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太平花

第一部:華夏文脈開太平 九州離析萬民殤 第54章:關中戰雲 涇渭鏖兵(二)(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其實,民黨新軍的組建,當初已經暗中埋下了隱患。新軍各部,當年都是緊靠其主官的出身之地,以各縣縣內的會黨部眾和民間刀客為主要兵源,由當地士紳商賈提供物力財力支持,在當地嘯聚舉義、割據一方,才逐漸成就了今日的實力和地位。

    如,胡笠僧和張義安之於三原,曹俊夫和高峰五之於白水,郭方剛和耿端人之於蒲城,各將帳下部眾中的精銳骨幹,大多來自一縣或周邊之地,多是親友故交或是信徒幫眾之類,官兵上下之間關係極為緊密,以其一將之軍,單獨對外行軍作戰時,自然是令行禁止,官兵勇猛,戰力穩固。但若是兩軍以上協同作戰,局麵就會馬上變得複雜起來。

    如今各將之間,資曆方麵基本不相上下,因為各有山頭,互不統屬,所以號令不一,時常配合不當,進退失據,並由此相互產生猜忌和嫌隙。數月來,靖國義軍的表現,仿佛就是在各打各的仗,從而在戰事上陷入膠著,其中的病灶根源正是在這一點上。

    當務之急,是必須有人站出來整合義軍,統一號令!

    “入關知舊多零落......”髯翁伯伯說的是啊!

    井文淵將軍,井叔叔,已經被陳柏森軟禁於西安城內近兩年,他可是統領陝軍各部當仁不讓的領袖!

    唉!這個耿端人(注:耿直),刺殺陳柏森未遂後,既然能夠率領僅僅六百部眾,在西安的南大街和陳柏森的四千兵馬相持對陣整整三天,怎麽當時不謀劃周全,想著派些人手把井將軍給營救出來呢?

    一句可惜實在不足以形容如此莫大的疏漏!

    前都督張翔初(注:張鳳翽),被調職北京後一直未曾歸省回陝,而且他當初離陝之前對袁慰亭(注:袁世凱)委曲求全,參與捕殺民黨首領多人,已與民黨和陝軍離心離德了,應不在思慮人選之內。

    彭仲翔(注:彭世安)先生,因對局勢失望而辭職歸隱數年,不問陝省政事。而且其人在軍中勢力有限,最多可以出麵主持斡旋轉圜,但要是說到統領義軍,則過於勉強。

    宋向辰和張鳳崗(注:宋元愷和張雲山),兩位英傑倒是可當此任,不過真真可惜,天不垂憐,英年早逝。

    如今尚居人望的郭希仁(注:辛亥陝西先驅郭忠清,字希仁,陝西臨潼人),為人優柔懦弱,如今尚在陳柏森和靖國軍之間模糊搖擺,難以立信於眾將。

    同他人望相當的宋芝棟,又隻是個文人風骨(注:辛亥陝西先驅宋伯魯,字芝棟,陝西醴泉人),雖可參議輔助一些軍中雜務,但不諳兵事,豈能統領眾將。

    焦子靜(注:辛亥陝西先驅焦冰,字子靜,陝西富平人)倒也勉強算是可以抵擋一陣的人選,但在義軍各部將領之中,親疏有別,而且他之前離陝去廣州匯合孫文先生,據說後來又前去昆明參議雲南靖國軍,那邊此刻戰事正酣,怕是急切間脫身不得。

    如今的陝省之內,竟然無一位民黨元老可以出麵在聲望地位上壓製陝軍各部將領,並有能力整合指揮靖國義軍各部合兵作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