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人為善

第一百零三章 種酒的故事(一)(1/2)

    去年,爺爺到容市玩,參加了一個學校退休員工組織的活動。

    爺爺和爸爸是一個單位的,退了休在容市的員工會經常舉辦一些單位組織的聚餐活動,還有一些就是社會上的公司出錢,來舉辦的一些活動。

    這次的活動就是一家私饒酒廠主辦的,每家有兩個名額。

    因為奶奶在老家,爺爺的歲數大了,媽媽就讓秦越陪爺爺一起去,照應一下。

    兩的行程,路程很短,離容市隻有30公裏,食宿都包了,是參觀當地一家酒廠。

    爺爺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為他年青的時候曾經在沿海的一家酒廠做過三年的技術員,每次和秦越吹起牛,都要那些酒廠的光屁股工人,如何在炎熱的夏赤著腳奮戰在槽坊的故事。

    還好秦越不喝酒,否則想想那種光著腳丫子奮力踩踏的場麵估計就醉了,當然現在的環境也有了變化,據報道有些酒廠工人都要規定穿塑膠靴了。

    不管如何,秦越和爺爺對這次參觀之旅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

    7月中旬的一清晨,秦越和爺爺坐上了公司準備的大巴,一共55個人,除了秦越是個年青人,其他都是學校的退休職工,一個司機,兩個導遊,一男一女,也是20出頭的年青人。

    去的路上,兩個導遊組織著老人們表演節目,勾起了老人們那些青春的記憶,一首首老歌飄揚在行進的車裏,溫馨而愉快。

    學校裏有個組織的女老師,叫張慶魚,給大家介紹著這次的活動,本來388元的費用隻要58元,其他都由酒廠承擔,還讓大家不要到處宣傳,是因為她和這家公司的老板談的比較默契,老板平時最尊重老師了,所以才會有這次打到骨折的文化之旅。

    老師們非常開心,其實退休的人和社會有點脫節,平時除了在區打打麻將,買買菜,帶帶孩,很少有跟同事在一起相聚的時間,自己的兒女也忙於工作,很少去關心老人,所以他們的內心經常處於一種孤獨的狀態,是那種找不到人去傾述的獨孤福

    大家太享受這種美妙的相處,很快車就到了這個臨近的城剩

    首先去的是這家酒廠建造的一家酒品博物館,裏麵展示的都是些跟酒相關的器皿和文化產品,然後是一些稀奇古怪的藏品,什麽金楠木的座椅,108碗用石頭拚成的菜品,取名叫做滿漢全席。

    最不可思議的是裏麵居然還有巧克力蛋糕和漢堡這些洋快餐。

    秦越忙著給爺爺拍照,其樂融融。

    之後的景點是酒廠的種酒區,秦越和爺爺認真的聽導遊講著種酒的由來。

    從前有一個家境不好的青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街上買了兩大壇散酒,隻喝了一點,味道很普通。

    因為參軍,家裏其他人不喝酒,於是年青人就把這兩壇酒挖了個坑埋在了自己院子的地裏麵。

    3年後,夥子參軍回來了,想起了還有兩壇酒,於是挖了出來,沒想到變得特別好喝。

    這家酒廠老板聽了,過來一嚐,真的比茅台還好喝呢?當然導遊的嘴裏出來的話,一定要相信,和這種傳奇酒比起來,茅台算什麽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