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59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七)(1/3)

    最後,雙方紅著臉一致認可了,咱們就用縣議會的議事廳吧。

    大家都是為了實現民主共和到這裏來革命的嘛!

    議會的性質是公權力,不是任何私人的地盤,那在大義上肯定就是公正的了!

    議會是個立法機構,那在性質上肯定也是公平了!

    議事廳本來就是扯皮,哦,不對,是參議的地方。友好協商嘛,隻要不動手,不罵娘,就算吵一吵,爭一爭,那也是合情合理的,這不正是民主的精髓嘛!

    場所很神聖。

    所以,為了不尷尬,當然同時也是為了安全起見,進去之前,必須把所有的武器都收繳了!

    還要求,所有人必須軍容嚴整,列隊入場。這正是比拚士氣和軍威的好機會,氣勢很重要,必須要重視!

    一切都考慮得很全麵,很細致,很合理。

    而且,也忙活了半日,也琢磨了很多。但是,到最後,卻是沒有結果。

    也真是難為這些軍人了,平常都是在校場或是戰場上分個高下的,簡單、直接、有效。無論輸贏生死,肯定都會有個結果。

    可到了這裏,能怎麽辦?

    扯皮,是軍人的強項嗎?居然還不讓動手,而且還不讓罵娘,就連軍人從不離身的刀槍也給收走了,連根棍子都沒給留下,想扔塊石頭都找不到。

    那讓我們來幹什麽?還能幹些什麽?

    又不是競選議員和地方首腦,雙方主將也不好意思上台搞個競選演說,更不好直接互相抨擊。

    那來點武的,在這裏打套拳?摔個跤?掰個腕子?比賽翻筋鬥?

    或是來點文的,作個詩?寫幅字?唱個曲?表演點才藝?

    他們也不好為了達成目的,在這種地方,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去幹這些吧!

    那他們還能幹些什麽?

    所以,最後的候補結局,就是雙方選出來了兩個靖國軍總司令。沒說的,雙方都推選了自家的主官。

    兩個總司令之中,沒法作取舍,也沒法來確定誰正誰副!

    最後,到了臨近晚飯的時間,他們終於一致找到了當日最佳、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容後再議!

    時間在推移,問題在繼續。

    唉!“群英會”確實不好開。

    ………

    1918年1月27日,傍晚六時前後,三原城內東南,胡標標部統帶公事廳。

    長案兩側,與方才的縣議會議事廳比,人數就少很多了。

    但胡標所部精英薈萃,當初的“十大隊”虎將悉數在座,近期通過戰事成長起來的新銳官佐也都在列。

    張養誠和鄧瑜、董威、嶽西峰、田潤初等交流過眼神後,轉頭望著主位上的胡景翼,不無擔心地說道:

    “笠僧,好戲雖然開了場,兩方在台上此時也算默契,但我就怕,到時候誰都不好下台啊!”

    “義安,你的擔心,我豈能不知,如之奈何,大家坐在一起聽著笙管、合作一出文戲,總要好過鑼鼓梆子地直接就演成了全武行吧。

    “當然,接下來最好的局麵就是盡快同帳合兵,趁敵不備,以迅雷之勢將戰線推過渭河以南,進占西安,結束省內的割據動蕩。

    “即便退而求其次,也應該是將雙方戰線控製在渭河一線,掌控戰局主動,把握住渭北各縣,為下一步的進兵,立穩根基。

    “最差的,就是遲遲逡巡不進,拖到陳柏森從容調整好部署,返身打上門來,到時候大家就隻得在三原這一帶,來個決一死戰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