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1/3)

    張衛畢竟是一方大將,也是張魯手下的頭號武臣,帶兵智商還是有一點的。

    他知道騎兵走大路可以夜路追擊,而步兵翻山抄近路必須有視野,眼下天色已晚,不能盲目一湧而出。

    但他也不會浪費任何一點時間,所以立刻傳令,讓所有明日四更要出發的步兵,現在全部抓緊休息、提前睡覺,以便到時候可以精神飽滿趕路。

    與此同時,張衛趁著步兵主力出擊前的最後幾個小時,謹慎複盤了下近日周邊的軍情——尤其是這股漢使從何而來,肯定是要弄清楚的,否則他出兵了都會睡不著覺。

    張魯軍的斥候、哨探、細作,全速運作起來,或把這幾日發現的蛛絲馬跡匯總上報,或以半夜時間為限,立刻北上往來路搜索,即使來不及找到漢軍,至少也抓一些百姓回來拷問。

    張魯半夜沒睡好,後半夜三更過半,才有幾個負責細作的小校把他喊醒,匯報了最新的情況:

    “稟將軍,根據抓回的百姓拷問,北麵河池一帶,近日確有兵馬調度,我們全力刺探,也隻知是半個月前皇甫嵩在陳倉擊破了韓遂,那股偷越的漢使應該是之前就被滯留在陳倉以北,或屯郿縣,或屯美陽,聞皇甫嵩破涼州賊後,才從陳倉翻越秦嶺。”

    “河池有兵馬?多少人?誰的旗號?衝我們來的麽?”張衛緊張地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

    小校不確定地說:“似乎人數不多,或者說,最初挺多,後來又走了不少。漢軍行跡甚秘,有些獵戶、藥農出身的百姓都被扣留了,極個別走脫的,我們問了之後,都說是漢軍要去下辨,迂回繞擊天水。至於漢軍將領旗號,是左將軍皇甫嵩的。”

    張衛想了想:既然是皇甫嵩的旗號,而且河池一開始兵多,後來又消失了一部分,那極有可能真是從陳倉城潰圍出來後臨時追殺搜索的部隊。

    從秦嶺之間繞行去天水,雖然有故意套遠路的嫌疑,但也是能解釋的。說不定是韓遂在隴山渭水河穀中堵得太死,皇甫嵩無法繞到敵後出奇兵前後夾擊呢。

    這種軍事行動也確實需要保密,因為萬一被韓遂提前知道了,西涼軍從冀縣分兵南下、在祁山道口當道紮營,把皇甫嵩的偏師堵在山穀裏,那就出不來了。

    把這些因果想了一遍,張衛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他沉吟自語道:“久聞皇甫家時代為將,不問朝政,隻知軍事,跟大鴻臚、大宗正也沒什麽交情。想來他跟也不至於為那些撫慰四方的漢使大動幹戈重兵護衛,既如此,我軍可放心全力追擊漢使!”

    大鴻臚執掌跟蠻夷胡族的外交事務,大宗正掌徹查宗室。皇甫嵩太有名了,他跟九卿各部的交情,也是周邊軍閥早就掌握的重要情報。

    張衛對皇甫嵩太了解了,以至於現在反而燈下黑產生了誤判。

    又過了一個更次之後,張衛放心地親自率領五千步卒作為中軍,開拔啟程去追李素。

    同時,他還跟留守陽平關的副將楊昂約定了傳訊方式:如果漢使身邊的親衛戰鬥力太過精銳,一時拿不下,那他隨時在高處燃起烽煙,楊昂可以再酌情添兵助戰。

    ……

    相比之下,李素的部隊倒是不著急,他知道自己與張衛軍已經拉開足夠距離。

    所以前一天晚上打著火把、沿著西漢水東岸南下又走了五十裏左右,看看時間差不多晚上戌時末刻(九點),他就下令找了一處道旁相對險峻的地方紮營休息,好好睡一覺養足精神。同時也不忘分批分出哨兵警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