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75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廿三)(1/3)

    1918年1月29日,夜二十二時前後,涇陽城西北三十裏處,橋底鎮。

    明月今夜不圓,寒星稀疏遠掛,窗前地上,一片清影如霜。

    橋底小鎮,位於涇陽縣境的西北角,東距三原城四十裏,緊靠在涇陽與三原兩座縣城向西通往河西甘肅的官道邊上。

    客棧裏,行路的客商們都已經早早熄燈就寢。隻有一間把角的上房,窗內還亮著燈。

    屋內一燈如豆,一名白皙的少年,身著洋裝馬甲,麵燈獨坐。

    麵前的桌案上,筆墨紙硯俱全,筆已經擱放在了筆架上。

    鬥方大小的宣紙上,畫有繡像,一名俊朗的少年栩栩如生,嘴角翹起,臉頰上酒窩隱現,繡像一旁書寫著清秀的楷書字跡“關海山”。

    白皙少年癡癡地望著繡像,臉上滿是思念和惆悵。

    對麵客房的門輕輕地打開了一個小縫,左彌市探頭看了一眼對門的窗戶,又輕輕地將門合上。

    回到床前的青年,輕輕地歎了一口氣,憂慮地搖了搖頭。

    白皙少年似乎覺察到了對門的動靜,馬上醒過神來,趕緊將繡像卷起收好,然後起身吃滅了桌案上的燈燭。

    ………

    1918年1月30日,早七時半前後,三原城東南,備補營公事廳。

    日過樹梢,廳中的參議和兵士,都已經將必備的物品收拾停當。

    管帶張養誠一身戎裝,裝備齊整,朝眾人一揮手,當先一步跨出廳門,準備去往小校場點兵出征。

    剛到廳前門廊,抬頭就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背對廳門,負手靜立在階下,正是統帶胡景翼。

    張養誠猶豫一下,邁步走到身影一側,立正敬禮後,馬上轉身就要繼續向外走。

    一隻大手,飛快地伸過來,抓住了他的手腕,力量奇大,張養誠知道自己身手不如對方,掙脫不得,幹脆停下腳步,但身體卻還是朝著前方。

    胡景翼朝身後一揮手,剛剛跟到廳門前的眾人一見,馬上一齊來了個向後轉,又返回了大廳之中。

    院中的往來人等見狀,也紛紛快步拐進身邊的房間,回手關上了屋門。

    胡景翼左右看了看,覺得在此處講話還是不妥。於是抓著張養誠的手腕,邁步向著後院就走。

    張養誠無奈,隻得隨著他一路前行,二人一直來到了後院牆角的寒梅樹下。

    此時,胡景翼已經放開了張養誠,兩人相對無言,眼睛也各自看著不同的地方。

    “三天!再等我三天。”胡景翼首先打破了沉默,抬手亮出了三個手指。

    “三天又待如何?”張養誠轉過臉,望著胡景翼的眼睛問道,正好看到,麵前兄弟的眼中滿是血絲。

    “三天之後,即便不能達成兩軍合編,我也會號令咱們胡標自行出兵開戰。”胡景翼沉聲答道。

    “就怕陳柏森不等你這三天!昨日劉世瓏和曾繼賢已經陳兵在涇陽城外,隨時都可能進犯三原!”

    張養誠也是針鋒相對地沉聲質問。

    “我說三天,自有道理!

    “東線,郭方剛和高峰五牽製著陳柏森的眾多兵馬。他陳都督也不敢馬上盡調西安的駐軍北上來對付咱們,否則後方空虛,一旦前線任何一處被突破,那他的老巢則將危如累卵。他陳柏森還沒有膽子冒這麽大的風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