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不多奇聞怪談

第30章 雷火(1/5)

    明州定海縣有個蔣員外,那可是個出了名的大善人,錢財對他來說就是浮雲,義氣才是他心中的寶貝。一聽說家裏的子侄們不爭氣,把田產給賣了,他立馬就按照原價買下來。過了一段時間,他覺得這些子侄們可能還沒法自立,於是又把田產還給他們,一分錢都不要。就這樣,買了還,還了買,來來回回好幾次,蔣員外愣是沒一句怨言。

    有一天,蔣員外打算坐船去郡裏辦事。他上了船,走到船尾的舵樓去方便一下。哪知道,剛巧遇上了一股回旋風,風勢猛烈,一下子就把他吹到了水裏。船上的人見狀,趕緊抓住他的衣服想救他,可蔣員外就像是被什麽力量拖著一樣,根本拉不上來。船在海上飛一般地前行,大家一邊喊著救命,一邊眼睜睜地看著蔣員外越來越遠。

    就在大家快要絕望的時候,突然有人大喊一聲:“快看,水上有個人!”大家順著那人手指的方向一看,隻見一個人正穩穩當當地站在水麵上,隨著風勢往船這邊飄來。再仔細一看,哎呀,這不就是蔣員外嘛!大家趕緊把他拉上船,問他到底是怎麽回事。蔣員外抹了一把臉上的水,說:“我剛才溺水的時候,感覺腳下有個像蓬草一樣的東西托著我。正好順風,我就像是騎在蓬草上一樣,被風送回了船邊。”

    大家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紛紛議論說,這肯定是蔣員外平時積善行德,老天爺在報答他呢!這個故事後來傳到了李鬱光祖的耳朵裏,他聽了之後也是嘖嘖稱奇,感歎好人終有好報啊!

    紹興六年的三月廿一日,平江虎丘山上來了一位常州僧侶,法名法道。這哥們兒因為生病,住進了延壽堂。哪知,這病來得蹊蹺,他突然變了形,化身為一隻餓鬼,腦袋大得嚇人,脖子又細又長,咽喉處泛著青色,還能口吐猛火!人們給他送吃的,他大叫:“這是鐵丸啊,我可吃不了!”就這樣折騰了整整七天。

    長洲縣令聽說了這事兒,趕緊請來了道法師來救這病僧。道法師看著法道,說:“你生前肯定有啥見不得人的事兒,趕緊自己坦白吧。佛法可是允許人懺悔的,我為你誦咒解釋。”病僧猶豫了好久,才開口說:“以前我在廬山慧日寺當典座的時候,偷過寺廟裏的菜,每天換一升酒喝。後來到了江州能仁副院,又用多餘的米換酒喝。就這兩樁罪孽。”

    道法師一聽,說:“既然你知道錯了,那我就救你吧。”說著,他掰開病僧的嘴,灌進去一些咒水。這咒水一下去,病僧就昏睡過去了。一直睡到天亮才醒,醒來後就要喝熱湯吃粥,漸漸地也能吃東西了。沒過幾天,病就全好了。

    這事兒後來被一個名叫日智的和尚在虎丘寺親眼所見,他告訴我們:“哎呀,那法道可真是遭了報應啊!不過好在最後他還是悔過了,不然這餓鬼的身份可得一直當下去咯!”這故事聽起來真是又嚇人又有趣,讓人不禁想,這世界上到底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紹興二年十月的一個黃昏,宣僧日智來到了台州黃岩縣西鄉,打算在一家山寺借宿一晚。次日清晨,寺裏的和尚邀請他共進早餐。就在這時,兩位村民張老和陳老走了進來,一臉焦急地請求主持和尚為他們的孫女施戒。

    張老歎了口氣,說:“我那孫女佛兒,才十五歲,昨晚突然暴斃。五更時分,我們準備為她收斂遺體,她奶奶舍不得,抱著她痛哭。就在這時,佛兒突然睜開眼睛,大喊說她全身是水,手腳都痛得要命。”

    陳老接著說:“我們問她怎麽回事,她告訴我們,昨晚有兩個使者來追她,押著她走過一個叫叉嶺的地方。那地方離我們西鄉有十多裏遠呢,她實在走不動,就被鐵椎狠狠地打了兩下背,痛得要命。叉嶺下有個池塘,池上有座橋,那使者讓她站在橋上。她還看見有人用黑被子裹著兩個人進了門。那兩個使者也想用花被子裹她,說她欠人家一千五百錢,現在得還。佛兒求他們讓她回家找奶奶拿錢,可他們不肯。旁邊有個綠衣人說,佛兒曾經聽過般若經,可以饒恕一次。那兩個使者沒辦法,就把她扔進水裏走了。好在池水不深,她自己爬上岸,就趕緊跑回家了。”

    張老說:“我聽完這事兒,趕緊跑到叉嶺去查看,果然看到陳家有個池塘。我拜訪了主人,問他昨天家裏生了什麽,他說家裏的狗生了三隻小狗,兩隻黑的,一隻帶斑點的。那帶斑點的被狗媽媽銜到池塘裏淹死了,隻剩下兩隻黑的。我把孫女的話告訴了他,還拿出一千五百錢作為賠償。可陳老說,他們從沒在佛兒那兒借過錢,不肯收。我心想,如果不還這筆債,我那孫女以後也難逃厄運,於是就帶著陳老來請主持和尚施戒,並把那筆錢捐給了寺廟。”

    日智聽完,好奇地問:“那佛兒是怎麽聽到般若經的呢?”張老回答:“她曾經和她媽媽一起去縣裏的洪福寺,聽過景詳師開堂講法。”

    這事兒聽起來真是離奇又有趣,日智心裏暗想,這世上還真有這麽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啊!

    在平江城裏,有個草橋上的屠戶叫張小二。紹興八年的時候,他跑到十五裏外的黃埭柳家去買狗。這狗一看見張小二,就滿臉喜色,直接衝上來蹭他。張小二提著狗耳朵,估摸著這狗的重量,花了三千錢買了下來。這狗也真是聰明,不用綁就跟著張小二回家了。

    走到齊門外的時候,張小二怕狗跑了,就拿繩子想拴住它。哪知道這狗突然開口說話了:“我可是你爹啊,又不欠你錢,你可別殺我!”張小二那會兒正喝得醉醺醺的,也沒聽明白,就帶著狗回家了。

    到家後,他讓老婆做飯。這狗又跟他老婆說:“兒媳婦啊,我是你公公啊!七八年沒見你們了,現在終於回來了。就欠柳家三千錢,已經還了。你可千萬別殺我啊!你丈夫壽命不長,隻有一兩年了,趕緊讓他改行吧,不然下輩子可就沒法做人了。我現在餓得慌,快拿飯來!”

    他老婆一聽,趕緊把飯分了一半給狗吃,張小二也沒發覺。等張小二吃完飯再要飯的時候,飯已經沒了,氣得他直瞪眼。他老婆就把狗說的話全告訴了他,張小二這才嚇得要命,留著狗養起來,再也不敢殺了。

    可是三天後,這狗跑到蔣家去咬人,結果被殺了。張小二也嚇得趕緊改行,去油坊當了仆人。唉,這事兒說起來也真是離奇,狗開口說話,還預知未來,看來這世界上還真有咱們不知道的事兒啊!

    李似之侍郎曾經說過,自打世道艱難以來,士大夫們的禍福啊,那可都是命中注定的。想當初建炎丁未年間,傅國華尚書墨卿在舒州當太守,聽說武昌那邊亂子不小,心裏就犯嘀咕,畢竟武昌離舒州也就隔了蘄黃這麽點地兒,要真鬧起來,舒州可就遭殃了。傅尚書這人,還曾經出使過高麗,撈了不少好處,因此挺舍不得這些家當的。於是他趕緊讓弟弟帶著全家老少跑到江寧去避風頭。

    他們一家到了江寧,就把船停在江邊上。船家告訴他們,這兒草寇多得很,不如進閘子裏安全。正好江寧的宇文仲達宇文大人跟傅尚書關係不錯,傅家人就去找宇文大人借了鑰匙,開閘進了去,心想這下總算是安全了吧。

    哪知道當天晚上,有個叫周德的士卒突然反了,把他們的船給劫了,傅家上下一個不留,全都被殺了,就留下一個老丫鬟。你說這事兒邪門不邪門?舒城那邊倒是風平浪靜,啥事兒也沒有。

    還有吳昉和顧彥成這兩位,他們是兩浙的漕運官。那時候杭州有個士卒叫陳通,對當官的積怨已久,一直想找機會鬧事。正好顧彥成去吳興巡視,陳通就強忍著沒動手,硬生生等了一個月,等到顧彥成回來。那時候杭州的官吏和漕台的人都出來迎接顧彥成,結果當天晚上就變天了,官吏們全都被殺了個精光。

    可顧彥成呢?他那天跟家人在城外一個寺廟裏做法事,還沒進門就聽說亂了,趕緊又跑到湖州去了,這才逃過一劫。你說傅尚書有心避禍,結果全家還是遭了殃;那杭州的士卒等了一個月才動手,顧彥成卻偏偏逃過了一劫。這事兒啊,真不是人力所能為的,看來真的是命裏注定啊!

    話說泉州有個和尚,名叫本偁,他給我講了個他表兄的故事。他表兄是個跑海貿易的商人,有次打算去三佛齊做生意。按常理,得往南走三天再轉向東,不然就會撞上一片叫焦上的危險海域,船到那兒指定得碎成渣。

    這不,他表兄有次出海時,恰好遇上大風,船跑得飛快。才過了兩天半,他就覺得該轉向東了,趕緊調轉船頭。可惜啊,已經來不及了,船直接撞上了焦上,整船人都掉海裏了,隻有他表兄命大,抓住了一塊木頭,在水裏漂了三天。

    三天後,他漂到了一座小島邊上。心想這回肯定活不成了,就扔下木頭,上了岸。走了沒幾步,發現有條小路,路上還挺幹淨,像經常有人走似的。

    過了好一會兒,來了個女人,全身一絲不掛,說話嘰裏咕嚕的,聽不懂。這女人一看見他表兄,高興得不得了,拉著他的手就進了個石洞。晚上還跟他一起睡,到了天亮,就用塊大石頭把洞口堵上,自己出去了。

    這女人每天傍晚回來,還帶些奇怪的果子,味道特別好,都是世上沒見過的。就這樣過了些日子,他表兄在這島上也挺自在的,想幹嘛就幹嘛。七八年下來,還生了三個孩子。

    有一天,他表兄閑得無聊,走到海邊散步,突然看見一艘船靠了岸。船上的人也是泉州的,因為大風誤打誤撞到了這兒。更巧的是,這人還是他表兄的老熟人!他表兄趕緊跳上船,那女人也追了過來,但已經來不及了。她氣得大罵,眼淚都快哭幹了,他表兄在船篷底下舉手跟她告別,也忍不住掉眼淚。

    最後這船揚帆起航,他表兄終於回到了家。你說這事兒懸不懸?跟演電影似的,真是無奇不有啊!

    在常德府的查市,有個富得流油的餘翁,他家每年收的穀子都能堆成小山,足足有十萬石呢!但這位餘翁啊,心地特別善良,賣穀子時總是減價,買他穀子的人每買一石,他還會多送半升。他做的善事多了去了,這兒隻是舉個例子。

    就在慶元元年的六月,餘翁正在書室裏念經,突然之間,雷電交加,好像天都要塌下來似的。這時,一個樵夫跑到門外躲雨。就在這時,一個穿著青巾布衣的道人出現了,他把樵夫領進餘宅,讓他蹲在經桌下避避雷。道人自己則坐在那兒,悠哉遊哉的。

    不一會兒,雷火就像閃電俠一樣衝進了書室,在屋裏繞了幾圈,然後就消失了。等雨停了,一個仆人跑來告訴餘翁,說門楣上出現了紅色的新字。餘翁出門一看,上麵寫著:“樵夫董二,前世五逆,罪惡貫盈,上帝有敕罰之,被陳真人安於慈喜菩薩誦經桌下護之,諸神不敢近。”一共三十九個字。餘翁讀完這些字,那道人就不見了。

    沒過多久,餘翁就坐在那兒安詳地去世了。這事兒啊,真是讓人覺得神秘又詭異,就像是在看一部懸疑大片,讓人猜不透、摸不著頭腦。你說這雷火、道人、紅字,還有餘翁的離世,到底是怎麽回事兒呢?看來,這常德府的查市,真是藏龍臥虎,什麽奇怪的事兒都能碰上啊!

    鄱陽主使周世亨卸任後,就一門心思地供奉觀世音菩薩,那叫一個虔誠啊!慶元初年,他發了個大願,說要親手抄寫兩百卷經書,送給別人誦讀。可惜啊,這活兒一拖再拖,結果給拖出病來了。他趕緊向菩薩祈禱,求菩薩保佑他早日康複。病稍微好點了,他就拿出三千錢和一石米,交給造紙的江匠,讓他專門抄經用的紙。

    可這江匠啊,拿到錢後,卻用這些錢做了別的紙,拿到城裏去賣。周世亨一看,氣不打一處來,就責怪他。江匠哭窮說家裏窮得叮當響,周世亨心一軟,又給了他一筆錢。江匠賣了紙,每次賣的時候都把紙裁成六七段,心裏那個慌啊,趕緊回家重新做紙交給周世亨。

    周世亨請了個和尚,把這些紙折成冊,然後就開始齋戒抄寫經書。剛抄了二十卷,突然一大群烏鴉在屋頂上亂叫,趕都趕不走。周世亨趕緊到菩薩像前祈禱,出來一看,原來是一隻烏鴉中箭了,血流不止。其他烏鴉想幫它拔箭,但拔不出來,所以都急得亂叫。

    周世亨連忙念誦寶勝如來和救苦觀世音兩位菩薩的名號,然後用筆一指,那箭竟然自己掉下來了!烏鴉一下子飛上了天空。周世亨正讚歎不已呢,突然那支箭從天井裏落下來,正好掉在佛龕裏。這靈感,真是太神奇了!

    這事兒傳出去後,大家都說周世亨供奉菩薩真是靈驗啊,連烏鴉都能得到菩薩的保佑。周世亨也因為這事兒,名聲大噪,成了個傳奇人物。不過啊,他自己心裏清楚,這靈感可不是憑空來的,還得靠自己虔誠供奉,才能得到菩薩的庇佑啊!

    在溫州瑞安,有個道士叫王居常,字安道。後來呢,他選擇還俗,在東山安了家。有一次,他做起了海上貿易,前往山東,結果不小心被偽齊給抓了起來。幸好他機智過人,從陸路逃了出來,準備回家。

    到了開封的那天晚上,王居常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裏有人告訴他:“你明天就要死了,會遇到一個騎著白馬、穿著軍裝、背著弓箭的人,他就是來殺你的。你得趕緊喊‘搜山大王救命’,如果他笑了,你就能活;如果他怒了,那你就死翹翹了。這是因為你前世殺了人,現在來還債了。”

    王居常一聽,心裏咯噔一下,第二天走在荒郊野嶺的時候,果然看到一個騎著白馬的人,跟夢裏描述的一模一樣。他趕緊跪下大喊:“搜山大王救命啊!”那人一聽,居然笑了,然後騎著馬就走了。王居常就這麽逃過一劫。

    後來,他回到家鄉,把夢裏那人的形象畫了下來,天天供奉。這事兒啊,也是朱亨叟告訴我的。你說這王居常是不是走了狗屎運?前世殺人,這輩子居然能靠喊一句“搜山大王救命”就逃過一劫。這搜山大王也是挺有意思的,救人不靠法術,就靠笑一笑。看來,這世道啊,還真是無奇不有!

    在漳州的漳浦縣,有個叫敦照的鹽場,坐落在海邊。有一天,將官陳敏來到這裏,打算從漁師那兒買幾條沙魚做魚線。沒想到,他居然買到了一條超級大魚,長達兩丈多,重得有好幾千斤呢!

    當陳敏剖開魚肚的時候,驚奇地發現裏麵居然躺著一個人,皮膚還像活著的一樣。原來,這人是剛被大魚吞掉的。這事兒聽起來就挺詭異的,你說這魚肚子裏怎麽還能躺個人呢?

    再說到紹興十八年,那會兒有隻巨大的海獸乘著潮水進了港口,結果潮水退了,它就走不了了,隻能躺在港口裏。這海獸躺在水深丈五尺的地方,人們得用長梯架在巨舟上,才能爬到它背上,而背上離水麵還有丈餘高呢!

    當時正好趕上饑荒,鄉親們一看這大家夥,紛紛跑來剖割它的肉。那一天,大家就從這海獸身上割下了好幾百擔肉呢!奇怪的是,這海獸就像個木頭人一樣,一動不動。

    直到第二天,有人剜它的眼睛,它才感覺到痛,開始在水裏翻騰。旁邊的船都被它弄翻了,好在沒人受傷。就這樣,大家割了整整十天,才把這海獸的肉割完。這期間,很多人都靠這海獸的肉活了下來。而且,這海獸的脊骨還特別好用,可以用來舂米。

    這事兒說起來真是又離奇又有趣,你說這海獸是不是成精了?怎麽就這麽巧,趕在饑荒的時候跑到港口來呢?還有那條吞人的大魚,它肚子裏的人到底是怎麽回事?這些疑問就像一個個謎團,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

    興化有個叫吳公誠的人,字君與,已經七十歲高齡了,退休時還掛著大夫的頭銜。有一天,他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裏有人告訴他:“老頭兒,你官場上還有七百千的俸祿沒領呢!”吳公誠一醒,立馬翻出那些券曆核對,嘿,還真有七百千的俸祿沒領呢!

    吳公誠琢磨著,這事兒有點蹊蹺啊,於是他召集兒子們開會:“我說啊,我這七百千的俸祿,咱們就別去領了,說不定能多活幾年呢!”兒子們一聽,覺得老爸說得有道理,於是就把這事兒給封了口,誰也不再提。

    結果一年後,吳公誠就駕鶴西去了。這時候一算,他退休後的半俸,正好也是七百千,這跟他夢裏聽到的數字一模一樣,但又不是以前積累下來的。

    吳公誠去世後,他的兒子跟郡守是老交情,就把這七百千的俸祿給領了回來。這事兒說起來真是詭異,你說這夢裏的信息是怎麽來的呢?吳公誠老爺子是不是早就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所以才做了個這樣的夢?這事兒真是越想越覺得有意思,就像一部懸疑小說一樣,讓人猜不透、摸不著頭腦。

    在福州城的南邊,有個叫禊遊堂的地方,堂下有個占地幾十畝的大蓮池。有個叫金四的百姓,靠這個蓮池賺了不少錢。他的家在南台,離蓮池有七裏地遠。因為怕有人偷蓮,他每天晚上都得去巡邏。

    有一天晚上,金四在一條小路上遇見了一個奇怪的人。他走過去問那人:“喂,兄弟,這麽晚了,你在這裏幹嘛?”那人回答說:“我有點事要辦,剛好晚上回來。”金四一看時間,已經二更天了,心裏不禁犯起了嘀咕。

    金四這人膽子大,他看這人的舉止有點不對勁,走的也不是人常走的路。於是,他心生一計,對那人說:“兄弟,我家在江南,剛才喝酒喝多了,有點醉,回不去家了。要不這樣,咱倆輪流背著對方走。你先背我到合沙門,然後我再背你到馬鋪,最後你再背我過浮橋,怎麽樣?”那人一聽,覺得挺有意思,就答應了。

    就這樣,兩人按照約定開始輪流背著對方走。走到馬鋪的時候,金四突然緊緊抓住那人,大聲叫家人拿燭火來。火光一照,金四驚呆了——原來那人竟然變成了一隻老鷂!

    金四趕緊叫人把這隻老鷂綁起來,然後一把火給燒了。這事兒傳開後,大家都說金四真是個膽大心細的漢子,不僅守住了自己的蓮池,還揭開了一個神秘的謎團。不過,也有人好奇地問:“那隻老鷂到底是怎麽回事?它為什麽要冒充人呢?”這事兒,恐怕隻有金四自己心裏清楚了。

    在臨安,有個姓張的公子哥,有一天他閑來無事,逛到了一個寺廟。在寺廟的角落裏,他發現了一尊古佛,這佛爺的身子倒是完好無損,可手腳卻殘缺不全。張公子心想,這佛爺也太可憐了,於是就把他請回了家,恭恭敬敬地供了起來。

    沒想到,這尊佛爺還真有靈性,供了一年多,就開始顯靈了。張家的大小事兒,這佛爺總是預先告知,一準兒沒錯。就這樣,過了二三十年,張公子對這佛爺越發敬重。

    可就在建炎年間,金兵打到了臨安,張公子嚇得東躲西藏,最後藏進了一口枯井裏。也不知是夢是醒,他竟然看見那尊供在家裏的佛爺走了過來,跟他告別。佛爺說:“張公子啊,你這次有難,怕是難逃一死。我也沒什麽辦法救你,隻因為你前世在黃巢作亂的時候,殺了一個人。那個人現在叫丁小大,明天就會來這兒,殺你報仇。這是你的宿命,躲不過去的。”

    張公子一聽,嚇得魂飛魄散。第二天,果然有個人拿著長矛來到井邊,吆喝著讓他出來。張公子一露頭,那人就要殺他。張公子急中生智,大喊一聲:“你不是丁小大嗎?”那人一愣,問:“你怎麽知道我的名字?”張公子就把佛爺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丁小大聽了,沉默了一會兒,把長矛扔在地上,說:“冤冤相報何時了。你前世殺了我,我今生殺你,那來世你是不是還得殺我?這樣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啊。算了,我放你一馬,咱們的恩怨就此了結。不過你在這裏呆著,肯定會被後麵的金兵抓住。你跟我走吧,我保護你幾天,等你安全了,我再走。”

    於是,丁小大就帶著張公子走了幾天,一直等到他脫離危險,才讓他離開。原來,這丁小大是個河北人,被金兵抓去當了簽軍。這事兒啊,都是陳季若說的,聽起來真是離奇又有趣,你說這佛爺和丁小大,是不是前世今生都有扯不清的緣分呢?

    在宣和年間,京城裏有個讀書人,元宵節那晚他出門賞燈,走到美美樓下時,發現人太多了,簡直就像螞蟻搬家一樣,擠都擠不動。他隻好停下腳步,站在那兒喘口氣。

    就在這時,他注意到一個美婦人,看上去慌慌張張的,好像丟了什麽東西。他好奇地問她怎麽了,美婦人回答說:“我跟朋友一起出來看燈,結果人太多,走散了。現在我一個人,都不知道該怎麽回去了。”

    讀書人一聽,心裏就樂了,覺得這美婦人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啊。他趕緊用甜言蜜語哄她,美婦人居然也欣然同意了,說:“我在這兒站了這麽久,要是再不走,肯定會被別人搶去賣了。不如就跟你回去吧。”

    於是,讀書人興高采烈地把美婦人帶回了家。接下來的半年裏,他就像撿了個寶貝一樣,對美婦人寵愛有加。奇怪的是,這半年裏,居然沒人來找過這美婦人,就像她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

    有一天,讀書人邀請了一個好朋友來家裏喝酒,還特意讓美婦人出來伺候。過了幾天,朋友又來找他,神秘兮兮地說:“你前幾天帶回來的那個美婦人,到底是從哪兒弄來的?”讀書人得意地說:“我用錢買來的呀。”

    朋友卻搖搖頭,說:“不對,你得說實話。我那天喝酒的時候,注意到每次蠟燭一滅,她的臉色就會變,我覺得她肯定不是人類,你得小心點兒。”

    讀書人聽了,心裏雖然有點兒慌,但還是嘴硬:“我們相處了這麽久,怎麽可能會有這種事?”朋友見他不信,就說:“要不你去找葆真宮的王文卿法師看看吧,他擅長畫符念咒,要是真的有鬼魅作祟,他肯定能看出來。”

    讀書人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於是就去了葆真宮找王文卿法師。法師一見他,就驚呼道:“你身上妖氣極重,恐怕不好治啊。這個鬼魅非同一般,比尋常的鬼魅厲害多了。”說著,他還指了指旁邊的客人,說:“以後這些人都能作證。”聽得在座的人都心驚膽戰。

    讀書人這時已經聽說了朋友的話,不敢再隱瞞,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法師。法師問:“這個鬼魅平時有什麽喜好?”讀書人說:“她有個很精巧的錢箱,總是掛在腰間,從來不讓人看。”

    法師聽了,就寫了兩道符給讀書人,說:“你回去後,等她睡著了,就把一道符貼在她頭上,另一道符放在錢箱裏。”讀書人回到家,照做了。結果那美婦人立刻就大罵起來:“我跟著你這麽久,你居然不信任我,還叫道士來畫符對付我!你這是什麽意思?”

    讀書人一開始還想辯解幾句,但美婦人直接揭穿了他:“我的仆人已經告訴我了,一道符想貼我頭上,一道符想放錢箱裏。你還有什麽好說的?”讀書人無言以對,隻好暗中去找仆人問個明白。仆人一開始還不肯說,後來才透露了真相。

    到了夜裏,讀書人留意著美婦人的動靜。隻見她點起燈來,開始做衣服,一直忙到天亮都沒停。讀書人越發覺得不對勁,又跑去找王文卿法師。法師高興地說:“她不過能忍一晚上而已,今晚肯定會睡著的。你按我說的做就行了。”

    當晚,讀書人果然按照法師的吩咐,在美婦人熟睡後貼上了符。天亮後,美婦人就不見了。讀書人以為她已經離開了,沒想到過了兩天,開封府就派人來抓王文卿法師入獄,說是有家人生病三年,臨死前大喊:“葆真宮王法師殺了我!”家人給她洗澡時,發現她頭上和腰間錢箱裏都有符。於是家人就告到官府,說王法師用妖術害死了他們家的女兒。

    王文卿法師在牢裏把事情的原委都說了出來,官府就追查到了讀書人,還有那天在座的其他客人。大家都證實了王法師的話,王法師才得以免罪。據說這王法師是建昌人,這事兒是林亮功說的,他和讀書人的朋友是同窗好友。

    福州永福縣有個村子,村裏有個律院,住著伯仲兩位僧人。伯僧養了一隻小狗,每次吃飯都叫它過來。可仲僧特別討厭這隻狗,一看見就罵它,有時候還拿鞭子抽它。就這樣過了好幾年。

    有一天,伯僧出門辦事,十天之後才回來。一進門,他就沒看見那隻小狗。他立刻責怪仲僧:“你一直那麽恨這隻狗,肯定趁我出門的時候把它殺了吃了!”仲僧拚命辯解,最後實在沒辦法,才說是因為小狗偷吃東西,他不小心打死了它,然後埋在後麵的園子裏,絕對沒有吃。

    伯僧哪裏肯信,他偷偷跑到埋狗的地方,挖開一看,急忙跑回去告訴仲僧:“狗雖然是動物,但它的心跟人一樣。你跟它結的仇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剛才去看它的身體,頭已經變成蛇頭了,它一定會來報複你的。你還是別出門了吧,再叫個人去看看。”

    仲僧又叫了一個人去看,結果發現蛇頭越長越大,他們開始害怕了。仲僧問伯僧怎麽辦才能化解這個仇怨。伯僧教他,把所有的衣服和缽盂都賣了,對著佛像懺悔。於是仲僧就進了懺悔堂,日夜不停地懺悔,這樣過了好幾年。

    有一天晚上,仲僧在燒紙錢的時候,感覺盆裏有東西在動,他以為是老鼠,就撥開灰燼一看,居然是一條蛇!仲僧嚇得張大嘴巴,那條蛇趁機鑽進他的喉嚨裏,仲僧就這樣死了。

    這事兒是本縣般若長老惟學說的,他告訴我們,冤冤相報何時了,做人還是善良點好啊!

    青州的柴注是個聰明絕頂的捕頭,在壽春府任職。有一天,他接手了一個大案子,審問一個搶劫犯。這個犯人交代說,在離城三十裏的地方,他開了一家旅店。每當有客人帶著大包小包獨自入住,他就會把他們殺了,然後把屍體扔進白沙河裏。這麽多年,不知道有多少人遭了他的毒手,但唯獨有一個老太太,他硬是下不了手。

    柴注一聽,覺得這事兒有點蹊蹺,就問犯人:“哎,你這家夥,怎麽就對那個老太太下不了手呢?”犯人歎了口氣,說:“那天晚上,老太太一個人來住宿。我跟兄弟們說,今晚有筆大買賣。到了半夜,我派大兒子去推門,結果他過了好久才回來,說好像有個人抵著門站著,推不開。我不信邪,提著刀就去了。到了門口,我湊近門縫一看,哎呀媽呀,紅光裏站著一個大神,跟房子一樣高,背對著門站著,那氣勢簡直要把我嚇尿了。我嚇得差點摔倒。等到天亮,門才開,老太太正起來梳頭,嘴裏還念念有詞地誦經。我問她誦的什麽經,她說是《金剛經》。我這才知道,昨晚那個大神原來是金剛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