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540 降價(1/3)

    會議室裏這一群人,論年齡沒一個比林振華更年輕的,論級別,林振華也排不到前列。但經曆了這麽多的事情之後,大家都已經把林振華當成了主心骨,都願意聽聽他對整個行業發展的想法。顧嘉驊早在石油部的時候就已經對林振華的折騰勁佩服有加了,此時又在機床行業裏和他成為友軍,自然更願意讓他多出點主意。

    “小林,你說咱們要抓緊把規模做大,這個做強做大的提法,早幾年還有點新鮮,如今可就是老掉牙的套話了,哪個領導講話的時候不帶上一句。我覺得,做強做大是必然的要求,但如何做強做大,這才是最關鍵的呢。”顧嘉驊嗬嗬笑著對林振華說道。

    林振華知道顧嘉驊是在激他,不過,他本來就打算在今天這個場合拉著大家一起議事的,顧嘉驊這樣也算是給他遞了個梯子。

    “我舉個例子吧。”林振華說道,他的眼睛在會議室裏掃了一圈,最後落到包光明的身上。他笑嗬嗬地看著包光明,問道:“包廠長,我打聽一下,咱們蘇鍛生產的剪板機,目前一年的產量是多少,一台的出廠價大概多少錢?”

    包光明微微一愣,不知道林振華此問是什麽意思。林振華問的這些數據,雖然名義上也算是商業秘密,但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裏混,這種秘密也是瞞不住誰的,隻是大家平時不會隨便聊這些內容而已。如今,聽到林振華直接問起了,包光明也就開誠布公地回答道:

    “我們的剪板機,這兩年銷量一直都在上升,去年一年賣了85台,各款剪板機的型號不同,出廠價也不同,平均水平,大概是18萬左右吧。”

    林振華又問道:“如果讓你再壓壓價,能壓到多少?”

    包光明掰著手指頭算了算,說道:“一台剪板機的材料費大概不到8萬,這是減不下去的。其他的,水電費、工時費、管理成本攤銷什麽,大概可以壓到7萬左右,這樣一台設備的出廠價,大概就是15萬吧。”

    “如果你一年的銷量不是85台,而是200台,或者400台,你的出廠價還能降嗎?”林振華繼續問道。

    “200台!那肯定沒問題啊,我一台壓到13萬都有賺頭。”包光明答道。

    這就是所謂規模效應的問題了,小批量生產和大批量生產的成本,肯定是不一樣的。生產批量大了之後,可以使用專用的工裝,模具也不必來回換,而且有些配件的采購量增加之後,單價也還有下降的餘地。這樣林林總總地加起來,整個生產成本下降一兩萬是很正常的事情。

    林振華與包光明這邊一問一答之間,其他企業的老總們也都開始在心裏暗暗計算自己的產品成本了,他們發現,如果自己企業的產品銷量能夠增加一到兩倍,那麽生產成本下降10%以上是輕而易舉的。反過來,如果生產成本下降,繼而出廠價下降,那麽產品的銷量似乎也的確有上升的餘地。莫非,林振華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