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1/4)

    不管後續的戰役要怎麽打,第一階段“保持保密,分兵徐進,充分偵查”的思路總歸是沒錯的。

    所以跟李素商量好了之後,第二天開始,劉備軍就開始分批逐次南下、一邊探路一邊鞏固中轉據點,並運送囤積糧草。

    跟皇甫嵩他們分兵是正月二十九,正月三十大軍出散關,花了三天時間,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天,才堪堪翻過秦嶺主嶺。

    龍抬頭的日子,從節氣來說大約是驚蟄之後幾天,所以大軍翻秦嶺主嶺的時候,山穀裏的積雪已經融化得差不多了,旁邊高峰處依然還沒化完。

    而山穀中已經非常泥濘,經常可以看到一段一段匯成涓涓細流淌下。從散關外往西南七八十裏,一直到東狼穀,地勢都是逐漸變高的,所以這些融雪水流會一直往陳倉城方向流去。

    李素大部分路程騎在馬背上,享受最高級的文官待遇,但遇到實在泥濘不穩的險要之處,也隻能下馬,由武士攙扶前行。

    走到東狼穀時,大軍暫時歇息,劉備找到李素,一起吃點幹糧酒水,順便攀談起來。

    劉備親自掰了一塊驢肉火燒給他,歎道:“我等久居朔方,這蜀道之難,今天才算大開眼界,難怪張魯能截殺漢使。走陳倉道已然如此泥濘,要是走郿縣的褒斜道,甚至直插長安的子午道,不知要何等險要。”

    李素喝了口水,才接過火燒:“隻是泥濘,還好解決,等融雪積水流完就好了。正因此時泥濘、封雪也才剛剛化開,我軍進軍才有突然性,張魯容易不作提防,這點苦值得吃。”

    劉備把一個小石子丟進山溪,搖頭歎道:“再不作提防,總不至於陽平關上一個巡哨的都沒有、讓我們偷偷登上關牆吧?隻要開始攻關,片刻之間拿不下,敵軍援軍還不是源源不斷趕來。”

    李素不願說喪氣話,就想找話題歪樓,他看著劉備丟出的小石子在山溪中濺起的水花,心中一動,問道:

    “今日可有扣留到北上的本地商旅、藥農?我正想找熟悉地理的土人問詢,這山中積雪的融水成河,真能流到陳倉城下嗎?我們從陳倉出發的時候,還不見有河自秦嶺流出。”

    劉備以為李素是在轉移話題,不屑評價:“這很重要麽?”

    李素微一聳肩:“孫子曰,以虞待不虞者勝,為將者多知點地理總沒錯。我讀史,總好奇當年淮陰侯如何助高祖皇帝暗度陳倉,問問土人當地地理,說不定有啟發呢。”

    劉備並無惡意地輕輕哂笑:“那賢弟慢慢琢磨吧,這種東西知道了又如何,又不能回數百年前,幫高祖皇帝打得更好。”

    幸虧劉備是真正的正常人,不知道“穿越”這個概念,不然的話,他就該說“你又不能穿越回去幫高祖”了。

    李素很快找來一個被大軍扣押的本地采藥老農,客氣地分了對方一塊驢肉火燒,問了這條河的事兒。

    那老農一五一十回答:“將軍,此溪確能一直流到陳倉城下,水量最大的時候大約在二月底,還能匯入陳倉城南的護城河,最終進入渭水呢!我久在此地采藥,也常去陳倉貨賣,故而知之。但此河不常有,每年也就開春融雪一兩個月,雨水最多的年份,也不會超過三個月,其餘時候都幹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