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不多奇聞怪談

第22章 越姬烏絲(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丫鬟嚇得臉色慘白,說:“求求你饒了我一命,我馬上變形給你看。”

    王度把鏡子一收,說:“你先說說你的來曆,然後再變形,我就饒你一命。”

    丫鬟趕緊磕頭,說:“我是華山府君廟前長鬆下的一隻千年老狐狸,因為變形害人,被府君追捕,逃到河渭之間,被下邦的陳思恭收養為義女。後來嫁給一個叫柴華的同鄉,但我們倆合不來,我就逃到了東邊,結果在韓城縣被一個叫李無傲的人抓住。他這人粗暴得很,就逼著我跟他四處遊蕩了好幾年。昨天跟著他到這裏,沒想到就被留下了。沒想到今天碰到了你這麵天鏡,我無處可逃了。”

    王度又問:“你本來是老狐狸,變形害人,難道不害人嗎?”

    丫鬟說:“我變形事人,並不是為了害人。隻是我逃匿幻惑,這是神道所惡的,所以該死。”

    王度又問:“我想放你走,可以嗎?”

    鸚鵡說:“你對我這麽好,我怎麽敢忘恩呢?隻是你這麵天鏡一照,我就無處可逃。但我做了這麽多年人,實在不好意思再變回狐狸了。你把鏡子收起來吧,讓我喝個痛快,醉死算了。”

    王度又問:“我把鏡子收起來,你不會逃嗎?”

    鸚鵡笑了笑,說:“你剛才都說了要放我走,我怎麽會不守信呢?再說,你這麵天鏡一照,我根本無處可逃。我隻想再活一會兒,好好享受一下人生的歡樂。”

    王度當下就把鏡子收起來,又拿酒來,把程雄家的鄰居們都叫來,一起喝酒取樂。那丫鬟喝得大醉,忽然站起來,揮著衣袖唱起歌來:“寶鏡寶鏡,哀哉予命!自我離形,而今幾姓?生雖可樂,死必不傷。何為眷戀,守此一方!”

    唱完歌,她又拜了兩拜,然後就化成了一隻老狐狸,倒在地上死了。在場的人無不驚歎不已。

    大業八年四月一日,那天太陽突然像是打了瞌睡,臉色越來越黯淡。我正好在官署值班,午休時躺在廳閣裏,感覺天越來越黑,就像被潑了墨汁似的。手下的小吏慌慌張張地跑來,告訴我太陽被吃了一大塊。我趕忙整了整衣服,掏出那麵寶貝鏡子一看,嘿,這鏡子也跟著犯迷糊,沒了往日的光彩。

    我心想,這鏡子可是個神物,它的光芒應該和日月同輝才是。怎麽可能太陽光芒萬丈,它卻黯淡無光呢?我一邊納悶,一邊盯著鏡子看。沒過多久,鏡子突然又亮了起來,就像打了個激靈似的,太陽也漸漸恢複了光彩。從那以後,每次太陽稍微有點遮擋,這鏡子也跟著變得模糊不清。

    到了那年八月十五,我的朋友薛俠給我帶來一把銅劍,足足有四尺長,劍柄上刻著龍鳳圖案,左邊像火焰一樣熱烈,右邊則如水波般溫柔。這劍真是了不得,光彩奪目,一看就不是凡品。薛俠得意地跟我說:“這把劍我試過多次了,每到十五月圓之夜,隻要把它放在暗室裏,它就會自然發光,照亮好幾丈遠的地方。我持劍已久,知道你是個好奇愛古的人,今晚我們就來試試看吧。”

    我一聽就興奮了,當晚天朗氣清,我們找了個密室,關得嚴嚴實實,連一絲縫隙都沒有。我把寶鏡也拿出來,放在座位旁邊。不一會兒,鏡子上就散發出柔和的光芒,把整個房間照得如同白晝。而那把銅劍放在旁邊,卻一點光彩也沒有。薛俠大吃一驚,連忙說:“快把鏡子收起來吧!”

    我依言把鏡子收回匣子,這時銅劍才開始發光,但光芒不過一二尺遠。薛俠撫摸著劍身,感慨道:“天下神物,原來還有相互克製之理啊。”

    從那以後,每到月圓之夜,我就會把寶鏡拿出來放在暗室裏,它的光芒總能照亮好幾丈遠的地方。但奇怪的是,如果月光照進房間,鏡子就會失去光彩。難道太陽和月亮的光芒,真的有這麽大的威力,連神物也抵擋不住嗎?

    那年冬天,我兼任著作郎,奉旨撰寫國史,打算給蘇綽立個傳。我家裏有個老奴叫豹生,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原本是蘇家的部曲,讀過不少史書,還會寫點文章。

    豹生看完我寫的傳記草稿後,突然哭了起來,搞得我一頭霧水。我趕緊問他怎麽了,豹生抹了抹眼淚,說:“我以前受過蘇公的很多恩惠,現在看到他老人家的話都應驗了,心裏實在難受。”

    我一聽,更來勁了,忙問:“怎麽回事?快說給我聽聽!”

    豹生歎了口氣,緩緩道來:“你手裏的那麵寶鏡,原本是蘇公的友人河南苗季子送給他的。蘇公對這鏡子愛不釋手,臨終前還特地叫來苗季子和我一起,想占卜一下這鏡子將來會落到誰手裏。”

    “哦?那後來呢?”我好奇地問。

    豹生接著說:“蘇公自己揲蓍布卦,卦象顯示他死後十多年,家裏會失去這麵鏡子,但不知道會流落到哪裏。他還說,這鏡子是天地間的神物,動靜都有征兆。當時河汾之間常有寶氣出現,與卦象相符,所以鏡子可能會往那邊去。”

    “那苗季子怎麽說呢?”我問。

    豹生答道:“苗季子問蘇公,這鏡子會不會被人得到。蘇公又詳細看了卦象,說鏡子會先到一個侯爺家,然後再歸王氏所有。以後的事,就誰也說不清了。”

    聽完豹生的講述,我感慨萬分。後來一問蘇家的後人,果然他們以前有過這麵鏡子,後來也失蹤了,跟豹生說的一模一樣。所以我在給蘇公寫傳記的時候,也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蘇公占卜的本事真是了不起啊,可惜他平時不愛顯擺,一般人都不知道。

    大業九年正月初一,有個胡僧跑到我家來乞討。我弟弟見他神采不凡,就請他進屋吃飯聊天。聊了半天,胡僧突然說:“施主家裏似乎有麵絕世寶鏡,能讓我開開眼嗎?”

    我弟弟一愣,問:“法師怎麽知道我們有寶鏡?”

    胡僧微微一笑,說:“我精通秘術,能識寶氣。你家宅子上空常年有碧光白日連日,絳氣夜晚屬月,這都是寶鏡的氣息。我已經觀察了兩年了。今天特地選了個好日子,想來看看這鏡子。”

    我一聽,心裏暗暗佩服這胡僧的眼力。於是就把寶鏡拿出來給他看。胡僧一見之下,欣喜若狂,跪在地上捧著鏡子仔細觀賞。

    他還告訴我們:“這鏡子有幾種靈相,你們可能還沒見過。隻要用金膏塗在鏡子上,再用珠粉擦拭,然後舉起來照太陽,就能把影子透到牆壁上去。”

    胡僧又歎了口氣說:“如果再用法術試試,應該能照見人的五髒六腑。可惜我現在沒有藥。不過你們可以用金煙薰鏡子,用玉水洗鏡子,然後再用金膏珠粉擦拭。這樣處理後,把鏡子埋在泥裏也不會變暗。”

    說完,胡僧留下了一些金煙玉水等法術材料就走了。我們按照他的方法一試,果然靈驗無比。可是從那以後,就再也沒見過那個胡僧了。

    那年秋天,我出任芮城縣令。縣廳前有一棵大棗樹,樹幹粗壯,得好幾個人才能合抱。這樹不知道長了幾百年了,曆任縣令到任後都要祭拜這棵樹,否則就會遭殃。我覺得這都是人自己搞出來的妖邪,應該禁止這種迷信活動。可是縣裏的官吏們都跪在地上求我,我也就沒再堅持。

    話說王度被逼無奈,隻好給那棵大棗樹搞了個祭祀儀式。他心裏琢磨著,這樹背後肯定有啥精怪撐著,人力是除不掉的,隻能養虎為患。於是,他偷偷地把那麵寶鏡掛在樹中間。

    到了夜裏二更天,王度忽然聽到廳前傳來轟隆隆的聲音,像打雷似的。他趕緊起床一看,隻見風雨交加,那棵大棗樹被裹在烏雲裏,電光閃爍,忽上忽下,就像演鬼片似的。

    等到天亮,王度發現樹下躺著一條大蛇,紫鱗赤尾,綠頭白角,額頭上還有個“王”字,身上好幾處傷口,顯然是掛了。王度趕緊把寶鏡收起來,讓手下把蛇拖出去,在縣門外一把火燒了。接著,他們又挖開樹心,發現裏麵有個洞,越挖越大,還有巨蛇爬過的痕跡。最後,他們把洞給填了,那妖怪也就銷聲匿跡了。

    那年冬天,王度帶著禦史的頭銜,還兼著芮城縣令,到河北道去巡視,順便開倉放糧,救濟陝東的災民。當時天下大亂,老百姓病得七葷八素的,特別是蒲陝一帶,疫情特別嚴重。

    有個叫張龍駒的河北人,是王度手下的小吏。他家裏大大小小幾十口人,一下子都病倒了。王度看了挺心疼,就帶著寶鏡去他家,讓張龍駒晚上拿著鏡子照病人。那些病人一見到鏡子,都驚得坐了起來,說:“看見龍駒拿著個月亮來照我們,那光一照到身上,就像冷水淋過一樣,冷得直透到骨子裏。”

    說來也怪,這麽一照,他們的熱度立刻就退了,到晚上就全都好了。王度覺得這樣用鏡子也沒啥壞處,還能救不少人,就讓張龍駒拿著鏡子去挨家挨戶地照。

    那天晚上,鏡子在匣子裏突然自己響了起來,聲音特別響亮,傳得很遠,過了好一會兒才停下來。王度心裏挺納悶的。第二天早上,張龍駒來找他,說:“我昨晚做了個夢,夢見一個龍頭蛇身、戴著紅帽子紫袍子的人。他跟我說,他就是鏡子的精靈,名叫紫珍。我們家以前對他有恩,所以他來托我謝謝你。他讓我告訴你,百姓有罪,老天才讓他們生病,你幹嗎要用我來逆天救人呢?再說,這病到下個月就會好的,你別讓我受苦了。”

    王度聽了這話,覺得這鏡子還真有靈性,就記在了心裏。到了下個月,那些病人的病果然漸漸好了,就像紫珍說的那樣。

    大業十年,王度的弟弟王勳從六合丞的職位上辭官回家,打算遊遍名山大川,過過隱居生活。王度勸他說:“現在天下這麽亂,到處都是盜賊,你想到哪兒去安身呢?再說,咱倆是親兄弟,從來沒分開過。你要是走了,就像是要隱居山林似的,我可受不了。”

    王勳聽了,就哭著說:“我已經決定了,非走不可。哥哥你是明白人,應該能理解我。孔子說:‘匹夫不可奪其誌。’人生百年,就像過眼雲煙。得到真情就快樂,失去誌向就悲傷。順應自己的心願,才是聖人的道理。”

    王度沒辦法,隻好跟他告別。王勳說:“這次分別,我也有個請求。哥哥你那麵寶鏡,不是凡俗之物。我打算去追尋自己的理想,棲身山林煙霞之間,想把這麵鏡子作為贈品。”

    王度說:“咱倆啥關係啊,我啥舍不得給你的。”

    於是就把寶鏡給了王勳。王勳拿了鏡子就走了,也沒說要去哪兒。直到大業十三年夏六月,他才回到長安,把鏡子還給了王度,說:“這鏡子真是個寶貝啊。我離開你之後,先去遊了嵩山。在那裏,我遇到了一個神奇的老道士……”

    我沿著石梁緩緩下降,坐在了那塊傳說中的玉壇之上。等到日暮時分,我遇到了一個峭壁,峭壁中間有一個石洞,看起來能容下三五個人,於是我決定在這裏過夜。

    月夜之下,二更天剛過,我突然聽到了兩個人聊天的聲音。我湊近一看,隻見一個長著胡子的老者,須眉皆白,身材瘦削,自稱山公;另一個則臉龐寬闊,白須長眉,膚色黝黑且身材矮小,他自稱為毛生。

    他們看到我後,好奇地問:“你是何方神聖,為何在此居住?”我微微一笑,答道:“我乃尋幽探秘、訪奇探勝之人。”

    我們三人坐下開始聊天,聊著聊著,我發現他們言語中常常透露出一些異樣的意思,讓我開始懷疑他們可能是精怪所變。於是,我悄悄伸手到身後,打開匣子取出那麵寶鏡。

    當鏡光一閃而出,那兩人突然失聲大叫,俯身拜倒。轉眼間,那矮個子竟然變成了一隻綠毛龜,而胡子老者則變成了一隻白毛猿。

    我立即將寶鏡懸在空中,直到天亮,那兩隻精怪的身體都化為了虛無。隻剩下那隻綠毛龜身上帶著的綠毛,和白毛猿身上帶著的白毛,在風中輕輕飄動。

    我繼續前行,進入箕山,渡過穎水,經過太和,來到了一處名為玉井的地方。旁邊有一個池塘,池水碧綠如玉。我好奇地問旁邊的樵夫這池塘的來曆,樵夫告訴我:“這是靈漱池。我們村裏每逢八節都會祭祀它,以求得福佑。如果有一次祭祀缺失,池水就會湧出黑雲,降下大雹,破壞堤壩。”

    我聞言心生好奇,便取出寶鏡照向池塘。頓時,池水沸騰起來,雷聲隆隆,仿佛整個天地都在震顫。突然,池水從池中騰空而起,竟然一滴不剩。那些水在空中行走了二百多步後,又輕輕落在地上。

    這時,我發現地上有一條巨大的魚,身長丈餘,粗細比手臂還要大。它的頭部呈紅色,額頭白色,身體是青黃相間的顏色。這條魚沒有鱗片,但有涎液,形狀像蛇,頭上卻有龍角,嘴巴尖尖的,看起來像是鱘魚。它一動就會發光,但因為現在身處泥水之中,所以不能遊得很遠。

    我笑著對這條魚說:“你就像那蚊子一樣,離了水就無能為力了。”於是,我拿出刀來,將這條魚切成塊烤熟。它的肉非常鮮美,膏脂豐富,味道極佳,足夠我享用好幾天。

    離開玉井後,我來到了宋汴一帶。在汴河主人張琦的家中,我遇到了一位患病的女子。每到夜晚,她都會發出令人不忍聽聞的哀痛之聲。我詢問她的病因,得知她已經患病多年。白天還好,但一到晚上就痛苦不堪。

    那一夜,我留宿在一家客棧。夜深人靜時,忽然聽到女子痛苦的呼喊聲,我心中一動,連忙取出寶鏡照向那聲音的方向。隻見那位女子緊鎖眉頭,痛苦地說:“戴冠郎被殺了!”我順著她的目光望去,隻見床下躺著一隻大雄雞,已經死去。原來,這是主人家養了七八年的老雞。

    接著,我遊曆江南,準備渡過廣陵揚子江。突然,天空烏雲密布,江水變得漆黑一片,波濤洶湧。船夫們驚慌失措,擔心船隻會被巨浪掀翻。我迅速拿出寶鏡,照向江中數步之內。頓時,江水變得明亮透徹,四周的風雲也消散無蹤,波濤逐漸平息。沒過多久,我們便順利渡過了這條天塹。

    後來,我來到臍攝山—麹芳嶺。有時攀上絕頂,有時深入洞穴。途中,我們遇到了一群鳥兒,它們圍著我們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還有幾隻熊擋在路上,蹲在那裏一動不動。我舉起寶鏡一揮,那些熊和鳥兒立刻嚇得四處奔逃。

    在浙江一帶,我們遇到了洶湧的潮水。濤聲震天,數百裏外都能聽到。船夫們驚恐地說:“潮水已經逼近了,現在不能往南渡。如果不掉頭回去,我們恐怕要葬身魚腹了。”我迅速拿出寶鏡照向江麵,隻見江水立刻變得平靜起來,屹然如一道雲牆立在那裏。四周的江水豁然開朗,開了五十多步寬。江水逐漸變得清澈淺淺,黿鼉等水族紛紛散開。我們揚起帆篷,輕盈地駛入南浦。待我回頭望去,隻見波濤洶湧,高達數十丈,正是我們剛才所渡之處。

    隨後,我登上了一座高台,周遊四方,觀賞著洞壑之美。在山穀中夜行時,我佩戴著寶鏡。即使離身百步之遙,也能照亮四周,纖毫畢現。林間的宿鳥被寶鏡的光芒驚擾,紛紛亂飛。

    回到會稽後,我遇到了一位名叫張始鸞的異人。他傳授給我《周髀九章》及《明堂六甲》等秘籍。後來,我與陳永一同遊曆豫章,還遇到了道士許藏秘。他自稱是旌陽七代孫,擅長咒術和登刀履火等神奇法術。我們相談甚歡,共同探索著這世間的奧秘。

    在一個風平浪靜的午後,豐城縣倉督李敬慎家突然陷入了恐慌之中。他家的三個女兒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全身無力,日漸消瘦,醫生們都束手無策。甚至連那位神秘的道士藏秘也嚐試治療,卻毫無效果。

    就在這時,一位名叫趙丹的才子,身為豐城縣尉,路過此地。李敬慎連忙向他求助。趙丹聽聞此事,心生好奇,決定親自前往查看。他跟隨李敬慎來到家中,隻見三個女孩臉色蒼白,形容憔悴。

    趙丹仔細詢問了病情,李敬慎焦急地告訴他:“這三個女孩每天傍晚都會精心打扮,然後進入閣子中。熄燈後,便能聽到她們與人談笑風生。但到了早上,她們卻怎麽也叫不醒,身體越來越差,吃不下飯。我們嚐試過讓她們白天梳妝打扮,但她們卻威脅要自殺,我們實在沒有辦法了。”

    趙丹聽後,心中一動,決定親自去閣子一探究竟。他跟隨李敬慎來到閣子前,發現閣子東邊有扇窗戶。為了不驚動裏麵的女孩,他白天先悄悄鋸斷了四條窗欞,然後用東西支撐起來,恢複原狀。

    夜幕降臨,趙丹躲在暗處,靜靜等待。果然,到了傍晚時分,三個女孩開始梳妝打扮,然後進入閣子。趙丹心中一緊,等到一更時分,他悄悄拔掉窗欞子,手持寶鏡照入閣子。

    隻見鏡中三個女孩驚恐地尖叫起來:“殺我婿也!”趙丹定睛一看,隻見鏡中除了三個女孩外,還有一個一尺三四寸長的鼠狼和一隻肥大的無毛老鼠,以及一隻身披鱗甲、頭有兩角、尾長五寸以上的守宮。這些怪物在鏡中顯得異常驚恐,紛紛逃竄。

    趙丹心中大震,立刻拔出寶劍,衝進閣子。經過一番激戰,他終於將這些怪物一一斬殺。從此,三個女孩的病情逐漸好轉。

    後來,趙丹在一次遊曆中遇到了廬山處士蘇賓。蘇賓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奇人,他精通《易經》,能夠洞察未來。他告訴趙丹:“天下神物,必不久居人間。如今世道混亂,他鄉未必安全。你手中這麵寶鏡非凡物,希望你能夠盡快回家鄉去。”

    趙丹聽從了蘇賓的建議,立刻啟程北歸。在遊曆河北期間,他夜晚夢到了那麵寶鏡。鏡中傳來一個聲音說:“我感激你兄長的厚禮,如今我即將離開人間遠去。我想與你道別,請你早日回長安吧。”趙丹在夢中答應了寶鏡的請求。

    清晨醒來,趙丹心中恍恍惚惚,決定立刻啟程返回長安。他心中暗自慶幸沒有辜負寶鏡的囑托。然而,他心中也隱隱擔憂,這麵靈物或許並非他所能長久擁有。

    數月後,趙丹回到河東。大業十三年七月十五日那天,他突然發現寶鏡匣中傳來悲鳴聲,聲音纖細而悠遠。漸漸地,悲鳴聲越來越大,如同龍咆虎吼一般。趙丹心中一驚,連忙打開匣子查看。然而,當他打開匣子時,那麵寶鏡已經消失不見了。

    六

    在唐朝貞元初年,揚州廣陵有個憨厚壯實的打工仔馮俊,憑借一身力氣混飯吃,因為傻愣愣的性格反而深受雇主喜愛。有一天,他在市場上偶遇一位神秘道士正在采購藥材,並且還捎帶了一個翅膀狀的大包裹,足有一百多斤重,道士揚言誰能獨自背起這個包裹,就給雙倍工錢作為獎勵。馮俊一聽,立馬自告奮勇攬下了這活兒。

    到了約定的日子,道士許諾馮俊酬勞一千文錢,目的地是六合。馮俊回家和媳婦嘀咕了這事,隨後便跟著道士啟程。道士說:“咱們這次不走尋常路,打算走水路去六合,你若能找到船隻,咱倆一起乘船,酬勞照樣不會少你的。”

    馮俊答應了,兩人一同登上了一艘小船,道士親自掌舵劃槳。船駛離江口幾裏後,道士突然說:“現在沒風,逆流而上怕是到不了六合,我來施展個小法術。”

    道士讓馮俊和船夫都躲進船艙,自己則留在甲板上操作船帆。躲在船艙裏的二人隻聽見風浪翻湧的聲音,感覺小船仿佛在空中飛行,嚇得都不敢動彈。一頓飯的時間過去,道士才讓他們出來,此時他們已經來到一片寬廣平靜的湖泊前,對麵層巒疊嶂的山嶺映入眼簾。船夫過了好一陣子才反應過來,原來這裏正是廬山腳下的南湖星子灣!

    道士率先上了岸,命令馮俊背著那包藥材。他轉身準備付船費給船夫,可船夫因敬畏而不敢收。道士笑著說:“我看出你是潯陽老鄉,為了按時到達這裏借了你的船,哪有不給錢的道理呢?”

    船夫聽罷,恭敬地收下了船費,原來他真是江州人氏。接著,道士帶著馮俊背著藥材,在亂石堆中走了五六裏路,眼看就要到山腳下了,這時出現一塊巨大的方形石頭,足有數丈見方。隻見道士撿起一顆小石頭,對著大石頭敲擊幾十下,那巨石竟裂為兩半,從中蹦出一個小孩模樣的童子,歡天喜地說:“師父您回來啦!”

    道士領著馮俊鑽進了石縫。起初洞口陡峭狹窄,下降十多丈後,兩側漸漸開闊平坦。走了幾十步,洞內豁然開朗,竟然別有洞天,有一個寬敞的大石室。石室內坐著幾十個道士,正圍坐在一起下棋嬉笑。看到新來的道士,大家紛紛打趣:“哎呀,你怎麽這麽晚才來啊!”

    道士示意馮俊放下藥材,吩咐身邊的小道士:“這位挑夫肯定餓壞了,給他弄點吃的吧。”

    於是有人拿出一隻瓷碗,盛滿了香噴噴的芝麻飯遞給了馮俊,又倒了一碗醇厚甘甜如乳汁般的飲料。填飽肚子後,之前的道士親自送馮俊出門,拍拍他的肩膀說:“辛苦你跑這一趟,我這兒有點小禮物送給你。”說著,他遞給馮俊一千文銅錢,讓他綁在腰間,“等你到家解開一看,自然會有驚喜。”道士又問馮俊家裏有多少口人,得知他有妻兒五口後,便贈給他一百多顆丹藥,告訴他:“每天吃一顆,可以連續一百天不用吃飯。”馮俊推辭道:“這回家路途遙遠,怎麽知道這些藥有沒有效?”道士嘿嘿一笑:“這個交給我解決。”說完,便領著他再次穿行在亂石之間,發現一塊形狀似虎的巨大石頭,讓馮俊騎上去,並用布蓋住石頭。道士讓馮俊緊握布的一端,就像握著馬韁繩一樣,並囑咐他閉上眼睛,等到腳踏實地再睜開。

    馮俊依言騎上石頭,道士揮舞手中的鞭子抽了一下石頭,馮俊頓時感到石頭騰空而起,像是在空中飛翔。此刻已是傍晚時分,經過一段仿佛煮熟一頓飯的時間,他感到腳下觸地,睜開眼睛一看,發現自己已經站在了廣陵城門外,各家各戶剛點亮燈火。他迅速趕回家,妻子兒女都驚訝於他如此快速地歸來。馮俊解開腰間的布包,裏麵全是閃閃發光的金錢。從此以後,他再也不用給人做苦力,而是大量購置田產,搖身一變成了當地的富戶。鄰居們都暗自懷疑他是靠盜竊發家的。後來,其他地方發生了盜竊案,村民們猜測馮俊可能參與其中,於是把他綁了送到官府。

    恰好節度使杜大人是個癡迷醫藥、喜歡奇談怪論的人,聽說了馮俊的事跡,便命人取來了馮俊的金丹。誰知那金丹一到杜大人手中,就像是掉在地上消失不見了。同時,他還證實了城外馮俊曾乘坐的那塊“飛石”確實還在原地。因此,杜大人決定放過馮俊,並從此潛心研究道教秘術,熱衷於煉丹,但終究未能有所成就。馮俊最終安享晚年,子孫們也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七

    故事主角馮燕,來自魏地的一個豪俠之家,雖然父輩沒什麽名氣,但他從小就個性豪爽,沉迷於擊球鬥雞這樣的江湖遊戲。有一次,魏地市場發生了一場因財爭鬥的鬧劇,馮燕聞訊趕到,憤而出手,擺平了這場紛爭,結果惹上官司,不得不逃跑到滑縣避難。在這裏,他與當地軍隊中的熱血少年們玩起了雞球,關係日漸親密。當時的滑縣相國賈公耽慧眼識英雄,一眼看中了馮燕的才幹,便將他安排在了中軍任職。

    某日,馮燕閑逛在滑縣的街頭巷尾,無意間瞥見一家門口有個美豔女子倚窗偷望,眼神勾魂攝魄。馮燕派人摸清了她的心思,成功將她娶回了家。殊不知,這位美嬌娘的丈夫竟是滑縣的將領張嬰。張嬰得知此事後,怒不可遏,多次對妻子拳腳相加。而妻子的娘家人都把憤怒的目光投向了張嬰。

    一日,馮燕趁機混入張嬰家中參加聚會。他找準機會,悄悄溜進了臥室,躲在門後。待張嬰酒醉歸來,妻子小心翼翼地打開房門迎接。她利用衣袖遮掩著馮燕,馮燕則像隻貓似的貼著牆邊挪動,卻在移動過程中不小心跌落在枕頭下,恰巧與一把佩刀相鄰。此刻的張嬰已經酩酊大醉,雙眼迷離。馮燕趁機指了指頭上的頭巾,示意妻子拿過來,妻子誤以為是要頭巾,直接將旁邊的佩刀遞給了馮燕。馮燕接過刀,凝神屏息,一刀割斷了妻子的脖子,然後裹著頭巾悄然離去。次日清晨,張嬰醒來,發現妻子慘遭殺害,震驚不已,想要出去澄清事實。然而,鄰居們都認為凶手就是張嬰本人,立即將他捆綁起來,並火速通知了他的嶽家。嶽家人蜂擁而至,一致指責道:“你平時就老欺負我們女兒,現在還編造罪名陷害她,如今更是喪心病狂殺了她!就算不是你親自動的手,怎麽可能你還活著,她卻死了?”

    話說眾人抓住張嬰,一頓狠揍,打得他無法開口說話。官府認定張嬰就是殺人犯,無人為其辯駁,隻能被迫承認罪行。一眾手持棍棒的司法小吏押著遍體鱗傷的張嬰走向刑場,圍觀群眾上千人,密密麻麻地圍了個水泄不通。就在這個時候,人群中衝出一名男子,他撥開人群大喊:“先別急著冤枉好人!其實是我偷了他的老婆,然後又殺了她,應該抓的是我才對。”

    小吏們立刻逮住了這名主動認罪的男子,仔細一看,此人正是馮燕。司法官帶著馮燕和相關證據去見賈公,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匯報了一遍。賈公聽後,上報朝廷,請求以交還自己的官印為代價,換取馮燕免於死刑。皇帝被賈公的義舉所感動,下詔特赦滑縣所有被判死罪的犯人。

    這段插曲過後,作者感慨萬分,不禁讚歎道:“我向來熱愛聽太史講古論今,更偏好講述那些充滿道德情誼的故事。此次關於馮燕的事件,是我在朝中擔任元和年間內外郎時,聽我的好友劉元鼎講述的。唉!情欲之熾烈,有時甚至勝過水火,怎能不讓人畏懼!然而,馮燕雖犯下不義之舉,但他勇於承擔罪責,洗清無辜者的冤屈,這種骨子裏的古代豪俠之氣,實在令人欽佩!”

    八

    明朝萬曆年間,浙江東部有個名叫李生的青年,身為某位藩台臬司的兒子,靠著家底到京城的北雍求學。在那裏,他結識了教坊的頭牌佳麗杜十娘,兩人感情深厚,交往長達一年之久。不過,隨著時光流逝,李生的錢袋子逐漸癟了下來,這讓杜十娘的母親頗為不滿,開始嫌棄李生頻繁登門。

    盡管如此,這對情侶的感情卻越發甜蜜。杜十娘不僅姿容出眾,在教坊中堪稱一代佳人,而且精通琴瑟歌舞,才華橫溢,瞬間成為了長安城諸多翩翩少年心中的女神。母親見女兒與李生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先是言語挑釁,試圖激怒李生,怎料李生依然謙遜恭敬。之後,母親的態度愈發嚴厲,杜十娘為此更是苦不堪言,堅決表示願意終身跟隨李生。

    深知杜十娘並非親生女兒的母親,盤算著按照規矩,教坊女子脫離樂籍需要幾百兩銀子,同時她也清楚李生早已囊中羞澀。母親打定主意,想借此機會難為李生,讓他自覺無力支付贖身費用,從而自行離開。於是,她惡狠狠地對杜十娘說:“如果你能讓郎君籌措到三百兩銀子給我,我就放你自由,隨便你去哪裏。”

    杜十娘胸有成竹地回應:“李郎雖然身處困境,籌集三百兩銀子也不是不可能。隻是這銀子不好攢,如果銀子湊齊了,母親您又違背約定,那該怎麽辦呢?”

    母親瞧準李生此刻窮途末路,故意侮辱他,指著燭光中綻放的火花笑道:“李郎要是真能帶著銀子上門,我保證讓你帶著我家十娘離開。你看這燭火開花,預示著你會得到我的心肝寶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