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755章從容布局(1/3)

    在這世界上,就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

    比如說像朱燮元逃跑了,這是增強了北方大明的實力,但是也同時也讓劉布可抽出足夠的實力,拿下四川。

    在此以前,單憑劉康手下的萬把來人,劉布想拿下四川,是有點懸,就算拿得下,也守不了。

    四川可是有四十多萬平方公裏之地,十幾個府,一萬多個人,分攤到這十幾個府,這實力就相當弱了,根本就相當於沒有,這也就是他們即使打得下四川,都守不住的原因。

    劉布明白一點,所以他這一次派遣劉康率軍西進,攻入四川,他首先的願望,就是希望他能夠奪取重慶,拿下他們進入四川的大門,然後再徐徐圖之。

    既然劉布已經暫時不用對北方用兵,可以抽出大量兵力,那肯定就是優先鞏固於南方了。

    劉家現在的戰略格局算是相當的好,在劉布出兵打贏了夷陵之戰以後,他們的戰略格局前所未有的好。

    大明最富裕的精華之地,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最慘的莫過於山東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此地距離京城極近,這就令皇帝不得不調派的重兵把守在保定和天津,確保敵人不能從這兩個方向攻入京城。

    更慘的就是大明的賦稅重地江淮和江南,都陸續的落入了華夏軍之手,失去了這些賦稅重地,大明的收入進一步的降低,再養活這麽多的軍隊這就非常的困難了。

    而華夏軍的問題,也相當的多,華夏軍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他們崛起的太快了,在短期內他們就吞並了這麽多的地方,即使他們擁有強大的武力,可以強行的占據這些地方,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永久的統治這些地方。

    現在華夏軍,能夠控製這些地方,是因為他們跟地方的豪強合作,雙方平分天下利益。

    隻是這種雙方平分天下的做法,其實是不值得的提倡,對皇權的統治是不利,長期以往,很容易造成自己的根基不穩。

    所以劉家父子,他們也都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便是一旦抽出手來,就得對他們內部整治。

    華夏軍可以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就占領這些地方,但是要真正控製這些地方,令地方的百姓軍民歸心,則需要長期的時間了,大明到今天還有這麽多的忠誠義臣,這是因為經過兩百多年的養士蓄望。

    劉家也要開始養士蓄望了。

    所以在擊退了朱燮元之後,劉布的戰略計劃,就是穩定南方的局勢跟大明戰略對峙。

    現在的戰略對峙,形勢對華夏軍也是有利的,因為華夏軍控製的是富裕的地方,都是富稅重地,這些地方很快就可以有源源不斷的產出。

    他們不會缺錢,不會缺糧食,人口也不會缺,這是大國崛起的前提條件。

    而北方的大明,則相對的慘,他們丟失了所有的賦稅重地和糧食產地,他們將會為賦稅和糧食而煩惱。

    而缺錢缺糧又是極其難的一個問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劉家父子這樣的妖孽,也隻有他們不把錢梁當成錢梁,能夠輕易的弄到大批的錢糧,對於北方的皇帝和朝廷來說,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解決不了這些事情,不要說跟華夏帝國南北分治,就連活下去都成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