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不多奇聞怪談

第27章 呂翁(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秦國夫人笑著說:“哪有大唐天子的阿姨會沒錢用的?”說著就拿出了三百萬作為賞錢。

    這些樂器都不是凡品,一奏起來,清風徐來,聲音美妙得簡直不像人間能有的。妃子的琵琶更是不得了,那木頭溫潤如玉,光澤可以照人,上麵還有金線織成的紅紋,看起來就像兩隻鳳凰。琴弦是從未嗬彌羅國永泰元年進貢的淥水蠶絲做的,光滑得像一串串珍珠。還有那紫玉笛,據說是桓娥留下來的寶貝。祿山還進貢了三百支用媚玉做的管色樂器。諸王、郡主、妃子的姐妹們都想學妃子彈琵琶,都成了她的弟子。每次彈完一曲,都有很多人送禮物給妃子。

    那天,妃子問阿蠻:“你家裏窮,沒什麽東西送給老師,我來幫你吧。”說著就叫侍兒紅桃娘取來一支紅粟玉臂支賜給阿蠻。

    妃子不僅跳舞跳得好,打磬也打得特別棒,那聲音清脆悅耳,連太常梨園裏的藝人都比不上她。皇上特地命人用藍田綠玉琢成一個磐,上麵還鑲了金鈿珠翠,鑄了兩個金獅子當底座,再用彩色的綢子鋪上,真是美得沒話說。

    以前開元年間,宮裏特別看重木芍藥,也就是現在的牡丹。皇上找了幾棵紅的、紫的、淺紅的、通白的牡丹,種在興慶池東沉香亭前。花開得正好,皇上騎著照夜白馬,妃子坐著步輦跟在後頭。皇上還挑了梨園裏最好的樂師,一共十六個人。李龜年以唱歌出名,他手捧檀板,站在最前麵準備唱歌。皇上說:“咱們賞名花,對妃子,怎麽能用舊詞呢?”

    皇宮中突然傳出了一道旨意,皇帝緊急召喚翰林學士李白前來,命令他立刻創作出三篇《清平樂詞》。李白接到旨意時,還宿醉未醒,但皇帝的命令不敢不從,於是他提起筆來,借著酒意,一揮而就。

    第一首詞寫道:

    雲兒也想擁有那美麗的衣裳,花兒也想擁有那嬌豔的容顏。春風輕輕拂過欄杆,露珠在陽光下閃爍,美麗得讓人窒息。若不是在那神秘的群玉山頭相遇,又怎能在瑤台的月光下重逢。

    第二首詞繼續:

    一朵紅豔的花上露珠晶瑩剔透,散發著迷人的香氣。即便是巫山的雲雨也枉自斷腸,哪裏比得上眼前的美景。試問漢宮中誰能與之媲美?恐怕隻有那新妝的趙飛燕能與之相提並論。

    第三首詞收尾:

    名花與美人相互輝映,君王看著她們,臉上總是帶著笑容。春風似乎也在為她們解釋著無盡的怨恨,沉香亭北,她們倚著欄杆,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

    李白將詞呈上,皇帝命梨園弟子按照詞的曲調演奏絲竹,催促李白唱歌。妃子手持玻璃七寶杯,倒上西涼州的葡萄酒,笑著欣賞李白的歌聲,態度十分親切。皇帝也拿起玉笛,為李白伴奏。每當一曲即將結束,皇帝就會故意放慢聲音,以增加氣氛的媚態。妃子喝完酒後,收起繡巾,再次向皇帝行禮。從此,皇帝對李翰林的態度格外不同,比其他學士更加優待。

    然而,力士卻對脫靴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有一天,妃子再次吟誦起李白的詞,力士開玩笑地說:“我以為妃子對李白的怨恨已經深入骨髓,沒想到現在又如此推崇他。”妃子驚訝地問:“怎麽學士能這樣侮辱人?”力士回答:“他用趙飛燕來指稱妃子,實在是太過分了。”妃子深以為然。皇帝曾經三次想任命李白為官,但都被宮中的人阻止了。

    有一天,皇帝在百花院的便殿裏翻閱《漢成帝內傳》。妃子後來趕到,用手整理了一下上衣領口,問皇帝在看什麽書。皇帝笑著說:“別問,知道了又要生氣。”妃子好奇地湊過去看,原來是關於漢成帝得到趙飛燕的故事。趙飛燕身體輕盈得仿佛要被風吹走,漢成帝特地為她製造了水晶盤,讓宮人托著她歌舞。又建造了七寶避風台,中間放置各種香料,讓她站在上麵,生怕她的四肢支撐不住。皇帝開玩笑地對妃子說:“那你能吹多少風呢?”原來妃子身材稍微有些豐滿,所以皇帝用這話來戲弄她。妃子不甘示弱,回答說:“我的《霓裳羽衣》舞,可以超越前人。”皇帝笑道:“我才剛剛開個玩笑,你就生氣了?我記得有一扇屏風很適合你,等我找到,就送給你。”兩人之間的互動,既充滿了趣味,又體現了皇帝與妃子之間的親密與默契。

    在古老的皇宮深處,有一扇屏風,名為虹霓屏。這屏風非同小可,上麵雕刻著前代美人的形象,雖然隻有三寸大小,但上麵的細節卻精致得讓人咋舌。屏風上的服裝和飾品,都是由各種寶石鑲嵌而成,看起來光彩奪目。屏風的基底是用水晶做的,外框則是用玳瑁和水犀精心製作而成,還鑲嵌著珍珠和瑟瑟。這些精致的細節,簡直就像是神來之筆,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人力所能製作出來的。

    這扇屏風其實是隋文帝時期的寶貝,後來賜給了文成公主,跟著她一起去了北胡。到了貞觀初年,北胡被滅,這扇屏風便和蕭後一起回到了中原,最終賜給了妃子。妃子對這屏風愛不釋手,把它安放在高樓上。

    有一天,國忠午後在樓上休息,一躺下就看到那扇屏風。他剛閉上眼睛,就驚奇地發現屏風上的美女們竟然都下了屏風,站在他的床前,各自通報著名號,還叫他“裂繒人”。國忠雖然嚇得眼睛瞪得大大的,但身體卻動彈不得,連話都說不出來。那些美女們就在床邊坐下,開始表演各種技藝。一會兒是跳舞,一會兒是唱歌,還有美女自稱是楚宮弓腰,還引用了《楚辭別序》裏的詩句來讚美自己的身姿。表演結束後,她們又一一回到了屏風上。

    國忠驚醒後,嚇得魂飛魄散,急忙跑下樓去,讓人把屏風封鎖起來。貴妃知道這件事後,也再也不想看到那扇屏風了。祿山之亂後,這扇屏風雖然還在,但已經流轉到了宰相元載家,後來就不知道流落到哪裏去了。

    在開元末年,江陵進貢了一種乳柑橘,皇帝非常喜歡,就在蓬萊宮種下了十棵。到了天寶十年九月,這些柑橘樹竟然結出了果實。皇帝非常高興,把柑橘賜給了大臣們,還得意地說:“我在宮裏種的柑橘,今年秋天結了一百五十多個果子,跟江南和蜀道進貢的柑橘一樣好吃,這可真是件奇妙的事情啊。”大臣們紛紛上表祝賀,讚美皇帝的英明神武。

    還有一件趣事,皇帝和妃子曾經得到一顆合歡果,兩人拿著果子互相欣賞。皇帝說:“這果子好像知道我們的心意,我們本來就是一體的,所以這果子才叫合歡。”於是兩人坐下來,一起品嚐這珍貴的果實。皇帝還讓人畫下了這一幕,留傳後世。

    妃子出生於蜀地,天生對荔枝情有獨鍾。南海的荔枝比蜀地的更勝一籌,因此每年都有專人騎馬飛速運送到宮裏來。但這荔枝嬌氣得很,必須趁暑熱天還沒過去就熟透吃掉,不然隔上一夜就味同嚼蠟了。這其中的奧妙,後來的人可就不一定知道了。

    有一天,皇上和妃子玩起了采戲,妃子眼看要輸,卻突然來了個神來之筆,重四轉敗為勝。皇上連聲讚歎,骰子似乎也聽懂了人話,一個翻轉就變成了重四。皇上高興壞了,當即命高力士賞給妃子一襲緋色的衣裳,從此宮裏就傳開了這個風俗。

    廣南那邊進貢了一隻白鸚鵡,這鸚鵡聰明得很,能聽懂人話,宮裏的人都叫它“雪衣女”。有一天,這雪衣女突然飛到了妃子的鏡台上,自言自語道:“我昨晚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被一隻凶猛的烏鴉給捉住了。”

    皇上聽了覺得有趣,就讓妃子教它念《多心經》。這鸚鵡記性真好,沒多久就背得滾瓜爛熟了。後來皇上和妃子去別的宮殿遊玩,還特意把雪衣女放在步輦的竿子上一起帶去。誰料想,半路上突然有隻老鷹衝下來,把雪衣女給捉走了。皇上和妃子看著這一幕,心裏別提多難受了,最後隻好把雪衣女葬在了禦苑裏,還給它立了塊碑,叫“鸚鵡塚”。

    交趾那邊又進貢了五十枚龍腦香,形狀像蟬和蠶一樣。波斯那邊的人說,這種龍腦香隻有老龍腦樹的樹節上才有。宮裏的人都覺得這是件祥瑞之物,就給它取名叫“瑞龍腦”。皇上大方地賞了妃子十枚。妃子也不小氣,悄悄派了個明駝使,帶著三枚龍腦香去給祿山送去。妃子還經常給祿山送些好東西,比如金平脫裝具、玉盒、金平脫鐵麵碗之類的。

    李林甫死後,國忠又當上了宰相,手握四十多個使節的重任。過了不久,皇上又加封國忠為司空。國忠的大兒子暄,先前娶了延和郡主,後來又當上了銀青光祿大夫、太常卿,還兼任了戶部侍郎。小兒子也娶了萬春公主。妃子的堂弟秘書少監鑒,娶了承榮郡主。這一家子可真是風光,一個貴妃,兩個公主,三個郡主,三個夫人,都是皇親國戚。又過了幾年,皇上還特地追贈妃子的父親玄琰為太尉,封齊國公。妃子的母親也被封為梁國夫人,皇上還親自下詔造廟,親自題碑,甚至親自書寫碑文。妃子的叔叔玄也當上了工部尚書。這一大家子跟皇家結親的還真不少,韓國公的女婿秘書少監崔的女兒後來嫁給了代宗,虢國公的兒子裴徽娶了代宗的女兒延光公主,他的女兒又嫁給了讓帝的兒子;秦國公的女婿柳澄的兒子柳鈞娶了長清縣主,柳澄的弟弟柳潭則娶了肅宗的女兒和政公主。這一家子的親戚關係可真是錯綜複雜,說起來都得費好一番口舌呢。

    每年冬十月,皇上都會去華清宮享受一番,而每次出行,貴妃總是陪伴在側,同乘一輛華貴的馬車。華清宮裏有座端正樓,那便是貴妃梳洗打扮的地方;還有個蓮花湯,貴妃常在那裏沐浴。國忠的府邸就在宮門的南邊,與虢國的府邸遙遙相對,韓國和秦國的府邸也是緊密相連。每當皇上駕臨這些府邸,總要經過五家,賞賜的珍寶和宴飲的歡樂總是不斷。跟隨皇上的隊伍中,每家都有一支隊伍,每支隊伍都穿著同色的衣裳,五家隊伍合在一起,就像百花齊放,絢爛奪目。

    那些遺落的發簪、掉落的鞋子,還有閃閃發光的珠翠,在路邊隨處可見,讓人忍不住想去撿拾。曾有人好奇地俯身窺視貴妃的馬車,結果那香氣竟然在路上殘留了好幾天,令人驚歎不已。而護送的車馬多達千餘頭匹,前麵還有劍南的旌節儀仗隊開路。出行時有盛大的餞別宴飲,歸來時還有輕鬆的歡聚。沿途的人們紛紛獻上珍玩狗馬、歌兒舞女,道路上熱鬧非凡。後來秦國夫人先去世,虢國、韓國和國忠的地位卻更加顯赫。虢國夫人甚至與國忠有了私情,兩人毫不顧忌禮儀,每次入朝拜見,國忠與韓、虢兩人並肩騎馬,揮鞭疾馳,以此為樂。跟隨的官員和侍女多達百餘騎,手持燭台如同白晝,穿著華麗的衣裳,毫無遮掩,路上的觀眾如潮水般湧動,無不驚歎不已。

    十宅中的諸王男女婚嫁,都要靠韓國和虢國夫人來介紹,每人都要交納一千貫的禮金,皇上才會答應。十四載的六月一日,皇上再次駕臨華清宮,那天正好是貴妃的生日。皇上特意命令小部音聲在長生殿演奏新曲,這首曲子還沒有名字。恰好南海進貢了荔枝,於是皇上就以《荔枝香》作為曲名。左右的人歡呼聲震天動地,回響在山穀之間。

    那一年的十一月,祿山在幽陵反叛,他以誅殺國忠為名,發動了一場叛亂。人們都說國忠、虢國夫人和貴妃是三大罪人,但沒人敢上報給皇上。皇上曾打算讓皇太子監國,自己親自出征,但和國忠商量後,國忠大為恐懼,回去後告訴他的姐妹:“我們死到臨頭了。現在東宮監國,我們這些人恐怕都要沒命了。”

    姐妹們哭著向貴妃訴苦,貴妃含淚向皇上求情,事情才暫時平息。然而,一場大風波已經悄悄席卷而來,誰也無法預料它的結局。

    十五載的六月,潼關防線崩潰,皇帝倉皇逃往巴蜀之地,貴妃也隨行在側。一行人馬來到馬嵬坡,右龍武將軍陳玄禮擔心兵士叛亂,於是對將士們說:“如今國家四分五裂,皇帝也顛沛流離,這一切不都是因為楊國忠那廝貪婪剝削,才導致的嗎?如果不殺了他,怎麽向天下人交代?”

    將士們紛紛附和:“我們早就想這麽做了!”

    恰巧這時,吐蕃的和好使者正在驛門前找楊國忠辦事。軍士們趁機大喊:“楊國忠和番人密謀叛亂!”

    一時間,四麵八方的軍隊將驛館圍得水泄不通,殺了楊國忠和他的兒子楊暄。(說起來,楊國忠本名楊釗,原本是張易之的兒子。張易之在天授年間得寵無比,每次回家,皇帝都命令他住在樓上,撤去梯子,用荊棘圍起來,不準有女奴侍立。張母擔心張家絕後,於是偷偷在樓壁裏藏了個女奴,後來生下了楊國忠。楊國忠長大後,被楊家收養。)

    皇帝見勢不妙,隻得走出驛門安撫軍隊。但軍隊依舊不散,皇帝左右為難,問其原因。高力士回答說:“楊國忠有罪,將士們才討伐他。貴妃是楊國忠的妹妹,如今還在陛下身邊,群臣怎能不感到擔憂害怕?請陛下三思。”

    皇帝無奈,隻得重回驛館。驛門內有個小巷,皇帝不忍回行宮,就在巷子裏倚著拐杖,低頭不語。他的心情沉重,久久無法平靜。這時,京兆司錄韋鍔(韋見素的兒子)進言:“請陛下忍痛割愛,以安國家。”

    皇帝猶豫片刻,最終進入行宮。他拉著貴妃的手走出廳門,來到馬道北牆口,與她訣別。他命令高力士賜貴妃自盡。貴妃痛哭流涕,泣不成聲:“願大家好自為之,我辜負了國家的恩情,死而無憾。隻求能讓我禮佛。”

    皇帝說:“願你在來世生於善地。”

    於是,高力士在佛堂前的梨樹下縊死了貴妃。就在此時,南方進貢的荔枝送到了。皇帝看到荔枝,痛哭失聲,對高力士說:“給我用這些荔枝祭奠她。”

    祭奠後,軍隊仍未解圍。皇帝命人用繡被蓋住貴妃的遺體,放在驛庭中,讓陳玄禮等人入驛查看。陳玄禮抬起貴妃的頭,確認她已經死去,說:“這就可以了。”

    軍隊這才解散。貴妃的遺體被葬在西城外一裏多地的道北坎下。她死時年僅三十八歲。皇帝拿著荔枝在馬背上對張野狐說:“此去劍門,鳥啼花落,水綠山青,無一不是讓我思念貴妃的景致啊。”

    當初,皇上在華清宮的日子裏,有一天他騎著馬準備出宮門,打算去虢國夫人的宅子裏串串門。可是,玄禮這個家夥卻攔住了他,說:“皇上啊,您沒提前打招呼,這天子可不能這麽隨便來去自如啊。”

    皇上被他這麽一說,也就隻好掉轉馬頭回去了。又過了一年,皇上在華清宮,眼看著上元節快到了,就想晚上出去逛逛。玄禮這家夥又跑出來奏報:“皇上,宮外麵就是曠野,得有個防備啊。您要是想夜遊,最好還是回城裏去吧。”

    皇上又被他這麽一說,隻好作罷。等到後來馬嵬坡那事兒,玄禮的直言不諱還真是應驗了。

    在這之前呢,有個術士叫李遐周,他寫過一首詩,說的是:

    燕市人都走了,函關的馬兒也沒回來。

    要是碰到山下的鬼,環上就係上羅衣。

    這詩裏說的“燕市人皆去”,指的是祿山這個薊門來的家夥。“函關馬不歸”,說的是哥舒翰在潼關戰敗的事兒。“若逢山下鬼”,馬嵬驛就有個嵬字。“環上係羅衣”,貴妃的小名兒就叫玉環,她死的時候,高力士就是用羅巾給她縊死的。還有啊,貴妃常常戴個假髻當首飾,又喜歡穿黃裙子。天寶末年,京城裏有個童謠唱道:“義髻拋河裏,黃裙逐水流。”

    這童謠,後來還真就應驗了。

    一開始,祿山在皇上跟前應對的時候,總是帶點兒玩笑。貴妃常常在座,祿山這心裏可就動了歪念。等到聽說貴妃在馬嵬坡死了,祿山好幾天都歎氣惋惜。雖然林甫養著他,國忠激怒他,但他心裏還是有自己的打算。

    那時候,虢國夫人先到了陳倉的官店。國忠被殺的消息傳來,縣令薛景仙就帶著官吏去追她。她跑進了竹林,以為是賊軍來了,就先殺了自己的兒子徽,再殺了女兒。國忠的妻子裴柔說:“娘子,你怎麽不考慮一下我呢?”

    於是,她也被一並刺殺。之後,裴柔自己試著自殺,但沒死成。被押到監獄裏,她還在問人:“是國家的人嗎?還是賊軍?”

    獄吏說:“都有。”

    最後,她血凝在喉頭,就這麽死了。她和虢國夫人一起,被埋在了城東十多步遠的道北楊樹下。

    自馬嵬坡事發後,皇上策馬疾行,一路奔至扶風道。路旁野花爭豔,寺廟旁的石楠樹長得團團圓圓,皇上看得入了迷,便戲稱它為“端正樹”,心裏卻是另有所想。再行至斜穀口,恰逢連綿的陰雨持續了十餘天。皇上在棧道上冒雨前行,忽聞鈴聲隔山回蕩,心中不由得想起貴妃,於是采其聲,創作了《雨霖鈴》曲,以寄托那無盡的思念。

    到了至德二年,西京終於收複。十一月,皇上從成都返回,特地派人去祭拜貴妃。後來皇上想要改葬貴妃,可李輔國等人堅決反對。當時禮部侍郎李揆上奏說:“龍武將士因為楊國忠謀反,所以才殺了他。現在改葬貴妃,恐怕會引起將士們的疑慮和恐懼。”

    肅宗聽了,便決定不再改葬。但皇上私下命令宦官秘密地將貴妃移到別處安葬。貴妃初次下葬時,是用紫色的褥子包裹著的。等到移葬時,她的肌膚已經消失不見了,但胸前還掛著那個錦香囊。宦官安葬完畢後,將香囊獻給皇上,皇上便將它珍藏在懷中或袖子裏。又命令畫工在別殿繪製貴妃的畫像,皇上朝夕相對,每每淚流滿麵。

    皇上居住在南內後,有一天夜裏登上勤政樓,憑欄南望,隻見煙月朦朧,滿目淒涼。皇上不禁自歌道:“庭前琪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歌聲停止後,皇上隱約聽到遠處傳來歌聲,便對力士說:“莫非是梨園的舊人?明天一早,你替我去找找。”

    第二天,力士在附近悄悄尋找,果然找到了那位梨園弟子。後來,皇上又與貴妃的侍女紅桃相遇,一起唱起了《涼州》曲,那是貴妃親自創作的。皇上親自吹奏玉笛伴奏,曲終之時,兩人相視,無不掩麵而泣。皇上於是將這首曲子加以擴展,如今流傳的《涼州》曲,就是經過皇上改編的版本。

    至德年間,皇上再次巡幸華清宮。隨行的官員和嬪妃,大多已不是舊人。皇上在望京樓下命令張野狐演奏《雨霖鈴》曲。曲子演奏到一半,皇上四顧淒涼,不禁淚流滿麵。周圍的人也為之感傷。新豐有個名叫謝阿蠻的女伶,擅長跳《淩波曲》,她以前常出入宮廷,貴妃對她頗為優待。這天,皇上召她前來跳舞。舞罷,阿蠻呈上一個金粟裝臂環,說:“這是貴妃娘娘賜給我的。”

    皇上拿著臂環,淒然落淚道:“這是我祖父大帝攻破高麗時獲得的兩件寶物之一:一個紫金帶,一個紅玉支。我曾以岐王所進的《龍池篇》賜給貴妃金帶,紅玉支則賜給了貴妃。後來高麗得知這兩件寶物歸我所有,便上奏說:‘本國因失去此寶,風雨失調,民生凋敝。’我尋思得此寶物並不足為貴,便命人將紫金帶歸還給他們。唯獨這紅玉支沒有歸還。你既從貴妃那裏得到它,我如今再次見到它,隻覺心中湧起無盡的悲傷。”

    言罷,皇上又淚流滿麵。

    乾元元年,那賀懷智又跑來找皇上,一臉神秘地說:“陛下,還記得那年夏天您和親王下棋,我獨奏琵琶的場景嗎?那把琵琶啊,石槽雞筋弦,鐵撥一彈,那音兒就飄出去了。當時貴妃娘娘就站在棋盤前看,眼看您要輸了,貴妃娘娘一急,就把康國棋子往棋盤上一扔,嘿,給攪和了,您還樂了。那時候風一吹,貴妃娘娘的領巾還飄我頭巾上了,過了好一會兒才落下來。我回家一摸,哎喲,滿身都是香氣。我趕緊把頭巾摘下來,放進錦囊裏,今兒特地拿來給您瞧瞧。”

    皇上打開錦囊,聞了聞,說:“這香味兒,是瑞龍腦香沒錯。我以前還撒在暖池裏的玉蓮上呢,後來再去,那香味兒還在。你說這絲縷潤膩的東西,真是神奇。”

    說著,皇上就有些傷感了,開始吟詩:

    “刻木牽絲作者翁,雞皮鶴發與真同。

    須臾舞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

    就在這時,有個叫楊通幽的道士從蜀地趕來,聽說皇上思念楊貴妃,自稱有李少君那樣的仙術。皇上一聽,高興壞了,趕緊讓他施展法術找貴妃。那道士啊,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上天入地地找,可就是沒找著。他又四處搜尋,東到大海盡頭,西跨蓬萊仙島。突然,他看見一座高山,上麵樓閣林立。他飛過去一看,西廂下有個洞門,門上寫著“玉妃太真院”。道士趕緊敲門,出來個雙鬟童女。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呢,童女又進去了。過了一會兒,來了個穿碧衣的侍女,問他從哪兒來。道士就說自己是皇上派來的使者。碧衣侍女說:“玉妃正在休息,請稍等。”

    過了一會兒,碧衣侍女帶他進去,說:“玉妃出來了。”

    貴妃娘娘戴著金蓮冠,披著紫綃衣,掛著紅玉佩,穿著鳳舄鞋,身邊還有七八個侍女。她向道士行了禮,問了問皇上的近況,又問了問天寶十四年以後的事。說完後,她有些傷感,讓碧衣侍女拿來金釵鈿合,折成兩半,交給道士說:“請你替我謝謝太上皇,這是我的心意,希望我們還能像以前那樣好。”

    就在那道士準備離開之際,他的臉色顯得有些凝重。貴妃娘娘察覺到了,便輕聲詢問:“道長,您是否有什麽心事?能否告知一二?我想求您驗證一件事,這事除了太上皇,再無他人知曉。否則,我怕那金釵鈿合,就要成為新垣平式的騙局了。”

    貴妃娘娘說完,退到一旁,似乎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她緩緩開口:“記得天寶十年,我陪皇上到驪山宮避暑。那年秋天七月,正好是牽牛織女相會的夜晚。皇上靠在我肩上,望著天空,被牛郎織女的故事感動,他低聲對我說:‘願我們世世為夫婦。’說完,我們緊緊握住彼此的手,淚水湧出了眼眶。這件事,隻有皇上知道。”

    她說到這裏,聲音有些哽咽:“就因為那個誓言,我無法繼續留在天上,隻能墮入凡間,等待與皇上的再次相遇。無論是天上還是人間,我們一定會再見的,就像從前那樣。”

    她又對道士說:“太上皇在人間的日子也不多了,希望他能好好照顧自己,不要自苦。”

    道士回到宮中,將貴妃娘娘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太上皇。太上皇聽後,心中震驚而悲痛。

    後來,太上皇移居大內甘露殿,每日都在思念貴妃娘娘。他開始辟穀服氣,不吃不喝。張皇後送來櫻桃蔗漿,他也一口不吃。有一天,他拿起一支紫玉笛,吹了幾聲,竟然有兩隻仙鶴飛到庭院裏,盤旋了一會兒才飛走。太上皇對侍兒宮愛說:“我奉上帝之命,成為元始孔升真人。這次,我一定能再見到貴妃了。這支笛子你留著沒用,送給大收吧。”說完,他吩咐宮愛準備沐浴。“我若躺下休息,你千萬不要打擾我。”

    宮愛聽到太上皇睡夢中的聲音,好奇地看了看,卻發現他已經去世了。而貴妃娘娘去世的那天,馬嵬坡的一個老婦撿到了一隻錦緞做的襪子,據說每個過路的客人隻要花一百錢,就能觀賞一下。老婦因此賺了不少錢。唉,想想玄宗在位那麽多年,後來對朝政也厭倦了,常常覺得和大臣們打交道太拘束,難以滿足自己的私欲。自從有了李林甫,他就把朝政大事都交給他處理。這樣一來,他就聽不到逆耳忠言了,整天玩樂,荒淫無度,也不覺得羞恥。這都是李林甫縱容的結果啊。後來國家動蕩,朝廷淪陷,百官被殺,王妃遭戮,兵禍四起,毒流四海,這一切都是楊國忠招來的禍患啊。

    話說那天,楊妃夢到自己和明皇一同遊玩驪山,兩人來到興元驛,正打算大快朵頤,突然間後宮傳來火警,嚇得兩人急忙逃出驛站。回頭一看,整個驛站都被熊熊烈火包圍,木頭都燒得劈裏啪啦響。

    就在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隻見兩條巨龍憑空出現,明皇跨上白龍,瞬間飛得無影無蹤;而楊妃跨上黑龍,卻走得慢吞吞的。四周空無一人,隻有一個蓬頭垢麵、長得不像人的家夥站在旁邊,看著明皇遠去的背影,然後一頭撞向一座險峻的山峰,消失在濃煙之中。

    楊妃猛地睜開眼,發現自己獨自待在一間屋子裏。那個蓬頭垢麵的家夥說:“我就是這座山峰的神仙。”話音剛落,外麵跑來一個騎士,交給楊妃一封信,說是益州牧蠶元後寄來的。楊妃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第二天就收到了漁陽叛亂的消息。

    明皇趕到馬嵬坡,無奈下令縊死了楊妃。他悲痛地說:“這個夢現在成真了。我們遊玩的驪山,‘驪’和‘離’是同音字;正在吃飯時發生火災,是失去食物的預兆;火代表兵器;驛站被燒,‘驛’和‘易’是同音字,加上旁邊的‘木’字就成了‘楊’字。我跨上白龍,是西遊的象征;她跨上黑龍,則是陰暗的預兆。她獨自前行沒有左右助手,就像一匹馬。那個峰神,其實就是山鬼,她果然死在了馬嵬坡。那封信上寫著‘益州牧蠶元後’,‘牧’是養育的意思,養蠶是為了得到絲,‘益’字旁邊加上‘絲’字就成了‘縊’字。”

    後來,明皇和楊妃又在夢中相見,來到一個叫做東虛府的地方。接著他們又來到一個院子,門上寫著“太一玉真元上妃院”。楊妃隔著雲母屏風坐著,明皇看不見她的身影。明皇問:“你想我嗎?”楊妃回答:“人非草木,豈能無情。總有一天,我們會一起騎著晴空中的光輝,在落日餘暉中,遊走在玉虛仙境。”明皇感慨地說:“碧海茫茫,仙人之路斷絕,我們如何互通消息?”楊妃說:“如果遇到雁府上人,可以托他帶信。”

    果然,後來明皇在海上仙峰遇到了鴻都道士,得到了楊妃的釵合私言,帶著無盡的思念和回憶回到了現實世界。

    六

    話說唐朝那會兒,有個郎中叫張又新,他和虔州的楊虞卿是鐵哥們,兩人齊名友善,經常一起喝酒吹牛。楊虞卿的老婆李氏,那可是鄜相的女兒,品德高尚,但長相嘛,嘿嘿,就差點意思了。可楊虞卿這人,心眼兒大,從不介意這些,對老婆敬愛有加。

    有一天,張又新跟楊虞卿吹牛說:“哥們我年紀輕輕就美名遠揚,仕途一片光明,啥都不愁。就缺一個美嬌妻,那我這輩子就圓滿了。”

    楊虞卿一聽,拍著胸脯說:“這事包在我身上,咱倆這關係,我還能坑你?肯定給你找個滿意的。”

    張又新一聽,心裏樂開了花,對楊虞卿深信不疑。可結婚後才發現,這老婆長得,哎,真是一言難盡啊。楊虞卿看著他那苦瓜臉,拿著笏板敲了敲他,笑著說:“兄弟,你咋這麽天真呢?”

    張又新被他這麽一說,火冒三丈,回懟道:“咱倆啥關係啊?我誠心誠意地跟你商量這事,你倒好,給我整個這樣的,到底是誰天真啊?”

    楊虞卿一聽,也不生氣,反而開始給張又新講道理,曆數求名從宦的不易,說:“咱倆不都是一樣嗎?你想想看,我娶了這麽個老婆,你不也一樣嗎?咱們這是有難同當啊。”

    張又新一聽,臉色稍微緩和了些,好奇地問:“那你老婆跟我這位比起來,咋樣啊?”

    楊虞卿嘿嘿一笑,說:“那還用說嗎?我那位,比你這位,嘿嘿,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張又新一聽,頓時大笑起來,心裏的鬱悶也一掃而空。他拍了拍楊虞卿的肩膀,說:“好兄弟,還是你懂我。咱們還是好兄弟,啥事兒都別往心裏去。”

    於是兩人又和好如初,一起喝酒吹牛,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張又新回家後,還特意寫了首詩來紀念這次經曆:

    “壯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

    這首詩傳開後,人們都說張又新真是個豁達的人,能把這麽尷尬的事情寫成詩,還寫得這麽風趣幽默。從此,張又新的名聲更響了,人們都說他不僅醫術高明,還是個會生活、懂幽默的人。

    七

    話說大唐中時期,有這麽一位不求功名利祿的處士,名叫姚坤。他啊,就喜歡釣釣魚,自得其樂。住在東洛萬安山的南邊,沒事兒就彈彈琴、喝喝酒,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逍遙自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