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要舍得讓自己受苦

002 獨處的時間,和心靈對對話(1/2)

    有的人害怕孤獨和寂寞,每當寂寞和孤獨來臨,他們會覺得沒有依靠,覺得生活失去了味道,找不到原來的自己。但事實上恰好相反,正是因為一個人,才能不受塵世的煩擾,淡然聆聽心的聲音,和自己的心靈進行一次對話。

    淡定的人生不會寂寞,寂寞並非是一種糾纏,全在你怎樣看。如若抵禦獨處,那麽有可能失去自我,有可能隨波逐流,成為自己最不屑一顧的人,成為自己眼中最庸俗的存在。

    曾有一個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從森林當中抓來了兩隻猴子,一隻很強壯,而另一隻則非常瘦弱,按照常理看,瘦弱的猴子應該活不了多久,但奇怪的是,強壯的猴子反而先死了。針對這個現象,科學家做了調查,結果發現,強壯的猴子總是在猴群中追逐打鬧,而瘦弱的猴子則經常獨處。

    得出的結論是:雖然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種缺陷,但沒有獨處的生活更是一場災難。其實我們不該害怕孤獨,孤獨是可以享受的,它教我們能夠冷靜地思考自己的得失,將自己放在一個適當的角度深刻解剖。有這樣一句富有詩意的話:“不能忍受獨處生活的人,就像受風吹拂的池塘,風不停,永遠無法獲得平靜,反映自己美好的東西。”

    同時,孤獨也是一種奢侈,它需要時間,需要空間,更需要心境。當我們進入忙碌而浮躁的社會中時,難免會感覺每件事似乎都跟自己有關,停不下匆忙的腳步,躲不開擁擠的人群,剪不斷惱人的思緒……當我們的心靈被外物所遮蔽、掩飾的時候,浮躁的情緒會充斥整顆心,我們會忘記給自己留一點獨處的時間,對自己的心說說話。直到有一天,發現心靈的空間已經縮得很小很小,生命的風帆也開始慢慢萎縮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自己飄搖著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小美六年前到一家外企工作,起初隻是一名前台,可如今的她已經坐上了行政主管的位子。六年來,她早出晚歸,賣力地工作,所有休息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和學習上。盡管在上司眼裏她是優秀的員工,在同事的眼裏她是個出色的主管,可在她自己的心裏,卻越來越不了解自己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