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1628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牧場(1/2)

    李明聽了王和的話,深有感觸的道:“我在河套地區工作的幾年,這個時代的草原還屬於原始草場,不但麵積大,而且還具有較為完整的原始草原生態。△,和現代社會幾乎荒漠化的景觀大不相同。陰山山脈的積雪融化成河流和湖泊,遍布在豐茂的草原上。

    草原植物除很少一部分供給野生動物食用外,基本上處於自生自滅的自然演替狀態。這種演替過程是極其緩慢而微的,保持著原始的生態平衡狀態,具有很高的穩定性。

    遊牧民族在草原上驅趕牲畜,逐水草而居,每到一地,除牲畜采食和踐踏消耗了大量的牧草以外,還通過牲畜糞便直接給草原土壤增施了肥料,適當的牲畜踐踏又能起到疏鬆土壤的作用,從而維持和提高了草原的生產能力,給再次的遊牧利用創造了豐富的牧草資源。

    現代社會畜牧業的快速發展,不可避免地對草原實行掠奪式的利用,致使豐美的大草原麵積逐漸縮,退化、沙化和堿化的麵積相應擴大,環境惡化,生態平衡失調,嚴重的影響了草原畜牧業生產的發展。

    在這樣的條件下,公司發展專業化、集約化的國營大型牧場和家庭式牧場,前景絕對是不可限量。但是必須保護好草原上的生態平衡,嚴禁濫墾牧場和亂采草原植物。大麵積濫墾草原所引起的生態平衡失調已經帶來了非常慘痛的教訓。”

    旁邊的宋濤也點了點頭道:“這次我主持的兩場戰役,西北和漠北的草場我基本都走遍了。包括********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烏蘭察布草原和黃河南岸的鄂爾多斯草原以及西部的阿拉善荒漠草原。還有漠北各地的草場和山及阿爾泰山之間的山間盆地及河穀地帶,在飛艇上往下看,茫茫的草原綠浪翻滾,牛羊遍野,那景色真是美爆了。”

    韓雙林感慨的道:“這個時代的草原。比現代社會的時候,麵積大了幾倍不止,而且草場的生態非常平衡。如果我們開發草原,真不知道幾百年後,草原會變成什麽樣子。”

    王和笑著道:“去年我和郭鬆去了嶺南各地的草原走了走,專門聽取了農林部牧業處匯報。總體來情況還算不錯。如今那裏的各個遊牧支隊已經大部西進,僅保留部分遊牧支隊,負責看管公司的幾個大型國營農場。農林部為了合理利用草原資源,也采取了很多的應對措施。

    首先是以草定畜,嚴格控製草場載畜量,要根據不同類型草原生產力的狀況,規定合理的載畜量,改變無節製地追求牲畜存欄頭數和盲目提高草場載畜量的做法。白了就是有多少草養多少畜,牲畜才能吃飽吃好。根據夏秋草場的利用能力確定總頭數。一般幹草原10-0畝養一隻羊,荒漠草原50-70畝養一隻羊。

    再就是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水草豐美的草原生長季節,多養牲畜,肥育肉畜,達到夏壯秋肥的目的,進行科學而經濟的肉畜經營方式。北方草原牧區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為嚴重威脅家畜生產的枯草期,這是草原生產的劣勢期。

    大麵積人工種植紫苜蓿、沙打旺、披堿草、老芒麥、無芒雀麥、優若藜、紅豆草等優質牧草,以及割草、貯草就是變劣勢為優勢的主要應對措施。改變牧區放牧養畜方式。從根本上改變草原生產率低的落後狀態,推行越冬飼養或補飼和商品肥育的集約化飼養方式。從根本上改變草原生產率低的落後狀態。最大限度地發揮然草原和半農半牧區飼料生產的巨大潛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