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國

第202章無恥漢奸(1/3)

    現在建奴在金州旅順口的水師,由孔有德來指揮。

    孔有德大約出生於萬曆三十年,是鐵嶺礦工出身,長於弓馬,不識字,是個睜眼瞎。

    天啟元年,建奴占領遼沈後,孔有德同其兄孔有性投奔明將毛文龍,參與了鎮江大捷,後轉進皮島,他與同鄉耿仲明過從甚密,據說拜耿仲明為義兄,後來人們多以孔耿連稱。

    孔有德驍勇善鬥,臨陣先登,為諸將冠,累升至參將。毛文龍收他為養孫,賜名永詩。他對毛文龍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以至於在貴為建奴藩王後依然“每言大將軍時事,輒於色不自勝”。

    崇禎元年,袁崇煥督師遼東,借機處死毛文龍,其舊部由副將陳繼盛統轄。孔有德認為毛文龍“無罪橫受屠酷”,感到非常寒心,陰蓄去意。

    他們一幹東江降將,並不願在袁崇煥手下效力,於是投奔了孫元化,隨孫元化去了登萊,後來便有吳橋兵變。

    吳橋兵變失敗以後,孔有德投靠了建奴,孔有德還恬不知恥的在給皇太極的降書上如此描寫:“況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餘,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備,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又誰敢與汗為敵?”

    這既是表忠心,也是在邀功,孔有德的到來可是天上掉下了一塊大肥肉啊!建奴幾次被袁崇煥暴揍原因是什麽?缺乏犀利的火器,而孔有德帶來的艦隊和紅夷大炮等解了建奴的燃眉之急。

    所以皇太極帶著親信們出盛京十裏迎接,並且很快封他為恭順王,其他兩順王(智順王尚可喜、懷順王耿仲明)

    臉皮厚如城牆,這就是孔有德最大特點。

    孔友德他練了一身好武藝,曾拜在毛文龍的麾下,毛對孔友德頗為欣賞,於是把他收為養孫,並賜名“永詩”......於是孔有德不但當了人家的孫子,而且有了個文縐縐的名字:毛永詩,耿仲明被賜名毛有傑而,尚可喜則被賜名毛永喜……。

    孔有德他臉皮厚的另外一個就是,他算是一個扁擔掉地上都不知道是一個一字的睜眼瞎,卻取了一個文縐縐的名字叫毛永詩,這還算其次,他還敢自稱是孔子後人,以後還捧著這個名字,四處的招搖撞騙,碰了一鼻子的灰。

    孔友德歸順了建奴以後,算是建奴之中為數不多的懂得使用火器和水戰的將領,所以暫時就給任命他管著金州衛這一塊。

    其實這種人才連大明都不多,此人雖然目不識丁,卻是難得的將才。

    因為金州衛隔著渤海,就是登萊地區,是他比較熟悉的老巢。

    孔有德,他一直就嚷嚷著建議建奴從此南下,隻要占領了登萊地區以後,他們就可以從背後就可以切斷運河,從背後包抄大明京師,隻不過建奴終究是不習水性,沒有什麽強大的水軍,他們是不敢這樣子搞。

    但是皇太極可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物,他對於孔有德提出的如此的計劃也感到非常的感興趣,如果能成的話,也可以給大明造成巨大的打擊,所以讓他在這裏籌備水師,如果能搞得更大的話,自然是更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