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230 韋東齊的舞台(1/3)

    站在會議室的大黑板前向各國采購商們介紹著化工機械產品的韋東齊有一種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感覺,本來以為此生已經與化工無緣了,誰知,林振華卻給了他一個更為寬廣的舞台,讓他的人生能夠再一次綻放出光彩。

    韋東齊從石化機跳槽到漢華重工,是下了很大決心的,在這個過程中,謝春豔、範世斌等人也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韋東齊是50年代的大學生,學的就是石油化工專業。大學畢業之後就分配到了石化機工作,見證了石化機的輝煌與落寞。石化機放棄壓力容器轉產冰箱的時候,他也在暗地裏偷偷地落過淚,但並沒有動過要跳槽的心。他已經是奔五的人了,再熬上十幾年就要退休,不想再折騰了。

    聽到漢華機械廠從泰國拿到四套大化肥訂單的消息,韋東齊的心裏酸溜溜的。10萬噸級的大化肥設備,在韋東齊的眼裏,勉勉強強算是一個值得去施展一下身手的項目,可惜這個項目不是他的,而是範世斌的,他隻有看熱鬧的份。

    韋東齊與範世斌學的是相同的專業,又在同一個係統工作,私交不錯,相互之間也比較了解。韋東齊的專業水平比範世斌要高,這在輕化廳係統是公認的,範世斌自己也承認。可是,現在範世斌在轟轟烈烈地玩大項目,他韋東齊隻能去設計個冰箱拉手之類的小玩藝,這讓韋東齊如何能夠接受。

    上一次林振華帶著範世斌等人去石化機拉走閑置設備的時候,像是不經意一般向韋東齊撂下一句話,說未來要去中東賣煉油設備,這一句話,就把韋東齊心裏早已熄滅的火焰又給點燃了。

    林振華走後,韋東齊度過了若幹個不眠之夜,終於耐不住姓子,私下裏跑去找範世斌打聽,漢華機械廠是否真的有搞煉油設備的意向。範世斌早已得了林振華的密旨,也不更多廢話,隻是把韋東齊帶到潯陽化工設備基地的土建現場去親身感受。

    規劃中的容器車間此時還剛剛在挖地基,但韋東齊從那地基的麵積和深度就能夠看出來了,這座龐大的車間,絕不隻是為10萬噸化肥設備準備的,林振華的心比他想象的還要大得多。

    “老範,你們林經理不會是想重新揀起11萬噸乙烯的項目吧?”韋東齊怯怯地問道。

    11萬噸乙烯,是韋東齊年輕時候的夢想,也是他心中的痛。早在70年代中期,國家在引進三套年產11萬至30萬噸乙烯設備的同時,開始著手安排乙烯成套設備的國產化。當年血氣方剛的韋東齊也被國家計委抽調到了東北,參加國產化攻關。

    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攻關小組的工程師、技術員和工人們沒曰沒夜地奮戰,向著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突進。然而,材料、設備、工藝等方麵的難題多得像一座山一樣,而攻關小組能夠得到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卻非常有限。乙烯裂解爐的焊接工藝和相關裝備,乙烯三機——也就是乙烯壓縮機、丙烯壓縮機、裂解氣壓縮機——的製造工藝和材料,都成為他們無法跨越的障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