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日記.5,人忙心不忙

與人為善(2/5)

    此次到德州來,看到玉佛寺的信徒上下打成一片,與常住融為一體的道情,非常感動,玉佛寺除住持永惺法師外,就隻有淨海和宏意兩位法師,打從玉佛寺的破土、籌建、募款、工程、文宣、總務等工作都是在家信徒們大家分工負責的,尤其是籌備這一次的落成,有些信徒是向服務的公司請假半個月、一星期、五天……而全心投入的,這種以寺為家的參與感,實在難能可貴。休士頓的信徒和美國其他地方的信徒給我的感受,最大不同的是:休士頓的信徒在聽我講演或座談時,眼睛都直“瞪”著我,幾乎忘記要眨眼,真是全神貫注在聽講;其他地方信徒在聽我開示時,眼睛大部分是“散”光的,上下心意的交流總覺得不夠。

    晚,八時二十分,搭機回洛杉磯,嚴寬祜居士親自開車送我到機場,途中順道參觀了佛光寺。在市中心有一座被譽為休士頓人標幟的人工瀑布,占地三英畝,有六十四英呎高,用十一萬一千加侖的水,水柱從上流下,水珠像千萬顆珍珠四處飛散,很壯觀。此瀑布是非常有名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附近大樓的建築有圓形、錐形、方形、長方形、八角形、多角形、不規則形……其共同的特色:外觀全是以玻璃裝飾,反映整個天空的白雲,站在下麵,好像整棟大樓向你徐徐走過來,會讓人有想拔腳飛奔的錯覺!

    快到洛杉磯時,從機上往下看,在密密麻麻的房子裏有幾棵樹,而休士頓是在重重繁盛的樹林裏有幾間房子。不禁又想起前年在台灣時,為舉辦“回歸佛陀時代”的活動,始終找不到一個草原和山坡為場地,最後隻好在體育場(館)舉行,可是到了美國,真可以用“俯拾即是”來形容,到處都是理想的場所。

    回到洛杉磯時間又“慢”了二個小時,去時快、回來慢,人生永遠在雙向的時間裏來回,事實上是不增不減。

    六月 四日 星期一

    聽徒眾的申訴,也是我的“工作”之一。一談起做事難免會觸及人事,誰不對、誰不應該、誰侵犯……站在個人角度講自己的事都很有理,但站在整個立場而言,每一個人都無理,現在是講究集體創作、分工合作、團隊精神的時代。故舉凡做事、讀書、學習、創業……都要識大體。三度空間的生活層麵,已不敷潮流,除具廣度、深度外,還有人情、世故、聯誼、交流,尤其是在溝通上,最重要的是要聽取沒有說出來的話,故希望徒眾要自我提升,擴大心胸、見識、遠見、理想,不要如瞎子摸象般的淺見,隻會看到別人的不對、不是、不該、不如法,要靜下來聆聽對方的音聲,是“溝通”的秘方。多替他人設想,是避免摩擦的不二法門。

    “東漢劉、劉秀二兄弟,在家鄉日夜練兵,準備打倒王莽的新朝時,左右鄰居就說道:‘劉太糊塗了,如果這樣鬧下去,將來我們這些鄉親的命都要不保了。’說著大家都躲起來,深怕會被牽連。後來鄰居們看到劉秀也脫下農裝穿上軍服,準備出征,又說道:‘連謙和敦厚的劉秀都參加他們,大概不會錯。’大家才放下心來。”

    由此可知,你是否是個優秀的領導者?在於你屬下能否持續著優異表現!

    關於用人之道,我的意見如下:

    取人之直,疏其諂曲。

    取人之樸,疏其奢侈。

    取人之寬,疏其狹隘。

    取人之敏,疏其懶惰。

    取人之辨,疏其迷糊。

    取人之信,疏其虔偶。

    人有所長,必有所短,可因知以見長,不可忌長以摘短。

    六月 五日 星期二

    上午會見了今天要回台灣的本山功德主陳麗華居士。陳居士是台北普門寺信徒,多年來,普門寺大小法會、活動、講座時的盆花,都是出自她的精心設計,尤其是大殿佛堂,因她的花藝陪襯,更顯莊嚴。陳居士對本山海外道場非常關心,尤其是正在籌建中的澳洲南天寺,慈莊在旁也加以解說目前籌建進度,並麵邀她有空前去參觀。

    依有及功德主曹永杉居士,也於今午要回台灣,常住特安排車子,送他們一起到機場。

    應柔似密(Rose Mead)喜來登(Sheraton)大酒店負責人歐濙夫婦之邀,下午六時,參加五星級豪華旅館的開幕啟鑰典禮。“喜來登”旅館在全世界有五百多家,分布在六十多個不同的國度,是信譽與品質的表征。歐濙夫婦所經營的這家喜來登,由台灣商業界人士集資,是唯一由華人自行設計建造的,也是中國人在美國擁有的第一家五星級國際標準旅館。

    今天前來的貴賓有張慶衍夫婦、柔似密市長麥當樂,蒙特利公園市長趙美心、加州副州長麥卡錫等人。

    “寺”廟是旅館業的祖師。在二千年前,漢明帝招待印度來的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法師安單在鴻臚寺。鴻臚寺是政府招待外賓的賓館,久而久之,寺院就演變成僧侶長居之處。不過寺院不辜負賓館的意義,從古至今寺院專司招待十方過往的行人。佛在世時,弟子駝標更因發心負責知客工作,而有感於手指會放光的功德,以利於夜間帶路的方便。

    飯店旅館為出外旅行者提供安全舒適的食住地方,其宗旨目標與寺院是一樣的。

    晚,社教處滿亞和其組員,各將自己的工作內容向我報告,希望我給予建議。社教處所要負責的層麵很多,以西來寺目前在美國的弘法狀況,應著重於婦女法座、技訓班、佛化婚禮、帶團參觀、活動文宣等。尤其是婦女法座,因婦女是寺廟的根本成員,要提供她們生活性、知識性、福利性……的內容講座,以對方的需要為主,能讓來參與的每一位婦女,每一次都能有所體會、有所收獲。

    每三個月一期的技訓班,其內容要能實用,多觀摩別的團體活動,來改進自己的缺失。

    帶團參觀也是很重要的社教工作,舉凡來參觀的團體、信徒、外賓,對西來寺的印象如何?社教處給人的服務態度很重要。講到帶團,不禁讓我想到在佛光山的依順法師,依順法師受日本教育,待人親切、溫和、主動,常讓來訪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尤其是帶客人巡山的那份耐力,有時全山上下一天五六趟,引導信徒參觀,真叫人讚歎!

    建立發心的觀念,做事要能連貫,工作時不可分得太細、太專,否則就沒有整體感。社教的工作是屬大眾性、社會性,一個人要能做很多事,而非一件事“分割”成很多人去做,凡做一件事就要能擔當,做出成績來,否則怎會有成就感?

    六月 六日 星期三

    加州大學戲劇、電影係教授王仁璐,在張幼珠的陪同下,上午來訪。王教授是全美大學戲劇係教授中唯一的華人,非常熱衷舞蹈,她對“舞蹈”的定義是,非僅姿勢的美,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信仰,尤其是敦煌舞蹈更能具體的表現出來。一個民族文化非在於電腦、大樓、科技,而在於有曆史、有文化的精神支柱,也非隻有五分鍾的舞台戲劇展示,大家要能有這種正確的認知,文化才能綿延流長。

    美國物質豐富執世界牛耳,但在精神方麵的充實則需靠宗教的力量,西來寺屬國際性,不分國籍和種族的區別,方便於東西文化的溝通,負起文化交流的責任,而“西來之友”會的成立,也是秉承此原則設立的,其成員非一定是信徒,隻要願意與西來寺交朋友,都可以加入。本月十六日“西來之友”將有聚會,王仁璐教授願意前來參加,並答應介紹幾位美籍朋友同來。希望大家能提供建議、方法,讓西來寺能為大家服務得更周到、更合乎大家的需要,尤其在社區方麵,能與美籍人士打成一片,除便於弘法外,更利於文化的交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