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不多奇聞怪談

第14章 異域客人(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提到講究飲食的何胤,他的餐桌總是鋪滿各種佳肴,規模宏大。後來他想要稍微收斂一些,但仍離不開白魚、〈魚旦〉臘、糖蟹這幾種美味。何胤讓弟子們討論這個問題,學士鍾岏發表意見說:“〈魚旦〉製作成臘,經曆急促的烹飪過程,痛苦不堪;而糖蟹在烹調過程中更是煩躁不安。仁慈之人應當心懷慈悲,同情這些生命。至於車螯、牡蠣等生物,外形內在都不完整,像是混沌初開的產物;而諸如魚唇、蟹鉗這類食物,既非沉默寡言的‘金人’所推崇的謹慎,也沒有草木的生命氣息,既不繁茂也不枯萎,無香味也無異味,與石頭瓦礫有何區別?因此,這些食材理應長久地成為廚房裏的佳肴,供人們享用。”

    後來,在南北朝時期的後梁,有一位名叫韋琳的京兆人,被迫南遷至襄陽。在天保年間,他擔任舍人,博覽群書,才思敏捷,善於閑聊調侃。他曾經寫過一篇諷刺時人的《〈魚旦〉表》,文中寫道:“小臣〈魚旦〉稟告:近日收到任命書,將小臣封為粽熬將軍、油蒸校尉、臛州刺史,同時依舊保留著臘製的職責。小臣惶恐接受命令,內心忐忑不安。眼看就要被投入熱鍋,輾轉掙紮,恐懼萬分。小臣自覺滋味不如夏日鱔魚,品質羞於冬日鯉魚,常常擔憂被人詬病年老遲鈍,也害怕遭受鱉甲嘲笑。於是,我一直躲在湖泊深處,棲息於汙泥之間,未曾料想能得到如此殊榮,受到提拔,得以躍上華美的宴席,躋身玉盤之中。身處豪華盛宴,榮幸享用象牙筷子夾持,沐浴在紫篝之熱,感恩黃腹之暖。即將在薑蒜調料的翻滾中躍動,濃汁一淋,便是菜肴成排。我在綠色的醬汁中翻騰,進入鮮紅的唇齒之間。對於這份厚重的恩寵,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報答。現恭敬地上呈此表,表達我衷心的感謝。”皇帝看完回複:“你的上表朕已詳閱,深知你身為池沼中的貴族,陂渠中的英傑,你肥美滑嫩的名聲早已傳揚在外,完全配得上這樣的重任,無需謝恩。”

    當今社會,豪門世家的餐桌上不乏各類特色美食,其中有蕭家祖傳的餛飩,湯汁清澈,瀝去多餘油脂,甚至可以直接泡茶;庚家出品的粽子,色澤潔白如羊脂美玉;韓約大師巧手炮製的櫻桃餡餅,顏色鮮豔持久不褪;還有人能做出冷胡國特有的烤魚膾、鱧魚肝、連續蒸煮的雜草以及草皮編織的索餅;而將軍曲良翰更是擅長燒烤,他做的駿馬鬃毛駝峰炙堪稱一絕。

    話說在唐朝貞元年間,有位神秘的將軍家,據說他們家的烹飪技藝超群,秉持著萬物皆可入口的理念,關鍵在於火候掌控和五味調和。一次,他們居然修複了一件破損不堪的胡國盾牌,經過一番料理後,這塊看似廢料的物件搖身一變,成為了一道極其美味的佳肴。與此同時,江湖上還流傳著道教學者陳景思講述的一段奇聞:宮廷使者齊日升擅長培育櫻桃,每年五月,他養出的櫻桃盡管表皮皺縮如老化的柿子,卻能牢牢掛在枝頭不落,而且口感絕佳,鮮甜程度是普通櫻桃的好幾倍。人們對他的培育方法摸不著頭腦,充滿了好奇與疑惑,使得這件事愈發顯得撲朔迷離,充滿懸疑色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