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1628

第一千零一十章 遠東農業發展的探討(二)(1/2)

    郭鬆聽了王和的話,歎了口氣道:“我也曾在基層工作過,我國因為地少人多,在很長的時間裏,隻能實行農經濟模式,其實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長期的農經濟模式,逐漸的形成了農意識,這也是製約農業發展的最大瓶頸。現在我們的條件這麽好,當然不能再走那條老路了,我同意老王的意見,可以適當借鑒美國農業的發展模式。

    美國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變遷是在十分獨特的曆史和自然條件下發展和完成的。由於不僅擁有地域遼闊、土地富饒等得獨厚的自然條件,還具有其他國家沒有的大陸殖民開發的獨特的曆史條件,農業發展中非常關鍵的土地問題美國有了與眾不同的解決方式。

    186年,國會通過並頒布了“宅地法”,移民隻要交十美元手續費,便可占用不超過160英畝的荒地,且耕作5年後即成為自己的財產,從此確立了美國家庭農場經營的基本形式。基於地廣人稀的資源特點,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美國農業的現代化以機械化為突破口。到1959年,美國的麥、玉米等主要農業作物的耕、播、收割、脫粒、清洗已達100%的機械化。”

    王和點了點頭道:“我們遠東公司現在領土遼闊,地況、氣候複雜多樣,和美國當時的情況有很多相識之處。我們應該盡早建立並完善了農產品市場體係,並且投入巨大的資源對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形成了農業自然資源豐富多樣、現代物質投入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化程度高、以勞動生產率為主和土地產出率為輔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李明想了下道:“隨著公司大規模推廣普及動力機械,農業生產力勢必會有一次比較大的飛躍。再繼續農經濟模式已經不合時宜,畢竟我們遠東控製的地域足夠廣闊,尤其是東北、外東北、印度、中南半島、南洋各島等地區。發展農業的潛力巨大。

    但也不能操之過急,借鑒美國等農業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爭取在幾年的時間裏。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們遠東公司自己的農業發展道路。農林部提出的發展專業化、集約化的大農場、大牧場計劃,我覺得就是一條思路。至少目前對公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今後幾年,公司將大規模推廣和普及動力機械設備,遠東鐵路處原來的鐵路計劃,也將會做出相應的調整,未來遠東鐵路交通的發展,勢必將大大的加快。我們可以隨著鐵路線的延伸,開發鐵路兩側的各種配套設施,沿著鐵路線的周圍。製定未來的農業移民政策。

    雖然公司現在條件不錯,但是想要在短期內實現這個計劃,明顯不現實。首先動力機械的推廣和普及,至少還要幾年的時間,就算以後海參崴汽車製造廠的產能能夠保證,可是駕駛農機設備的人員、維護機械的人員都嚴重不足。另外,公司每年還要安置大批的流民,而且實行家庭農場計劃的各種配套設施也不完善,所以我認為不能操之過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