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216章 征西將軍又來共襄盛舉了(1/3)

    看到手下主要資深謀士都支持“出褒斜道棧道稍微打打意思意思”這個立場,劉備內心的憤懣也再次消停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不甘心、卻又不得不接受。

    他隻是本著最後一線希望,繼續向秦宓、程畿、鄭度他們詢問,但這些人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最多隻是稍微提了一點如何從褒斜道運糧的技術細節問題,也都被李素一一解答。

    這場軍事會議的調子就算定下來了。

    “既如此,公明,你領漢中兵三千,隨我出褒斜道奇襲,小戰即退,不必戀戰。”劉備拍板下令,竟是打算親征來擺這個姿態。

    這當然又遭到了李素和魯肅、法正的一致反對。

    魯肅、法正完全是從純軍事角度考慮:“主公不可!此戰既是佯攻,隻求表示漢賊不兩立的姿態即可。如此兵少糧寡,怎能親涉險地?”

    但這種說辭沒有考慮政治牌,劉備明顯還是沒放棄。

    最後還是李素兼顧了政治牌,勸道:“這樣吧,若是主公真想親征,我也不攔,但眼下董賊是否真的得逞,還是另有變數,一切都還未知,主公身為一方牧守,不可輕動。不如我與公明輕兵進取,順便打探消息。

    若是確認了董賊確實占據長安、郿塢空虛,再快馬信使由棧道報信,主公也可先從南鄭北上褒中,到褒中縣以北的箕穀南穀口屯兵。如此,離北穀口武功水一帶也不過一百五十裏。如若得我回信,便可引兵接應,如此也算是主公親征過了,更利於隨機應變。”

    李素這番話裏顯然是夾帶了別的意圖的,也就是“如果發現是王允的計策得手了,那就立刻通知劉備不用來了。”

    隻不過這些話按照真實想法說出來容易被切片研究,所以李素套了層皮。

    ————

    魯肅、法正覺得讓劉備先屯兵棧道的南穀口待命,一來也確實擺出北伐的姿態了,宣傳效果足夠好,人家確實離開了南鄭出兵了,隻是部隊走得慢嘛。二來隻要李素不讓劉備出穀,就不會有真的危險,於是他倆也附議。

    劉備摸著胡子想了想,最後問道:“伯雅,你不諳陣戰,如今帶兵那麽少,還是奔襲,可要小心!”

    李素:“我雖不善戰,一生唯謹慎,不會自搗險地的。”

    劉備回憶起了李素這些年來的苟慫姿態,頓時很是放心。

    當天上午剛開完會,李素立刻派人快馬去褒中縣通知,讓準備午飯和後續數日的幹糧,然後就立刻帶著徐晃、典韋和三千漢中本地新兵出發了。

    另外說句題外話:自從去年冬季攻勢時,李素為了幫關羽演戲走建寧郡的味縣山道運糧,發明出了帶刹車杆的獨輪車後,這種山地運輸車輛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擴散到了劉備軍陣營各處。

    因為獨輪車的存在,北方軍閥確實用不上,就是給蜀地和南中政權用的,所以哪怕技術擴散了也沒多大為害,當然不用保密等級太高。

    最多也就是未來荊南或者揚州的軍閥打武陵蠻、山越蠻夷有點用,礙不了什麽大事。

    所以,漢中盆地這邊的官府,從今年開始也組織軍屯工匠們造了一些獨輪車。李素行軍到褒中縣的時候,褒中縣令已經把車和行糧都裝好了。

    而且還是選擇了減少一個車鬥,每輛獨輪車隻裝一個裝滿了炒熟幹糧的大麻袋,而且是橫跨輪架裝的,載重大約是260漢斤——而當初關羽在味縣戰役的時候,是在車輪兩邊的車鬥上各放一口麻袋,載重量有400漢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