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二百五十九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1/4)

    從曆史上看,出身宗室或貴族的劉秀、劉備、楊堅、李淵、趙匡胤,對待開國元勳都非常禮敬優容;而出身平民的劉邦和朱元璋卻大開殺戒,把功臣幾乎殺得幹幹淨淨。  章節更新最快所以,賀珍覺得貴族出身的皇帝做事有底線,有些事就是做不出來。

    “若殿下有後,且英明仁厚,當更無慮也。”王光興眨著眼睛,又補充道。

    一般來,繼承人弱的皇帝,對功臣提防心理更重一點。李淵的兒子無論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鎮得住的主子,不怕功臣翻毛腔。李治不太行,李世民臨死前就搞了徐茂功一把。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死的早,他怕孫子繼位鎮不住那些靠軍功打下的老家夥,可能也算是一個殺功臣的理由吧!

    “荊國公想得太遠啦!”黨守素翻了翻眼睛,道:“我倒是對殿下設想的由荊襄、漢中兩路入甘陝更感興趣。拿下西安,掃蕩甘陝,然後出兵山西,再次兵臨北京,把虜醜的腦袋擰下來掛在旗杆上!”

    “對呀,擊敗竹溪、竹山的清軍,甘陝還有何兵可用?”塔寶是第一個怦然心動的,揮舞著胳膊,大聲道:“再來一次東征,徹底打敗韃虜。”

    比較持重的李來亨同樣因為被喚起了往昔的記憶而呼吸變得沉重,再次縱橫甘陝,乃至華北,當然也是他的夢想。而隻要回到甘陝,李來亨覺得隻要振臂一呼,就能招募到大批驍勇的西北好漢。

    “這個嘛,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馬翔雲笑著搖了搖頭,“老黨啊,你這性子太急了。”

    “是啊。咱們還是先打好荊州這一仗,然後增援鄭王他們,打敗了當麵的清軍,再想著克複白土關,進入甘陝。”李來亨從回憶中蘇醒過來,自失地一笑。道:“殿下既以誠相待,咱們也全力施為。這功臣啊,自然是越大越好,對吧?”

    “關鍵還是武器裝備。”馬翔雲輕輕彈了下酒杯,道:“不換裝吧,戰力肯定是有差距。換裝吧,你們看出來沒有,這彈藥就是關鍵。就如同糧草,斷了就肯定不行。”

    眾人沉默下來。都覺得岷殿下的心機手段厲害。拿下地方治權,則掌握了軍隊的糧餉;軍隊換裝,則又掐住了彈藥的命脈。有這樣兩手,控製軍隊便不是什麽難事了。

    “既已投效,便忠心耿耿吧!”李來亨有些感慨,也有些無奈地道:“岷殿下是英主,自是容不得屬下打算盤。嗯,若是三心二意。恐怕是自取禍端啊!”

    “吳三桂打都不敢打便歸降了,可見殿下的厲害。”王光興慨歎道:“咱們哪。便尊令而行,老實做功臣吧!”

    城南的江麵上,明軍艦船密布,桅檣如林,不時有長炮發出怒吼,轟擊荊州南門。五裏。已經接近長炮射程的極限,但也偶爾有炮彈擊中城牆。而明軍的炮轟更多的是威懾,使清軍不敢輕易出城迎戰,以掩護步兵登陸,已經占領了城南麵的堤壩。

    “當急奏朝廷。荊州非能守之地,可移兵武昌,扼敵下遊通路。”

    “賊勢甚熾,我兵力單,應上奏朝廷,請速行赴援。”

    “敵據上遊,賊船日增,水陸合攻荊州之勢已成,形勢甚危。”

    順承郡王勒爾錦撫著額頭,對屬下的建議難以取舍。明軍不斷進逼,且人多勢眾,令他對堅守荊州並沒有什麽信心。但朝廷的打算,他是清楚的,移兵武昌肯定不會被允準;請調援兵,尚需時日,而明軍已經從西、南兩個方向壓過來,形勢十分危急。

    “偽宗室的旗號不見了,莫不是敵軍在虛張聲勢?”貝勒尚善瞭望觀察了半,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勒爾錦隻覺得心情一鬆,忙急著要加以證實,追問道:“偽宗室的旗號是何時不見的?昨呢,昨在不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