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日記.5,人忙心不忙

與人為善(4/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對方急著道:“我聽到他罵出你的名字呢!”

    富弼:“你怎知道天下間沒有跟我同姓同名的人?”

    這種凡事往好處想的觀念,是人際相處的潤滑劑,也是為人厚道的根本。

    己有過,不當諱;朋友有過,決當為之諱。如果不能把周遭的人、事、物往好的方麵去想、去肯定,那生活中就會有反覆不盡的懊惱,如——

    逢師不學去後悔,

    遇賢不交別後悔,

    事親不孝喪後悔,

    對主不忠退後悔,

    見義不為過後悔,

    見危不救陷後悔,

    有財不施失後悔,

    愛國不貞亡後悔,

    因果不信報後悔,

    佛道不修死後悔。

    故要去除這些惡習,生活中必要——

    逢師要學,

    遇賢要交,

    事親要孝,

    對主要忠,

    見義要為,

    見危要救,

    得財要施,

    愛國要貞,

    因果要信,

    佛道要修。

    六月 十一日 星期一

    最近常有信徒跟我提到“做夢”的事情,有的還訴說了他的夢境,問我“夢”的指示是什麽?其實“夢”是人在睡眠中依身體內外刺激而起的幻象。在佛教裏,如《大智度論》《善見律》《大毗婆娑論》,都有提到人做夢的原因有:

    一、體弱多病者,容易做夢。

    二、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三、曾經有過的,記憶恍惚人雲有夢。

    四、未來將發生的預兆。

    五、顛倒妄想之夢。

    很多人都希望從夢兆裏得到一些預示,在《列子·周穆王篇》,將做夢的內容,分成所謂的“八征”、“六候”。

    八征:指形體上的直接感受——

    一、故:由於人情事故的因素而感夢。

    二、為:日常作為的經驗累積。

    三、得:名位得失而成夢。

    四、喪:送死之戚而憂悲致夢。

    五、哀:情愁哀怨難解而做夢。

    六、樂:歡樂可喜而做夢。

    七、生:求生欲望的夢。

    八、死:對一切世情放下不執的夢。

    六候:指精神感受上的——

    一、正夢:平常日有所思、夜有夢的情形。

    二、噩夢:驚噩奇異的夢境。

    三、思夢:特別思念所引起的夢境。

    四、寤夢:清明悟道的夢。

    五、喜夢:喜悅而得的夢境。

    六、懼夢:恐怖懼怕的夢。

    具此,夢的內容就千變萬化——

    樂天派的人,夢境大多嬉戲,逍遙自在。

    憂愁寡歡者,易夢到與人爭吵,睡不安寧。

    睡覺習慣踢被子者,會夢見置身北極,寒冰刺骨。反之,被蓋得又緊又多者,易夢置身火爐,炙熱無比。

    賴床晚起的人,會夢到許許多多的太陽,好像天地都將要燒起來,在害怕中驚醒。

    夢到清晰耀眼的旭日,預言生活將會一帆風順。

    夢見烈日正當中天,表示創業時機成熟和將得到極大滿足。

    夢見落日,警告生命、財產處處要小心。

    夢見清澈的水,預示心中充滿快樂;反之則將處於危險之中。

    夢到經營農場維生,表示進行任何事情都會有好運。

    夢到臉龐醜陋或五官不全者向你擠眉弄眼,則表示麻煩和困境等著你。

    夢見有關焦慮的事,通常是好預兆,將帶來成功和心理的滿足。

    夢到棺材,則表示快要發財。

    夢到刀槍臨身,就表示職位要高升。

    夢到失火,表示家運將昌隆。

    夢到熊羆,表示快生麟兒。

    夢到看戲,表示將要和人發生爭鬥。

    ……

    這些釋夢的例子,隻是癡人說夢話罷了,不過“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侯欲夢刀”,夢兆對人的影響,頗會左右人的情緒,故我們對夢境不要太執著,對一切吉凶抱著超然灑脫的態度,才不會自尋苦惱。寒山大師有一首詩:

    昨夜得一夢,夢中一團空;

    朝來擬說夢,舉頭又見空;

    為當空是夢,為複夢是空;

    相計浮生裏,還同一夢中。

    這真是浮生若夢,有什麽好計較的?好在意的?

    晚,七時三十分,前往於惠民會計師的老板家家庭普照。

    六月 十二日 星期二

    偶在書上看到一則“有影無蹤寺”的典故。

    在南昌縣城南,有一座非常雄偉的大寺,除住持老和尚外,還有一位小沙彌。沙彌閑暇的時候,都在庭院外遊戲,玩累了回到寺裏,總是氣籲籲的渾身是汗。

    老和尚看到,疼惜地問:“你到底在做什麽?為什麽累成這個樣子。”

    沙彌:“每天我在玩耍的時候,總有一個赤身的小孩,來和我較力,我每次都輸給他,所以才會累成這個樣子。”

    老和尚想一想,說道:“如果他明天再來和你較力的話,你就拿一個線球,將線球的一端拴在他的耳朵上,便可辨出他的居處了。”

    第二天,沙彌正在玩耍,那小孩果然又來了,沙彌便將預備好的白線球,照老和尚吩咐,在小孩不注意時,將線拴在他的耳朵上。

    第三天一大清早,小沙彌便和師父沿著線球,一路找下去,在一堆草叢間,掘出一個小孩形狀的人參出來,師徒高興的將人參拿回寺裏,並吩咐沙彌將人參放到鍋裏去煮,以便享用。

    人參快煮熟時,恰巧有人請老和尚去誦經,臨出門時特吩咐沙彌:“等我回來再掀開鍋蓋,否則人參跑了,可要懲罰你。”

    老和尚走了以後,沙彌燒著火,聞著人參的香味,喉嚨一直發癢,忍不住的掀開鍋蓋偷吃了一口,滿身有說不出的舒服,嘴裏有說不出的香味,於是他索性全吃了。沙彌吃完以後,又後悔起來,因為他想起了師父臨走前的吩咐。在心急下,忽想起一條計策,就自言:“我將鍋裏的水也舀出去,師父回來時如果問我,我就說燒幹了。”

    沙彌將鍋裏的水,用盆盛著,端著往外灑去,哪知剛一出門,就遙見老和尚回來,心慌的將盆子一扔,那人參水潑在地上,立刻變成雲霧,把寺圍罩著,托將起來,懸在半空,隻能望見一個影兒,每當傍晚時,比較看得清楚,所以就叫“有影無蹤寺”。

    漢匡衡的做人六戒——修養心性之道,應審度自己所長,補強自己不足:

    一、聰慧睿智者,應戒免過分精細。

    二、寡聞少見者,應戒免閉塞不明。

    三、勇猛剛烈者,應戒免魯莽粗暴。

    四、溫良仁愛者,應戒免優柔寡斷。

    五、耽於安舒者,應戒免坐失良機。

    六、粗心大意者,應戒免遺忘漏失。

    六月 十三日 星期三

    中國宗教學會秘書劉澎、中國石油化工設備成套公司工程師龐澍華、中國北方交通大學閻明先生等,上午十時來訪,劉澎秘書本身是研究宗教學的,故對西來寺在美國弘法情形非常關心,從簡介中得知基督教、天主教人士常到西來寺開會、座談,並參與佛教會議的情形,非常讚歎西來寺不介意教派來訪的十方胸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