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74章 這裏不是落鳳坡(1/3)

    不得不承認,在親自抵達陽平關下偵察地形之前,李素心中一貫有個慣性思維,那就是誤以為陽平關是一個阻擋北方軍隊入川的門戶。

    既然如此,陽平關就該在陳倉道和祁山道沿沔水至此時,直接橫在路中間、橫行霸道截斷一切往來,任何要南下的人都得從此關的關門通過,才有可能入川。

    但此刻親自看了之後,他發現不是這樣的,道路至此呈人字形分叉,陽平關是在這個人字形的尖端,從西北而來的路會經過關前,從東南而來的路也會經過關前。

    但隻要你不想進漢中,你隻是路過,陽平關根本就不會阻礙到你——這裏隻是入漢中的門戶,不影響純粹路過的路人。

    “可是,陽平關為什麽要立在這個地方呢?這不是給偷渡南下的人留了個空子麽?”李素心中忍不住想。

    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了——這是因為造陽平關的古人,不知道要防備的威脅來自哪裏,敵人究竟是從南來還是從北來。

    因為要知道,在先秦時候,秦國可是早早就拿下了漢中,後來才拿下的巴蜀,那就意味著在當時,漢中跟北方的關中才是一體的,而不是跟南邊的蜀郡、巴郡一體。

    如果陽平關造在人字形北麵來的那一撇上,防備關中來敵倒是方便了,可巴蜀來敵時就毫無防禦作用了。同理修到人字形那一捺上,倒是可以防住南來之敵,卻防不住北來之敵。

    看著眼前的地理形勢,把這些想得融匯貫通之後,李素心裏終於豁然開朗:“是我疏忽了!我早該想到的。曆史上,可不僅僅是曹操滅張魯鍾會滅蜀漢需要攻打陽平關。劉備跟曹操打漢中之戰時,劉備從南而來,不也攻打過陽平關麽!

    正是從南攻破了陽平關之後,才有的後續定軍山斬夏侯淵之戰。既然南來北來都要打陽平關,陽平關當然是隻以為漢中提供防禦為主、為蜀道提供防禦為輔了。”

    事實上,後來曆史上隨著“漢中、蜀郡一體”的對抗格局形成,蜀漢政權是另外在陽平關以南另外設了一個關卡的,叫“陽安關”。

    後來曆朝曆代訛傳,到了現代,反而以那個“陽安關”的地名稱為“陽平關鎮”,一直沿用到21世紀。而真正的陽平關卻被稱為“古陽平關”。

    ……

    搞明白了全部地理因果之後,李素心中生出一個疑問,他便用探討的語氣跟劉備、魯肅商量:

    “兄長,子敬,你們以為,既然陽平關並未當道斷入川之路,將來如果關中軍閥與益州發生戰爭,北來的大軍,有沒有可能繞過陽平關而不入,直接往南攻打益州腹地呢?”

    這個問題李素也就是隨口問問,想到哪說到哪。

    劉備聞言直接哂笑:“怎麽可能,此去蜀郡險遠,就算偷渡了陽平關,還能偷渡白水關和劍閣不成?偷是不可能成大事的,必須穩紮穩打一個個打過去。

    否則大軍過後,陽平關內的守軍隻需前出區區數裏之地,斷你歸路和糧道,北來的大軍無論是被堵在馬鳴閣道還是劍閣道中,都是進退不得。腳下唯有棧道險路,糧盡自然餓死。”

    李素也很快反應過來,這問題是他問得急了,以他的智商稍微多想幾秒鍾也不至於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