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229 雙贏的合作(1/3)

    “年產1萬噸小化肥設備一套,80萬美元。”

    “1萬錠紡織廠設備一套,70萬美元。”

    “2萬千瓦火電設備一套,150萬美元。”

    “……”

    朱晉文一項一項地向哈羅雷報著價,哈羅雷不停地點著頭,把價格往自己的小本子上抄。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被歐美曰的大廠商忽悠了一圈之後,哈羅雷覺得中國人報出的設備價格簡直便宜得像大白菜一樣。照這個價格,他的確隻需要花費1000多萬美元,就可以建設起一個初步工業化的北方省了。

    朱晉文向他描述的工業化前景是非常美妙的。有了化肥廠,全省的糧食產量能夠輕而易舉地實現翻番,困擾北方省多年的饑餓問題將得到解決。有了水泥廠,道路和住宅的建設都能夠加速,北方省的城鄉麵貌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機械廠,北方省將能夠自己生產柴油機和水泵等農業機械,不再需要花費高額的外匯從國外進口了。

    形成這些工業能力,對於發達國家來說,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對於一個貧困落後的非洲國家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工業成就。

    不需要20年了,隻需要給我5年時間,我就能給選民們一個奇跡般的北方省!哈羅雷興奮得眼睛裏都要放出光芒來了。

    在哈羅雷高興的同時,站在周圍的各廠代表們也都在強行地壓抑著內心的喜悅。他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一套1萬噸級的小化肥設備居然能報出80萬美元的天價,這不是把白菜當成豬肉賣了嗎?

    買的人覺得便宜,賣的人覺得貴,這就是傳說中的雙贏了。

    此次的報價原則,是林振華在出國之前就與朱晉文商量定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把各種設備在國內的銷售價格乘以2,然後把人民幣三字換成美元。一套小化肥設備,在國內滿打滿算也到不了40萬人民幣,但到了這個展會上,它的價格就是80萬美元。

    “小林,你說咱們這樣報價,合適嗎?太黑了吧?”一位企業的銷售代表偷偷地對林振華說道。

    “黑嗎?要不你去跟朱司長說說,你們那套設備降價80%。”林振華說道。

    “那可不行!”銷售代表急了,“你們都能這麽黑,憑什麽我們不行?”

    林振華嗬嗬笑道:“這不叫黑,這叫做合理利潤。你沒看這位黑大叔臉上樂得都黑裏泛紅了?”

    這一次參加裝備展的中國企業,也是搭配得非常合理的。漢華公司的主打產品是化肥設備,其他一些企業則分別生產各種機床、發電機、水泥廠設備等等。總體來說,一個解決方案中間所包含的所有裝備,在這個代表團裏都能提供。朱晉文與哈羅雷簽下的這個訂單,最終是要分解到各家企業去完成的,誰都能撈著一塊肉吃。

    最為難得的是,中國代表團不是簡單地提供裝備,而且向缺乏工業建設經驗的客戶提供完整的建設方案。西方廠商的做法是不賣對的,隻賣貴的,而中國代表團恰恰相反,所推薦的所有裝備都是最經濟適用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