為各旗的通商權大倍份都掌握在旗主的手裏,一但開通商貿,也就意味著錢財滾滾而來。

    因此到這個時候,各旗主才都有一些向中華帝國投降,也並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的想法。於是也都心脫成服的再次向商毅謝恩。

    隨後商毅又乘機下令,各盟的盟主在回到盟內之後,馬上招集各旗會盟,一方麵督促未派出使者朝見商毅的旗主,盡快派出使者到南京去,向中華帝國表示臣服,同時也宣稱,如果在明年三月之前,還沒有遣使入朝的旗主,帝國將視為不臣之旗,將立刻出兵征伐,絕不寬恕。

    而在另一方麵,也是確定以後各盟輪流出任盟主的排列秩序,交到呼和浩特的察哈爾府來,在場有三名盟主,都一一允諾,而未到場的盟主,他們的使者也都表示,一定會回去轉告。

    這一來,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商毅也立刻下令,就在長城上設宴,招待各位旗主,同時還把福臨母子三人也請,一同列席。畢竟他們也為這次收複蒙古各盟出了一些力氣,而且商毅也表示,盡管這一次的功勞還不足以使他們母孑能夠被釋放,但也確實是有立功表現,因此在回到農場之後,將酌情給予一些獎勵,在工作上也會有所照顧,幹一些輕閑一點的活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