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慶,武昌(1/4)

    ;

    “辭卑者,詐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欲降則降,豈戀內顧?決是城中空虛,欲行緩兵之計。”胡國柱通文墨,的一套一套的。

    “此乃緩兵之計,拙劣不可憑信。”馬惟興也一語定論,且滿臉的鄙夷。

    眾將都紛紛附和,沒有一個人相信這封書信所言。

    “使者孤不必親見,告訴他回城傳信兒,此刻投誠,可赦無罪,若等城破之時,不僅罪己,且牽連家人,讓他們慎思之。”朱永興停頓了一下,道:“城中有滿城,其中旗人若棄械歸降,孤亦不殺。若負隅頑抗,則寸草不留。”

    1644年,滿清入關後,在統一中國南下作戰的過程中,於各戰略要地和重要城市派駐其精銳部隊--八旗兵,從而形成了八旗駐防製度。滿城又稱城中城,所住皆是八旗兵及其眷屬,杭州、西安、南京等地都有。

    待軍官領命退下,朱永興微微搖了搖頭,他不認為此時的旗人會放棄反抗。反倒會象太平國攻克南京時那樣,全滿城的旗人都會拿起武器抵抗,無論男女老幼。結果呢,也就明明白白了。

    ……………

    “沒有用啊!”總督朗廷佐無奈地擺了擺手,揮退了派出的使者。

    本來就是存著萬中無一的僥幸,可一旦失敗,依然令郎廷佐等南京官吏感到極為失望。

    “偽宗室豈是偽延平?”昂邦章京柯魁起初便不同意什麽緩兵詐降,此時更有話了,“孩子把戲,非但無用。倒暴露了城內空虛,漲了賊人的氣勢。”

    這氣勢還有漲嗎?郎廷佐翻了翻眼睛,十幾萬水陸大軍,更勝鄭成功長江之役,且屢破堅城的戰績表明敵人的攻堅能力十分強大。南京城防堅固。也保不準會被攻陷。且城中兵力相對於防守整個城池來,還嫌不足。所以,能爭取點時間便爭取點時間,這有錯嗎?

    對於棄城向江浙的清軍靠攏,郎廷佐根本不敢做此想。上次鄭成功發動長江之役後,清廷痛恨江南地方官員無能。進行了嚴厲的處置,“巡撫蔣國柱、提督管效忠等敗績遁走”分別議罪,得旨:“蔣國柱免死革職,與本王下為奴。管效忠免死,革提督並世職。鞭一百,發包衣下辛者庫為奴,俱籍沒。”協領費雅住巴圖魯、劄爾布巴圖魯俱革世職立絞籍沒,牛錄章京當都、巴尤布達什俱革職立絞籍沒。

    而且城中軍心已經不穩,若是棄城而走,恐怕不出幾十裏,綠旗官兵便要四散跑光了。

    “賊人屢陷堅城,據本撫所知。皆賴穴攻重炮,此可提前防範也。”江蘇巡撫朱國治把幕僚的分析和獻策直接變成了自己的所知和計謀,捋著胡子道:“南京城厚數丈。炮石縱是轟上十半月,亦不致洞退。所慮者為穴攻,然亦有對策可取。可在城內挖內壕阻敵,設‘罌聽’監視,在入城口修築地堡,再於城中交通幹道兩旁房屋預設炮火。以防賊人入城。”

    “朱巡撫還知兵事,了不起啊!”郎廷佐知道這位巡撫的根底。卻也不破,笑著點頭。“那便如此布置下去吧!柯大人,您覺得如何?”

    “嗯,不錯。”昂邦章京柯魁隻是嘴上叫得厲害,也沒別的計策,臉上卻不顯出欽佩。

    “賊人雖然勢大,然未團團圍困,此與當年頗有些類似。”郎廷佐沉吟著道:“偽宗室狡詐,援軍若趕來,入城前需仔細甄別,勿使賊人混入。”

    “總督大人想得周到。”朱國治投桃報李,拱手恭維道:“賊人假扮詐城,卻是有先例的,正該嚴加防……”

    “轟!”的一聲炮響,打斷了朱國治的馬屁,眾人臉色一變,郎廷佐強作鎮靜,命手下出去打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