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449章朝廷難處(1/3)

    對於這一件的事情,皇帝首先讓太監宣王承恩宣讀了劉遠橋他上報上來的戰報,然後讓大家議一議這一件事情。

    當太監王承恩在宣讀劉家上報上來的戰報的時候,這又令皇帝他有一些些的不滿,這就是劉遠橋他果然就是文采不行,寫一份戰報都寫的如此的簡單,如此的直白,隻是像是列表一樣列出了他們這次派出了多少人,打了多少天仗,取得多少成績,然後就算了,沒有誇耀皇帝,沒有誇耀朝中大臣,沒有誇耀士兵的勇猛,自己的能幹,就是像列表一樣列了一個表格出來,令大家看慣了錦繡文章的,有些非常的不適,覺得對方就是像土豹子一樣俗氣。

    不單止崇禎皇帝是這樣想的,就連幾位大臣們也都是這樣想的,他們在想,劉遠橋就是這一點不好,出身的不好,隻是國子監的蔭監出身,做一份戰報都做得像是在臨清稅關做表格一樣,如果這樣子一份戰報拿上了朝廷去,當眾宣讀,隻怕會讓天下人笑話,大明無人了。

    但是大家不爽歸不爽,還是對此事進行了討論

    這一件事情無論在任何一個人眼裏,都知道這是天大的好事,這對於大明朝廷或者是對關外說都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現在建奴對大明可是處於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大明朝廷對付建奴,除了一個寧錦防線,就沒有別的東西了,寧錦防線可是朝廷傾全國之力打造出來抵抗建奴的一個巨型盾牌,他們確實是擋住了建奴的兵鋒,讓他們沒有辦法沿著最近的遼西走廊,長驅直入,直接進攻京城。

    但是這一個巨型盾牌隻是大明九邊中的一邊而已,隻能夠護住一邊,建奴可以通過其他的八邊進入大明,比如說前幾年他們就繞道蒙古,進入了這裏,可是給他們以巨大的打擊。

    本來大明的敵人主要是蒙古帝國的,主要就是察哈爾部的林丹汗為首的蒙古帝國,但是自從蒙古帝國失勢以後,大明又聯合了蒙古帝國共同的對付建奴,但是現在大明的日子不好過,蒙古帝國的日子也都不好過,現在林丹汗他的威信連續不斷的受到了建奴的打擊,他的地盤也受到了建奴的多處的侵占,這一位皇帝他也都當得非常的憋屈的,他已經在建奴兵鋒之下顯得有些搖搖欲墜,江山不穩了。

    蒙古帝國日子不好過,這其實是大明君臣十分樂見的,他們還巴不得他滅亡了,但是在雙方聯合起來對付建奴的時候,這就是他們的不對了,這就是因為他們也都知道唇寒齒亡的道理,如果讓建奴馴服了蒙古帝國,他們輕易的可以得到大量的兵員,大量的兵馬,也都直接的獲得了更多直接的進攻大明的地盤了。

    蒙古人林丹汗他的日子現在非常不好過,他的部眾很多都投靠了建奴和其他的部落,他的地盤也都日漸在減少,已經無力麵對建奴的兵鋒了,但是卻傳出了建奴的首領皇太極正準備組織一次對林丹汗的打擊,準備徹底的滅掉這一位蒙古的皇帝,如果打垮察哈爾部的蒙古皇帝,這就令蒙古人也都投向了建奴,這對於大明來說可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