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遠去的炮聲

第十三章 兩棵板栗樹(1/2)

    國家百廢待興,每一個國人的心都被空前的熱情激發得活蹦亂跳。國內的增產節約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這股風飄過鴨綠江吹到誌願軍身上。無需動員,戰士們自發組織起來,三三兩兩,結伴為自己的國家建設增磚添瓦。

    公路兩邊到處散落著第一、二次戰役被炸掉擊毀的美軍坦克、汽車。戰士們利用業餘時間拆卸掉機器上一些完好的零件,包括分量十足的金屬塊,拿到營地碼好,準備回國後全部交給國家。

    異國作戰,懂一點兒朝鮮的日常用語還是必要的。為了好記,部隊編了幾句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亞達拉哨(朝)——真夠嗆;朝鮮薩拉米(人)——大褲襠;一料不掃——沒關係;高麻思密達——謝謝你;一料不掃密達——不用謝……

    這天,部隊正在陣地上操練。季連長站在指揮位發施號令,炮群隨命令對著假想敵整齊劃一地操作。負責警戒的偵察員提著槍氣喘籲籲地跑到了陣地:“報告連長,陣地上來了兩個薩拉米。”偵察員中朝語相結合的匯報,讓嚴肅緊張的陣地氣氛立刻輕鬆起來。

    鬧了半天,有兩個朝鮮老鄉要找連長。雙方唧咕唧咕交流了半天還是不明就裏,季連長頭也大了,趕緊叫來聯絡員。幾個人又唧咕唧咕了一陣子,才搞清了事情原委。原來陣地旁邊有兩棵板栗樹,板栗快成熟了,老鄉不擔心誌願軍,而是怕朝鮮部隊順手牽羊,因此特意過來托付部隊替他盯緊點兒,可別讓人民軍摘了去。

    季連長拍著胸脯滿口答應。老鄉千恩萬謝,點頭哈腰地連聲說:“高麻思密達!高麻思密達!”朝鮮老百姓寧願相信外國軍隊秋毫無犯,也信不過自己的子弟兵,由此可見誌願軍的可敬,從另一方麵也說明了誌願軍的可怕。

    說到軍民魚水情,中朝友誼總是血濃於水,其實有點兒一廂情願。大家出國日子久了,思鄉情切,首長便想方設法調劑戰士們的生活。逢休息日,各連隊經常組織戰士包餃子,歡歡喜喜地熱鬧一下。每當這時,炊事班的炊具就不夠用,隻得差遣幾名戰士到駐地附近老鄉家去借。人若是窮了,就顧不了什麽國際主義,老百姓以語言不通為借口,要麽裝聾作啞,要麽裝傻充愣,反正是不予理睬。

    一次,肖寶魁主動請纓跟著兩名戰士去借炊具。他們走進朝鮮老鄉家裏,用撇腳的朝鮮語表達了意圖,朝鮮老鄉麵若冰霜,那神態分明不願意借。肖寶魁見狀,走上前去撩起衣服,露出了他肚子上的子彈傷疤,手掌做成刀子狀比劃了一番,嘴裏“嗚哩哇啦”地說著連他自己也聽不懂的語言。朝鮮老鄉還真被嚇住了,雖然從表情上看極不情願,但最終還是把炊具交了出來。

    回來的路上,一名戰士豎起大拇指連誇肖寶魁鬼點子多,另一名戰士卻擔心朝鮮老鄉去連長那裏告狀。肖寶魁“嘿嘿”一笑,說:“萬一連長追問起來,我就說我在向朝鮮老鄉發誓,萬一把他的炊具弄丟了,就剖腹自盡。到時你倆可要給我作證呀!”

    節假日部隊搞聯歡,往往邀請老百姓參加。這時他們十分積極踴躍,來了也不見外,抱著白酒痛飲,喝到興頭處又唱又跳,還真不負其能歌善舞的民族稱譽。

    部隊出國前每個連隊都配有一名聯絡員,朝鮮族,著裝、配給與參戰人員一樣,主要負責翻譯,與當地接洽。雖然誌願軍戰士與朝鮮老百姓的魚水情多少有點兒水分,可B團一連的聯絡員和朝鮮女人卻建立了真正的魚水情。

    平時連部的警衛工作,由文書、通訊員、聯絡員分值帶班,帶班期間負責查哨,並叫醒下一值帶班。一天夜裏,聯絡員叫醒了文書,想著自己下崗沒事了,就偷偷溜到新結識的相好家裏。能有這樣的桃花運也不奇怪,連年的戰火摧殘,朝鮮男女比例失調嚴重,獨身女性或寡婦到處都是。誰知文書翻了個身,又熟睡過去了。外麵執勤的哨兵遲遲等不來換崗,就叫醒了睡過頭的文書。追究責任時看不見聯絡員,大家還以為出了意外,連忙四處尋找。這樣,聯絡員的“好事”被曝了光。幸好聯絡員是朝鮮族,隻能算作準軍事人員,而且和女方也是你情我願,故隻對他做了小範圍內部批判並未深究,沒有重蹈二連衛生員的悲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