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人為善

第一百零四章 種酒的故事(二)(1/2)

    秦越的爺爺很有英雄情結,坐在旁邊豎著大拇指,“杜總好樣的,話好有感染力,是真正的人才呀。”

    打開手機,秦越記錄著精彩瞬間,微信的朋友圈裏很多人在留言。秦越把上午在種酒區和酒博物館的照片發了個朋友圈,配的文字是:陪老首長視察酒廠,學習酒文化。

    初中同學李歡笑的評論是:“哪個酒廠,高大上奧。”

    高中語文老師的評論是:“酒文化,源遠流長,值得一觀。”

    趙建波的評論是:“帶幾瓶回來,我花生米管夠。”

    一個大學本地的同學的評論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家酒廠我爸去過,是騙饒,忽悠你買酒的,千萬不要上當。”

    秦越翻到這個同學的微信,問了一句:“老崔,怎麽騙饒呢?”

    老崔的微信一直沒有回,秦越繼續聽杜總的演講。

    不可否認,杜總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演者。他很會運用肢體語言,雖然並不高大,但是慷慨的語言和強壯的身體配合起來,確實有種很能煽動饒氣質。

    他最擅長的語言就是:是不是和對不對。

    會在任何一件需要肯定或者重視的事件後獲得聽眾一致的答複,然後進一步闡述,所以每個人都聽得非常投入和認真。

    當發現有人表示出疑問的時候,他會堅決的否定掉,讓你相信他的沒有任何問題。

    而這種互動式的演講最終會讓老年粉絲跟著杜總來到他想要的世界。

    “我們的酒一定會走向全世界,占領龐大的藥香型市場,你們對不對?”

    “對。”

    “那些以前喝葡萄酒養生的人,以後會認可我們的產品,你們是不是?”

    “是。”

    “現在我們的產品才100元一瓶,以後大家接受了,會不會賣1000元一瓶,會不會?”

    “會。”

    也許是發現了有些人眼裏閃著懷疑的光芒,也許是杜總本身在這裏埋下了伏筆,他拋出了奧台的神話。

    “茅台1981年的時候是7元一斤,1988年就是140元一斤,7你那漲了多少倍,你們自己算。”

    台下亂哄哄的一片議論聲響起來。

    “20倍,對不對?”

    “對。”

    “我們的產品現在的行情更好,5年也會漲10倍,能不能?”

    “能。”

    杜總順利的把自己家的酒置換成了茅台,愈發的意氣風發,有茅台酒廠的豪邁。

    “你現在買我們的一瓶酒,3年後,5年後,10年後,你的孩是不是就會衣食無憂了,你不缺錢,但是你的兒子,孫子就一定不會缺錢嗎?現在給他們一個未來的保障,是不是很好?”

    “是。”

    “是不是?”

    “是。”

    杜總的話越來越快,語氣越來越慷慨激昂,誘惑也越來越大,公司的產品在他的嘴裏,如金似玉,前途一片光明。

    秦越偷偷的向四周瞄去,絕大多數人都非常專心的聽著,有些手掌都拍紅了,周圍的工作人員不停的走動著,給老人摻茶遞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