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不多奇聞怪談

第14章 異域客人(1/3)

    在遙遠的魏國,有一位名叫賈〈王將〉的大戶人家,家財萬貫,不僅學問深厚,還善於著書立說。他家有個貼身仆人,擁有識別水質的神奇能力,常常駕著一艘小船深入黃河腹地,用葫蘆瓢小心翼翼地舀取河源之水。一天之內,他最多也隻能收集到七八升水。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水經過一整晚,容器中的水竟然變得赤如朱砂。賈〈王將〉拿這水釀成的酒,名為“昆侖觴”,其香氣馥鬱,口感醇厚,世間罕有。他曾慷慨贈送魏莊帝三十斛這樣的珍貴佳釀。

    再來說一段發生在曆城北郊使君林的故事。魏正始年間,鄭公愨在酷熱的三伏天裏,經常帶著賓客們來到這裏避暑納涼。他獨具匠心,取來大片蓮葉放置在硯台上,巧妙地在葉心中注入兩升美酒,再以發簪穿透葉肉直達葉柄,彎曲蓮莖形成螺旋狀的吸管,形狀猶如象鼻,眾人圍坐傳飲,稱為“碧筩杯”。曆城的人們紛紛效仿,都說蓮葉的清香融入酒中,那冷冽的味道勝過冰泉。

    接下來是一段關於神秘果實的傳說。在未知的青田,有一種神奇的果核,它的大小堪比六升容量的大葫蘆。隻要往這果核裏注滿水,轉瞬之間,水就能變成香醇的美酒,所以這種果核被稱為“青田壺”或者“青田酒”。蜀漢後主手裏就有兩瓣特殊的桃核,每瓣桃核中心能容納大約五升水,注入不久,水就會化為酒,味道醇厚,足以令人陶醉。他輪流用水填充這兩瓣桃核,用來招待貴客。遺憾的是,這桃核究竟源自何處,無人知曉。

    最後是一個涉及武溪地區夷人田強家族的懸疑事件。田強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魯、玉和倉。為了抵抗王莽的軍隊,他安排長子魯駐守上城,次子玉駐守中城,幼子倉守衛下城,三座城堡緊密相連,構成一道堅固防線。公元24年,光武帝派遣武威將軍劉尚前往征討。劉尚尚未抵達之時,倉捕獲了一隻罕見的白鱉燉煮,燃起了烽火邀請兩位哥哥過來共享。兩位哥哥趕到時並無異常情況。然而,當劉尚的軍隊真正到來時,倉再次點燃烽火示警,但魯和玉誤以為又是弟弟搞惡作劇,未予理會。結果倉孤軍奮戰,英勇犧牲。

    在梁朝的某個奢華宴會上,美食家劉孝儀品嚐著美味的鯖魚鮓,不禁讚歎:“無論是五侯還是九伯,都應該來嚐嚐這人間美味。”此時,魏國使臣崔劼和李騫也在座,崔劼打趣道:“劉大人,您這口氣,好像您已經是負責一方諸侯事務的中丞了,職權範圍都快擴展到陝西了吧?”李騫緊接著插話:“如果真是那樣,劉大人怕是要四處分派任務,足跡遍布至穆陵了。”劉孝儀笑著轉移話題:“說起美味,鄴城的鹿尾才是酒席間的翹楚。”崔劼一本正經地反駁:“孟子推崇的可是生魚和熊掌,呂氏更是看重雞蹠和猩唇。鹿尾雖有獨特風味,卻未曾在任何典籍記載中占有一席之地,確實有些奇怪。”

    劉孝儀對此解釋道:“鹿尾的確美味,或許是各個時代人們的口味偏好有所不同。”梁國的賀季也加入討論:“青州的蟹黃,《鄭氏食譜》中確有記載,但這鹿尾未被錄入書籍,實在令人費解。”李騫補充道:“鄭氏的食譜中確實提到了益州鹿肉,隻不過並不認為它是多麽珍貴的食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