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241章義軍梟雄(1/3)

    張獻忠江湖人稱黃虎,字秉忠,號敬軒,定邊縣郝灘鄉劉渠村人,當地古稱柳樹澗堡,其少時曾讀書,曾當過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職,便至延綏鎮吃糧當兵,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觀其狀貌奇異,為之求情於總兵王威,重打一百軍棍除名,從此便流落鄉間。

    估計現在陳洪範後悔的要死,他也想不到,他一念之仁放下的一個人,居然給大明皇朝造成了這麽深重的災難,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不是知道這件事,如果讓皇帝陛下知道這件事,多半還會砍了他的腦袋,滅了他全族。

    如果他陳洪範當初依足法律,斬殺了張獻忠,就沒有後世把皇陵都給挖掉的巨寇了。

    張獻忠是崇禎三年起兵的,崇禎三年,陝西大旱,民不聊生,張獻忠在家鄉聚集十八寨農民組織了一支隊伍響應王嘉胤等暴動,自號“八大王”。

    由於他身長瘦而麵微黃,須一尺六寸,僄勁果俠,軍中稱為黃虎。這一隊伍初屬王嘉胤自用,後自成一軍。因張獻忠小時讀過書,又受過軍事訓練,為人多智謀,果敢勇猛,很快就顯示了指揮才能,他的部眾成為當時以王自用為盟主的三十六營中最強勁的一個營。

    從此,張獻忠隨著流民隊伍,轉戰於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屢立戰功,他的隊伍由幾千人發展到幾萬人,成為最強大的一支部隊,在與官軍的作戰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此之前,各路的流寇自然就是以闖王高迎祥名聲最為大,隱為各路義軍的首領,朝廷叫他們為流寇,他們自稱為義軍。

    就連張獻忠也算是高迎祥的兵,他一開始跟天下義軍首領王嘉胤手下大將紫金梁王自用混,王嘉胤死後,又隨王自用來投高迎祥。

    在高迎祥軍中,他認識了李自成,他們意氣相投,引為知己,王自用掛後,張獻忠自領一軍,揮師南下,然後開掛了,牛逼大發了,一舉拿下鳳陽,毀皇陵,斷龍脈,屌炸天下。

    當然,在朝廷那裏也就讓他成為了頭號通緝犯,朝廷賞下巨資,要捉拿於他,張獻忠的名氣也漲到了極點,成為了當時義軍中最名氣最大的叛軍首領,就連崇禎皇帝也親自許下了極大的賞格,命令各路大軍抓拿此人,押解進京,淩遲處死。

    張獻忠本來是三十六營之一,但是自從他拿下了中都鳳陽以後,他就不甘心於自己隻是掌握隻是三十六營的一員,當闖王高迎祥率領主力軍隊南下以後,他沒有呆在鳳陽裏麵,而是率領他的部隊出去打下更多的地盤,他明白一點,如果他占領了更多的地方,控製了更多的地盤,他就會成為新一任的首領,到了那時他也不可能屈居於高迎祥之下。

    這次南來攻略安慶,也是他既定的計劃之一,隻要拿下了安慶,他基本就橫掃了長江北岸的鳳陽府主要城市,他們就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在這一片土地上縱橫卑闔,跟官軍好好的玩一玩了,就連陳奇瑜那麽厲害的人都被他們玩死,現在新任的五省總督洪承疇未必就是他們的對手,他們將有更大的發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