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二章 無題(1/4)

    積累資金?擴大再生產?朱永興微微一笑,蘇鬆等地的紡織業有悠久的傳統,不管是絲綢,還是棉布,都名聲在外。而且就現在的狀況而言,遠沒有達到明朝時繁盛的程度。這織工有了餘錢便想著多置幾張織機,與農民有了錢想買田地是一個道理。

    “衣食住行,這衣還排在首位呢!”朱永興笑著道:“人操百業,皆是自食其力。政府應以引導為主,切不可強令更改。重農包括很多方麵,興修水利,獎勵墾荒,租牛租馬,挑選良種等等,倒不必讓他業人等盡皆耕種。”

    “是,微臣回去細思,再上條陳。”蔡明躬身領命。

    “張卿——”朱永興把目光轉向張煌言,張煌言趕忙正襟危坐,聆聽聖諭,“司法修訂要加快,治理國家,管理百姓,法不完備,以何依之?另外,公安司要繼續擴大,以便盡快將職能從地方官手中分離出來。”

    雖然搞三權分立還太超前,但司法、行政的分開,卻是勢在必行。就目前的人才選拔機製,要求地方官既通刑律,又精政務,既要審案查案,又要治理地方,顯然是趕鴨子上架。

    張煌言起初並不太理解朱永興要改革從古至今沿行的官員職權,但也不否認科舉出身的官員確實不是全才,各地罪犯緝拿、刑案處理等工作如果直屬於刑部,倒也使地方官員少了貪腐舞弊的途徑。所以,他在朱永興講清楚其中的道理後,也便不再反對了。

    “啟奏陛下,書院雖然開了刑律科目,但時日尚短,人才還是遠遠不夠。所以……”張煌言欲言又止。朱永興聰明睿智,但還是難以擺脫求治心切的毛病。

    “專業人才缺乏啊!”朱永興苦笑了一下,輕歎一聲,也不再催促。

    “啟奏陛下,微臣這大理寺也缺刑律人才。”郭之奇道:“然地方初靖,半軍管之下。刑案本不多,即便緩些時日,也是可以的。隻是韃虜未滅,陛下卻欲攻伐倭國,臣以為不妥。”

    “是教訓薩摩藩,向琉球彰顯我宗主國的責任,並保證硝磺的供應。”朱永興道:“再從大的方麵,我皇明能有此行動,對其他國家亦有重大影響。朝鮮勢必更表親近。這對於我軍攻取遼東,將極有裨益。這不是吾窮兵贖武,得意忘形,實在是有著更深的考慮。”

    “老臣愚鈍,聽陛下一,便清楚了。”郭之奇對於朱永興登基是有些微詞的,但大勢所趨,軍民所望。他也無力製止,而從他內心來講。卻也不否認朱永興遠勝永曆,確實有英主之姿,所以,他時時處於矛盾之中。

    “陛下,若是我皇明大軍有餘力教訓那個,那個薩摩藩。亦當迎回巡狩緬甸的太上皇。”果然,郭之奇還是很不識趣地提起了這件事情。

    “現在百草萌芽,瘴癘正起,非是用兵之時。”朱永興的表情沒有什麽變化,依然是娓娓解釋道:“吾已命趙王和平朔伯加緊準備。待霜降瘴息,便大舉出邊,直進緬國迎駕。”

    “陛下,您——”郭之奇沒想到朱永興答應得如此爽快,且道理分明,沒有絲毫拖延的借口。

    “嗬嗬,道:“也不定緬甸蠻夷見無利可圖,又見我朝廷態度強硬、軍力強悍,會效瓦刺送太上皇歸國呢!”

    “陛下英明。”吳三桂躬身道:“我皇明大軍光複半壁江山,兵威正盛,蠻夷,豈敢螳臂當車?”

    “若是能不動刀兵便迎回聖駕,自是最好。”朱永興笑著點了點頭,道:“待到驅除韃虜,重複河山之後,再找緬甸算賬不遲。”

    緬甸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啊!眾臣差不多都是這樣想,朱永興可是到做到,侵吞起外邦土地來,一點也不手軟。據湄、河總督宗守義上奏,真臘有內亂跡象,請示如何處之?朱永興立刻回複,當取則取,不可猶豫,並且允準湄河兩省再招兵,以擴充實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