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32章 不署名才是最大的揚名(1/3)

    次日清晨,雒陽城南偏西,一座位於偏僻街坊的土坯院裏。

    一個年近三旬的婦人,早早起來灑掃收拾,讓潮濕破舊的房子看起來稍微不那麽寒酸。

    收拾到一半,見丈夫還在那兒睡大覺,她不由氣上頭來:“你這豎儒還不起!今要來貴客,也不準備準備!”

    原來,這婦人正是鍾繇的發妻孫氏。

    孫氏初嫁時,鍾繇才剛被舉薦。沒想到十五年過去了,他除了在太學念書就是擔任閑職郎官,至今還沒撈到個實職,老婆的怨氣也就漸漸鬱積。

    你丫二十出頭的時候這點出息,算是青年才俊潛力股。都三十七八了還這德行,硬生生拖成了垃圾股,套現遙遙無期啊!

    鍾繇被扯了耳朵,隻能一邊故作威嚴一邊爬起來:“撒開!哪有什麽貴客,人家就是來談生意的。上次大將軍府的呂中郎來做客,也沒見你這麽上心!從事中郎秩六百石呢!”

    聽鍾繇居然還反駁,孫氏就更氣了:

    “你還好意思?呂中郎當年跟你同進太學,人家升到六百石你還在三百石!再就這亂世,秩幾百石頂個屁用啊!肉價都一斤近百錢,就靠那點俸祿全家喝風啊!要有差事才有得撈!呂中郎幫人介紹引薦、收的孝敬都比俸祿多了!

    甭管前遞帖那客人秩幾百石,就看那禮物,至少比呂中郎闊綽,人家肯找你做事你就好好做!要是……要是誤了事兒,咱們家一個月不買肉吃!”

    鍾繇憋了一肚子氣:老子一直沒實授差事,又不是才幹學識不行,是沒錢買官啊!

    當然了,也是他不想搜刮,所以粗略算了筆賬,覺得就算借錢買官弄個縣令,估計也回不了本。

    這年頭的外放地方官,隻要你不搜刮,肯定是越做越虧的。與其自己倒貼錢做官,索性就每個月領三十幾斛皇糧混日子了。

    不過,妻子的怨念也不是一年兩年了,鍾繇知道這種時候隻能閉嘴,越解釋隻會讓情況越糟。

    “哼,這長舌婦,嫉妒富貴,等我發跡了,遲早休了你!”鍾繇在內心暗暗啐了一聲,然後就任由妻子吐槽,不再搭理。

    不一會兒,預約好的客人就登門拜訪了,鍾繇夫婦的矛盾也就暫時收斂,連忙出去迎客。

    ……

    鍾繇剛迎到門口,李素已經笑吟吟地進來了,見人就拱手:“鍾兄,初次拜會,多有冒昧。”

    至於自我介紹就不用了,那是臨時邂逅的情況下才需要的。

    李素的全部個人信息,前讓親兵遞的名刺上都寫了,為的就是確保雙方第一眼見麵前就知道對方身份。

    這種含蓄的禮儀,可比後世大公司開年會時、讓每人胸前掛個名牌,要典雅得多。

    雙方省了很多客套,略聊幾句,就進入了正題。

    “久聞鍾兄書法名動太學,素近日鬥膽著書一卷,欲傳之後世。但恨字醜,羞於示人,特請鍾兄代筆謄抄,願奉潤筆之資一金。”

    罷,李素就很豪爽地先拿出一錠馬蹄金,直接排在案上。

    鍾繇微微一震,他畢竟是隻拿基本工資的閑人,這特麽值好幾個月俸祿呢。而且李素的直白,也讓他有些不適應。

    這年頭的讀書人哪個不是矜持自傲的,很少有像李素那麽坦白直“老子字寫得醜”。

    這種做派,讓鍾繇想起京城的一號人物,那就是以“猶不失為心口如一之真人”著稱的曹孟德。曹操那家夥,也是這麽敢,提到自己的缺點時也大大方方毫不諱言、麵無愧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