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31章 代人捉刀(1/3)

    “既有曹公的文刺,咱明日就先去太常卿府上投遞?”關羽大致看了一下曹操寫的介紹信,就直來直去地建議。

    李素連忙讓關羽冷靜:“稍安勿躁,現在去還太急了。一來是大哥才剛剛離京回涿郡,什麽事兒都還沒做成,就先幫他吹噓,容易被人輕視。

    而且,為大哥宣揚義舉孝行的其他準備也還沒做好。這幾,我先把《孝義錄》的文稿先寫完,雕版和印刷暫且不忙,好歹有一份原稿,見劉太常時也好多點籌碼。

    沮別駕應該五六裏還不至於離京,我們還有時間。最好等到幽州那邊匯報賊情的表文也到了,張純之亂徹底鬧大、成為朝廷上下共同關注之事,我們再去拜訪。”

    沮授和劉備送來的公文,隻是冀州刺史的。

    而幽州刺史陶謙,到現在都還沒把幽州的賊情鬧得多大了、匯報到朝廷呢。畢竟幽州是被後來波及的,陶謙猝不及防,千頭萬緒折騰下來,等搞清楚情況,起碼比冀州人晚四五。

    而且幽州在更北方,路上信使快馬加鞭傳遞消息,也得比從冀州出發的多走兩三。

    關羽不懂這些官場門道,隻好聽李素的,他隻是提醒道:“持文刺上門求見,至少也要提前三預約,別人見不見還不一定呢,可得記得留出時間。”

    李素一愣,立刻表示虛心接受。

    也怪他穿越至今個把月了,還沒走過“正式遞交名刺/介紹信求見達官貴人”的程序呢。之前見到的名人,不是機緣巧合就是有可以插隊的緊急軍情。

    以至於李素到現在,還沒習慣漢朝達官貴人那種正常“慢生活”的交往拜訪禮儀。

    確實得多留出幾時間,讓劉焉決定是否要見他。

    ……

    當晚上,李素又查找了一些素材,寫了一會兒《孝義錄》,然後睡覺。

    因為已經徹底對自己的書法放棄了信心,李素寫東西反而快了起來,也不在乎字醜不醜了,反正最後雕版之前還要請人抄寫一遍。

    第二起床之後,他就帶著關羽在雒陽城裏亂轉閑逛,先去太學晃悠一下。不過如今太學凋敝,也沒什麽人讀書,好不容易逮到幾個人搭訕,想求問一下認不認識什麽書法名家,人家也不跟他交淺言深。

    所以逛了一個上午,並沒有什麽收獲。

    倒是跟一撮讀書人稍微混了個臉熟,但其中一個名人都沒有,都是些史所未載的龍套。

    逛累了,李素就回到住處,寫書歇息一會兒,用過飯下午再出去浪。

    關羽見他一無所獲,也怕誤事,吃飯的時候建議道:“我看那些名士腐儒也都清高得緊,酸腐散漫,跟他們打聽消息,卻不誤了大事。

    既然隻是要找文字工整之人,我看不如回甄家的商號,問問他們管事——甄家在京師的商號,既然經營賣紙的生意,難道還認不得幾個字寫得好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