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繆斯伸出金手指

第17章 十六、三支蠟燭等於一台電視機(3/3)

    “另外,要製造出能夠生產很精致的器物的機器,投入也是非常大的。像前麵說到的能模仿人工作象牙細刻的機器,整個研製費用就算它一千萬人民幣,而一件象牙細刻的前後赤壁賦能賣到五千元,那麽,它也要生產並銷出二千隻,才能收回機器研製費用。如果假設這樣的產品每年市場需要隻有一百隻,經營者就要二十年才能收回製造機器的成本。他要加速收回成本,就要擴大產量,結果導致市場飽和,產品積壓,被迫降價,收回成本的周期未見得能夠縮短多少。今後有許多個性化產品,每年的市場需求量很少,而價格很高,采用手工作坊的生產方式,生產者日子能過得很好。換成機器,也不能成批生產,形成規模效益。這樣,研發機器就要變成多此一舉,得不償失。個性化產品,首先會在這些領域蓬勃發展起來。”

    “還有,觀念消費的發展,使消費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即使是機器生產的批量產品,也不能一個品種吃上幾十年、一輩 子,甚至傳宗接代。還說那個蠟燭廠,經營者頭腦很清醒。蠟燭是個傳統產品,任何人都可以製造,也沒什麽科技含量。而中國的製蠟燭企業,隻有它們一枝獨秀,原因就在他們非常重視創新,也就是產品的文化含量。他們企業每年都派設計師到國外去參加展覽會,去學習國際上的新潮流。他們一年更新設計的就有幾百種之多,有采用逼真的水果造型、點燃時又會發出水果的撲鼻清香的水果蠟燭,有晶瑩透明的玻璃蠟燭,有專用於各種慶典、節日的喜慶蠟燭等等,產品在展覽會上一擺出來,就引來不少參觀者者。而同時參展的其他的蠟燭廠,有的每年都擺同樣的產品,還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派頭。這樣的企業,即使你生產的蠟燭質量再好,再經得起點燃,哪怕你的一支蠟燭可以抵別家的兩支用,哪怕你同類規格的產品價格隻有別家的一半,你的蠟燭還是沒有競爭力,你的產品隻得堆在角落裏,連流淚的紅蠟燭都做不成。

    “那家成功的蠟燭廠的經驗,典型地說明了產品的文化含量同樣可以帶來高附加值。而新蠟燭的設計工作是關鍵,這類似於手工藝勞動。所以,新開發的蠟燭,也可以視為手工業產品,也就是我說的‘個性化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說,電腦的軟件開發、網絡的經營開發,都可以算是‘個性化產品’,因為在這些產品的開發過程中,文化因素比科技因素更重要;或者說文化因素起著主導作用;也可以說是文化出題,科技解題。廣告業,當然更是講究文化含量的個性化產品的用武之地。

    “至於特色服務,麥當勞、肯特基等快餐連鎖店,連鎖百貨超市,婚紗影樓,服裝精品屋,都是特色服務。按照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排在前幾位的不是傳統製造業或石油等能源業的巨頭,而是最新一代從個性化產品與特色服務業崛起的暴發戶。這也可以從一個方麵證明,個性化產品與特色服務是今後經濟發展的趨向,是朝陽產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