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478 深夜來客(1/3)

    聽到封況的話,林振華皺了皺眉,不過倒沒有說什麽不滿的話,隻是平靜說道:“新產品的事情,還是要抓緊,實在不行,讓小馬的技術情報研究所那邊加加勁,找找國外的最新資料,看看有什麽可以借鑒的思路吧。”

    封況連忙點頭道:“好的,林總,你放心吧,我會想辦法給渾鍛壓找出一些適銷對路的新產品的。”

    林振華道:“暫時找不出新產品來也不要緊,咱們先按原來的思路,保持盈虧平衡吧。我想,以咱們漢華的營銷能力,讓渾鍛壓自己養活自己,應當還是有可能的。”

    話雖是這樣說,但林振華心裏還是有些疙瘩。收購渾鍛壓的股權要花掉3000萬的現金,收購之後,弟一件事是補齊此前拖欠的職工工資,這是渾北市經委提出的收購條件之一,這樣又要支付掉差不多1000萬。要讓渾鍛壓恢複活力,需要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開發,怎麽也得準備2000萬以上。這樣一來,6000萬就砸進去了。如果在短期內渾鍛壓不能產生出明顯的利潤,這筆投入就算是被套上了。漢華重工手頭的現金並不寬裕,這樣套上兩三個企業,整個集團的經營都要受到拖累了。

    不過,林振華也清楚,要想一下子找到一個利潤豐厚的好產品,也很不容易。漢華畢竟沒有做鍛壓設備的經驗,魯中機床廠那邊做過一些鍛壓設備,但與渾鍛壓的產品線也有所不同,無法完全參考。也許,收購渾鍛壓真的就是一項長期投資,隻能著眼於5到10年後的收益了。

    “林總,如果是這樣的話,咱們是不是可以先把渾鍛壓放一放?”何飛猜出了林振華的心思,試探著問道。

    林振華搖搖頭:“咱們這是在幫何主任做事情,咱們這裏啟動了,何主任才能說服其他的投資商。唉,算了,算是咱們為振興東北而做的犧牲吧。”

    葛影道:“林總,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和渾北市經委談一談,咱們的收購資金,暫緩支付,或者先付一部分,這樣咱們的流動資金也能充裕一點了。”

    林振華想了想,說道:“這件事,我回頭和周大鳴、徐蘇明他們談談,看看情況再說。拖欠收購資金的事情,比較敏感。我們一開這個頭,其他的投資商也會學樣,這樣對何主任推行他的方案會帶來一些麻煩。咱們還是應當有點大局意識吧。”

    “好吧。”何飛和葛影等人也無話可說了。在漢華,由於林振華的示範作用,大家對於國家利益都有非常強的責任意識。這種責任並不是傳統上說的無條件的公而忘私,而是追求在國家利益與企業利益之間的平衡。在讓企業吃一點小虧,而能夠讓國家獲得很大利益的時候,漢華的管理層基本上都能夠形成統一意見。

    其實,社會責任本身也是一種企業文化,一家企業如果對社會事務漠不關心,它的員工呆在企業裏,也不會有安全感的。

    正說到此,會議室的門被敲開了,一位服務員探頭進來,問道:

    “打擾各位老板了,請問這裏有沒有一位姓林的老板?”

    老板這個詞,時下在東北非常流行,隻要是南方來的有錢人,大家都習慣於稱之為老板。這種習慣又尤其以服務行業為甚,飯館、賓館的服務員一開口總是老板長老板短的,生怕喊錯了稱呼讓對方生氣。這就是一種對財富的畏懼感了,當你學著舌使用別人喜歡的稱謂時,其實已經顯示出了內心的自卑。

    “我姓林。”林振華站起來,對服務員說道,“你……叫我林經理就可以了。”

    “哦,林經理。”服務員連忙改口,“外麵有個人指名道姓要找你,不過,他不知道你住在哪個房間。”

    “哦?什麽樣的一個人?”林振華問道。

    “一個老頭,得有個70多歲吧,看著還挺精神的,穿了件工作服,上麵寫著渾什麽壓。”服務員描述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