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1/3)

    劉備跟李素劉巴他們會商後,短短十幾內,長安城內派出了多批查訪人員,到劉備陣營統轄的各地查訪商旅流通成本、統計曆史數據,為後續的全麵鋪開租庸調輸變法做準備。

    其中動作最快的兩組,分別是去交州通知魯肅的,以及在三輔與河東本地籌備為銀川郡和上郡運糧的。

    劉備陣營做出上述動作的同時,為了追求名正言順,還正式對雒陽朝廷表了這項變法請求,希望朝廷支持——事實上,皇帝當然沒法幹涉劉備對自己統治地區的行政細節,這種“表”也就跟表官職一樣做個姿態罷了。

    劉備之所以這麽做,主要是兩個原因,也是跟李素等人商量過後的決策:

    首先,劉備希望進一步鞏固自己“殫精竭慮為大漢朝著想”的形象,閑的他為“破解大漢朝在桓靈二帝時偏遠地區反叛不斷的弊政根源”做出了卓絕的智力貢獻和政治創新。

    而隻要把這次變法的內容公之於世,而別的諸侯卻不能跟進,那劉備愛民的名聲無疑會再上漲一個台階,尤其是對那些別的諸侯手上的偏遠州郡地盤上的人民,會形成極大的吸引力——給劉備當百姓,如果自己的家鄉太偏遠,給朝廷中央繳納物資時可以抵扣運費少交一點,給袁紹袁術曹操當百姓,卻不能享受這種抵扣減免,那不明劉備更加“輕徭薄賦”麽?

    當然了,如果是冀州、兗州、豫州這三個華北平原州的百姓,劉備的這個改革對他們吸引力肯定是微乎其微,因為他們本來就離下中樞近、地理環境又平攤便利,運輸損耗本來就不大,劉備減免了也是白減。

    劉備的政策主要對幽州,尤其是遼東,乃至揚州的南部地區、青州的山東半島地區,這些交通特別不便州郡的百姓,有比較大的吸引力。

    而劉備公開變法倡議的第二個理由,也是跟上麵一點相關的,那就是他知道袁紹袁術肯定舍不得給百姓“減免稅收中的運輸損耗”,地理環境決定了二袁不會學他,劉備也就不擔心這項變法會提升其他競爭對手的動員調度能力了。

    一切最終如何,醜究竟是劉備還是袁紹,還是得看實踐的檢驗。

    隨著曆史的車輪進入196年九月,河套地區的戰雲已經徹底密布,當地的後勤壓力也開始顯現。

    加上之前變法消息的刺激,下諸侯都盯著河套戰場。雖然消息傳遞不是很及時,但至少都好奇“劉備的這次變法,究竟會不會對他對偏遠地區用兵的後勤效率帶來真正的提升,還是反而造成舞弊災難、行政效率低下”。

    ……

    九月初二,銀川郡,銀川城北的大營內,馬超正在進行戰前最後的秣馬厲兵。

    幾個月前,馬超在銀川郡隻駐紮了不足萬人的騎兵,不過自從七月份以來,因為胡騎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部隊規模越來越大,馬超也及時進行了增兵,在銀川郡的漢人騎兵一度增加到兩萬多人。把好多去年從郭汜那兒俘虜來的西涼軍最後的騎兵精銳骨幹,也都拍了上來。

    馬超的增兵,導致雙方的戰力比例並沒有越來越懸殊,胡人一方沒有絕對把握,也隻好繼續不斷增兵,戰鬥也就一直沒有全麵爆發。

    如今,在銀川郡以北的賀蘭山黃河穀口,以及銀川郡以東隔著黃河的河套高原,都已經聚集了各超過五萬人的胡人軍隊,數量還在膨脹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