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隻是想演戲

第一百一十二章:手下見真章(1/2)

    什麽是市場分析?

    也就是說隻能分析一年內的市場,多一年他都覺得困難了。

    什麽是戰略家?

    眼光能看到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這才是戰略家。上輩子方既明覺得企業家裏麵真正的戰略家,也就華為的任正非和阿裏巴巴馬芸,其他的都是略遜一籌。為什麽這麽說呢?看看任老的華為,諸多備胎。看看馬芸在十年前就提出大數據和雲計算,而且他做預研,是再提前幾年的,當然了,提前多少馬雲又不會告訴你。這就是一個企業家的戰略思想。

    你隻盯著眼前,那麽你永遠是追趕者。你盯著十年以後,你就是戰略家。

    很簡單的道理,可惜太多人不懂。就算是懂了,也找不到。做一個戰略家,不僅要看得遠,還要有魄力做。當年華為的收入才多少?但任正非就是有拿10%的淨利潤投入研發的魄力,哪個公司有這樣的魄力?聯想?另一個典型,別說10%的研發費用了,那幾年0.1%不知道有沒有。

    這也是為什麽美麗間要製裁華為,根本不理會聯想的原因。

    都不值得出手!

    方既明要做的是,搶占先機,加快布局。至於錢?留下周轉資金就好了。實在不行,把hao123賣了也行!這就是方既明的魄力。

    李東鵬不明白方既明的布局,覺得方既明這是在亂花錢。好在隻是預研而已,做一些實驗,不算太花錢。事實上,在2000年的中國,科研經費超過二十萬都不少了。更何況方既明直接投了一百萬買設備,五十萬做科研經費,直接趕得上一個小科研所了。

    方既明隻恨自己的錢不夠多,不然的話,他的布局能再厲害一些。

    多少錢做多少事吧!

    還沒聊完短信,上課鈴又響了,方既明隻能把手機揣回兜裏,準備上課。殊不知,校長已經在後麵觀察了他很久,看到了這一幕。過後,校長找到了班主任,讓班主任叫方既明到他辦公室去,在自習課上去找他。

    方既明自己也糊裏糊塗的,就被在最後一節自習課上被叫到了校長辦公室。

    “咚咚咚!”方既明敲了敲門,喊了聲報告。

    “進來!”

    方既明是見過校長的,但一年就那麽兩次,早就印象模糊了。也是,一個存在感那麽差的校長,能被同學記住那才是怪事。這也是因為很多校長官僚氣息重,總是不肯親自去看看學生怎麽樣,就會在會議上發號施令。

    校長是一個地中海男人,大腹便便的,叫孫宏彬。個子不高,戴著金絲眼鏡,看著就有點裝模作樣的樣子。

    “校長,你找我什麽事?”

    方既明直截了當地問道,別人可能怕校長,他一個出了社會近十年的人,又怎麽會怕校長呢?反正最後一個月就畢業了,你再能讓我怎麽樣?正因為有這樣的心理,方既明才不卑不亢。

    孫宏彬看著方既明,然後慢慢地把一個東西放在了桌麵上。

    方既明一愣,他不知道這是啥?一個無線耳機?還有這麽高科技的產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