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54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二)(1/3)

    1918年1月27日,早六時前後,涇陽城西門內,鐵門街,鐵門客棧。

    雞叫頭遍,天剛蒙蒙亮,雲淡風輕,已經可以看清遠處城門樓的瓦頂。

    清早的客棧,裏裏外外人進人出,很多行腳客商趁早上路,年前歸省的行人也是歸心似箭。更重要的是,大家心中有數,前天開始,戰火已經蔓延到了距離涇陽僅僅二十多裏的三原,大戰在即,是非之地當然不可久留。

    可是店裏有這麽一群人,卻是不急不慌、優哉遊哉地吃過早飯之後,也不急著收拾東西上路。

    “晏平,我和慕平去北門和南門了,巳時前(注:09:00之前)就回來。你看還有什麽要囑咐的嗎?”靖平臨出門前特地來問一聲。

    “辛苦你倆了!此刻涇陽怕是遍布著對戰雙方的眼線,你倆打探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你耳音好,在旁邊聽著就行,盡量不要主動去問。還有,能弄到一張《三原報》就最好了。你身上也有傷,不要和人動手。無論能否打探到什麽,巳時之前一定要回來,等你們一到,咱們就上路出發。”晏平還是耐心地囑咐了一下。

    “放心吧!我們來回騎馬,便利得很。那我們走啦。哎!你們幾個,可一定要提前收拾妥當,等景平領回雇好的大車,就把東西都裝運上車。外邊亂,就不要上街出去玩了,把晏平照顧好,別讓他勞神,洋大夫說過的,他應該靜養!哎,我說,你們都知道了嗎?”靖平一一點頭答應之後,又轉過身來對著其他人嚴肅地囑咐了幾句,並且把除了青萍和劍萍之外,還賴在晏平房中不走的少男少女都推到門外,回身關上房門後,才拉著慕平,騎上馬急匆匆地出了客棧。

    晏平合上了眼睛,看起來像是在養神。

    劍萍和青萍因為一早就已經將一應行李收拾停當,而此時則對坐在圓桌邊,拿著剪刀剪起了窗花,時而停下手中女紅,打打手勢,互相安靜地交流兩下。

    青萍昨晚出去抓藥時,跑了幾處地方,找到了上好的寧神燃香帶回來,所以晏平夜裏睡眠很好。經過一夜的修整,已經徹底從麻醉藥的影響中恢複過來,頭腦中清明了許多。

    清晨覺得腹中饑餓,晏平又各喝了一碗老雞湯和老鱉湯,吃了些菜粥,如今覺得身上也回複了些許生氣。雖然背上傷口還是陣陣發痛,但是已經不再胸悶咳血。

    於是,晏平閉眼斜靠在床頭,又開始動起腦筋,思考著當下的一些事情。

    如今三原戰局已定,援兵已至,局麵大好。

    下一步最正確的方略,就是乘著陳柏森兵力大量外派,變亂乍起而不及應對之際,各部義軍馬上整編合兵,排兵布陣,乘虛而入,直搗黃龍,迅速南下攻掠省城西安。

    四兩撥千斤,擒賊先擒王!這應該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殺招,戰機稍縱即逝,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可是,事情真的就是這麽簡單嗎?

    數月來,陝省的靖國義軍雖然控製了渭北的一些重鎮,軍兵數目也是驟增了不少,場麵上煞是好看,但是各處的靖國軍,在槍彈糧秣的補充上卻是難以望陳柏森帳下任何一部的項背。

    問題還不止這一點。

    民黨身份的義軍將領,其源流雖然都是當年辛亥西安舉義前的同盟會陝西分會成員,在舉義之前的集聚力量過程中,各自大力聯絡發展哥老會大哥和民間各類幫會會首,並在各處江湖刀客中廣泛結義會盟。又因為有井文淵、張翔初、彭仲翔、宋向辰、張鳳崗(注:井勿幕、張鳳翽、彭世安、宋元愷、張雲山,是同盟會陝西分會最早的五人領導團)這樣深孚眾望的民黨首領和軍中將領相互密切配合,長期多方聯絡,整合各部力量,統一號令,這才使得西安舉義時能夠做到一呼百應,各方配合默契之下,從而一舉成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