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1/4)

    太史慈護送華佗的船隊抵達京口、進入長江時,嚴格來說已經離開了徐州地界,進入了揚州。

    進入長江之後,因為船隊由順流而下改為了逆流而上,所以船隻需要進行一些調整。

    淺水裏用的撐篙,到了長江裏就徹底沒用了,帆和槳櫓也要增減。太史慈就命令在京口的瓜州度停靠一兩天,士卒也被允許分批上岸放風休息。

    他的船隊一共五艘大沙船,總計運載了一百名護衛的士兵和水手,普通士兵在水流較急風帆不夠用的河段,也能客串搖櫓劃槳。

    除了人之外,船上還運了幾百石遼東特產和錢財,都是糜竺給劉備上貢的禮物。其中扶餘和高句驪出產的人參就有上千斤——這玩意兒漢朝人其實吃得不多,所以野生的遠比後來唐宋時容易挖得多。還是李素在遼東的時候,讓人專門采集來入藥,被糜竺學去後抓住了這個商機,才開始大規模找那些漁獵蠻夷收購。

    除了人參,就是貂皮、銀狐皮、熊虎皮,虎骨之類,漢末扶餘人從長白山和黑森林裏弄到的這種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財物眾多,太史慈一路還是非常小心謹慎護送的,等閑不會讓外人靠近船隊。

    不過,也怪太史慈的船太大太氣派,都是四百料以上的海船(四百料是指船用的木料自重四百石,也就是空船的重量。載重大概能有一百噸,九丈長),如今在長江裏行商的民船很少有那麽大的,所以難免有“小兒持金過於鬧市”之嫌。

    在京口停泊的這天,居然就遇上了西邊來的亂兵。

    “快跑啊,袁術殺過來拉,陳刺史在九江郡被孫魔王殺啦!”

    亂兵湧到京口港,居然就任意要征用民船渡江跑路。

    幸好太史慈是帶兵出身,又慣於水戰,當然不會被這些烏合之眾裹挾,他連忙吩咐還留在船上的士兵和水手立刻撐船離岸,防止被搶奪。

    為了避免誤會,也為了減少衝突,太史慈當機立斷,跟隨船的陳矯說,把他廣陵功曹的小旗子掛起來,詐稱是廣陵太守陳登的船隊,希望這些揚州兵看在鄰居的份上別亂來。

    旗子剛掛好,離開岸邊還不到一箭之地,岸上一名軍官讓人大喊:“快快靠岸!我們周太守軍情緊急,征用民船!”

    太史慈也讓人大喊:“我們乃廣陵太守陳登的船隊,奉命出使荊州,你我井水不犯河水,休要相逼!”

    可惜那個軍官顯然是個沒文化的刺頭丘八,一看就是本地的山越族丹陽兵,匪性不改,居然惱羞成怒下令放箭。

    太史慈冷厲地獰笑了一下,顯然也動了真怒,直接在船尾樓上摘弓搭箭,一箭把那個丹陽兵曲軍侯射殺了。而後又連連射殺五六個丹陽兵弓箭手,船隊這才離岸超出了射程。

    年輕的陳矯見狀,不無憂慮地說:“我們走得急,船隊裏還有二三十個人沒回來呢,估計在京口縣城裏,這些人怎麽辦?不回去接的話,難道就拋棄了?可若是久留等候,又怕亂兵也找到船追殺上來,如何是好?”

    太史慈想了想:“直接回去接太危險了,咱把船上旗幟先全部撤了,往上遊走幾十裏,到堂邑附近再看看有沒有安全的碼頭可以擇機靠岸,然後大夥兒都不許上岸。

    隻派少數人上岸去縣城買些素色粗布,把貨艙都遮蔽一下,裝作另外一夥船隊,也免得被追兵追上後認出身份。再另派幾個精幹細作上岸打探消息,看看究竟是何人突然爆發了戰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