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71章 斬太守祭鉞(1/4)

    “韓遂軍準備撤退了!趙將軍張將軍已經加速前進,正跟皇甫嵩夾擊韓遂。”

    劉備帶著主力後隊緩緩而行,距離戰場還有將近十裏地,就聽到前麵殺聲震天,征塵滾滾,探查前軍情況的斥候也是絡繹不絕往返回報。

    “全軍加速,跑起來!不必顧惜體力,追亡逐北,在此一戰!”

    劉備也顧不得後隊騎術不佳、行進比前軍緩慢,嚴令立刻加速。

    他麾下是能湊出三萬匹馬的,隻不過後軍主力這兩萬人並非騎兵,馬匹質量也差,隻能騎馬趕趕路不能衝刺,算是“騎馬步兵”。

    如果是正常的硬戰,這些部隊不會騎馬直接抵達戰場,因為那樣容易造成混亂,萬一退卻馬匹也容易被敵軍繳獲。但既然是敵軍已經後撤的追擊戰,那就無所謂了。

    大不了兩萬人迫近戰場後,分出一部分兵力看守戰馬,其他人結陣衝鋒。

    紛紛雜雜花了將近一刻鍾,後軍主力終於趕到戰場。劉備身邊的謀士們,諸如李素魯肅諸葛瑾,也是策馬跟隨在中軍旗陣。

    哪怕是見識過大戰的李素,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宏大的場景——沿著渭水河穀平原兩岸,漫山遍野都是騎兵突擊、混亂絞殺,整個戰場兩軍相加,估計接近二十萬人!

    到處都是血肉橫飛,殘肢斷臂,援腸而戰,慘嗥連天。

    “誰敢說韓遂弱小?跟張舉張純作戰時,舉純兵力之和倒是多於韓遂,但不免被我軍分割在數處戰場、分批各個擊破,從未有十餘萬人囤聚一處。是我先入為主了,看史書上說得輕描淡寫、韓遂為皇甫嵩、董卓所破,就沒上心。”

    李素心中暗忖,為自己的燈下黑作檢討。

    這也是天下勁敵啊。

    魯肅和諸葛瑾更是忍不住看得微微瑟瑟發抖。沒辦法,年紀擺在那兒,魯肅十八,諸葛瑾十六,軍事方麵他們終究是沒見過大世麵的。此戰哪怕隻是觀摩,也能讓他們吸收到寶貴的人生經驗,對兵凶戰危更多幾分敬畏。

    難得不用擔任主攻力量,還能全程觀摩這種大場麵。

    甚至連劉備這樣打了五年仗的,都會覺得頗有收獲。

    稍微看了一會兒,劉備就親自判斷出了形勢:“陳倉城東的圍營之敵是不是被子龍和於夫羅包圍了?我們趕緊全軍衝鋒圍堵,把這部分敵軍吃掉!他們南有秦嶺,繞城西去之路也已經被皇甫嵩的出城部隊堵死,北有渭水,我們正好全殲此敵!”

    原來,如今的陳倉城是建在渭水南岸的,陳倉城正西方向就是從隴山中流出的渭水河穀,南麵則是散關道通往漢中,散關道兩側都是秦嶺。

    正因為這裏是隴山和秦嶺的夾角上,西來的叛軍想包圍陳倉城時,圍住城東的那部分部隊是最深入敵後的。

    隻要陳倉城裏的部隊敢出來截擊,截斷陳倉城到散關穀口東側的秦嶺山坡間那段隻有幾裏寬的緩坡,那麽圍困城東的部隊就被切斷了退路。

    如果是往常韓遂兵力遠勝於皇甫嵩時,韓遂當然不怕這種截斷,因為哪怕友軍一時被皇甫嵩圍了後路,韓遂也有把握再野戰中再次前後夾擊把皇甫嵩逼退。

    但現在,韓遂的主力因為前天發現劉備援軍勢大,已經處在分批偷偷撤退的狀態。陳倉城東留下斷後的這些圍城部隊,本來就是虛張聲勢、給主力撤退爭取時間的。

    所以,皇甫嵩斷他們後路時,韓遂已經不會從南岸來救,最多隻會在渭水北岸接應——陳倉的城池在南岸,所以南岸容易堵,北岸開闊堵不了。

    眼看著城東南岸還有兩萬多叛軍斷後部隊,就這樣結結實實被圍住了,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靠軍中少量的渡船,乃至拆營時拆出來的木料泅渡渭河逃走,甚至是直接遊泳遊過三四百米寬的渭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