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1/3)

    “多立旗幟虛張聲勢?讓張純直接放棄良鄉穀口這條騷擾路線?”

    劉備乍一聽這建議,覺得倒也有幾分可行性。

    關鍵是目前張純的疲敵之法確實不能不解,別看眼下漢軍殺傷交換比很占優。但論全軍的體能和士氣下降速度,漢軍明顯比叛軍衰竭快得多,不采取措施,再過五六天,就有可能崩。

    但張飛的具體操作,還是略顯稚嫩粗疏。

    劉備想了想:“光虛立旗幟是不夠的,還得跟其他兵法配合用——明日起,你和子龍帶著全部騎兵,往西北移囤,到張都尉的漁陽營附近,埋伏預備增援。

    張純的斥候第一次看到我們這兒旗號林立,說不定就會試探主攻最遠的漁陽穀,調動我軍。如果真如此,你和子龍千萬要沉住氣,先等張都尉、鄒校尉與敵軍生力廝殺。

    待敵軍力竭退卻,你與子龍再奮勇殺出,力爭多親手擊殺些賊軍,讓賊軍認出你們,但千萬不要自報名號。而且不可戀戰,占點便宜就走……”

    劉備追求的,便是先引誘叛軍踢到鐵板,等叛軍中計後,再誘導他們誤以為“假裝漁陽空虛是漢軍的計策,實際上漢軍主力都在這兒,真正空虛的是良鄉”,讓叛軍主力不停變更主攻方向,疲於奔命。

    這種招數不能多用,多用肯定無效。但因為之前官軍一直是堂堂正正地打,偶爾第一次用,估計可以占一筆便宜。

    而且,要故意讓敵軍誤判,也有條件,那就是軍中得有可以先身士卒、殺敵勇猛的戰將,要殺得敵軍斷後的部隊能一眼認出你來,產生“原來劉備手下大將都在漁陽這邊,我們果然中計了”的認知。

    而焦觸、張南麾下並沒有這樣萬人敵的猛將,所以他們模仿不了劉備這一招。

    張飛眼珠子瞎轉了一會兒,終於心領神會,知道該怎麽做了。

    如今的張飛,在兵法上還是很質樸的,隻能是大哥撥一撥動一動,慢慢領悟積攢經驗了。

    ……

    第二天,劉備這邊大營就豎起了很多額外的旗幟,甚至還紮了一些草人套上廢棄的破衣服,放在寨牆邊的望樓上,遠遠看去似乎人多勢眾,比往常多出了很多兵馬駐守。

    叛軍的斥候稍微接觸之後,果然就走了,一整天都沒有大規模的進攻。

    第三天也是如此,讓已經跑得很疲憊了的漢軍步兵大部隊,得到了兩天難得的休息。

    第四天時,自以為摸清了情況的叛軍,似乎是沉不住氣了。張純不願再讓漢軍恢複體能、士氣,否則之前的“疲敵戰術”就白疲了。

    於是張純便集中了超過萬人的主攻兵力,以及同樣多的預備隊,猛攻離劉備這邊良鄉營最遠的漁陽營。

    張純當然還有更多的兵馬,但??水河穀展開不了太多兵力,會打成添油戰術,所以隻能投入這麽多。

    漁陽營的都尉張南,被打得焦頭爛額——這次叛軍不是打著佯攻調動漢軍的心態而來的,而是真的以為漢軍主力南移、北邊的漁陽營空虛,所以想一鼓作氣突破。

    漁陽營的三四千兵馬據營死守,占據地利拚命反擊,依然半天之內就戰死了數百人、負傷上千人。這種傷亡比要是在野戰中,部隊早就崩潰了。幸好是當道紮營後方穩固,才死撐了下來。

    漁陽這邊因為沒有烽火台傳訊,援兵來得也就慢些。從清晨打到申時(下午4點),鄒靖的昌平兵才過來增援,兩軍合力又死戰半個時辰,堪堪擊退張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