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五十五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1/4)

    感謝無名先生之能人,je_z,sunny-sn,jfre,大號調羹1,冷影月,hillnzhu,卷心菜n,周圍好豐光,讀書流浪,我起的名字都被人用了,飛虎有晴,iaang46,沉默de夏花等朋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而原屬廣西的線國安所部在騰衝幾被全殲,又使廣西清軍喪失了一支重要的作戰力量。兵將各懷心思,互不服膺,麵對進取廣西的明軍就必然無法發揮全部的力量。這其實也是朱永興對廣西念念不忘的原因所在。最弱的廣西,最麵的孫延齡,不打他打誰?

    況且,廣西地接雲南、貴州,形同一體,進取廣西既能取到牽製作用,又能逐漸在戰略上孤立雲南。

    隻是,令朱永興放不開手腳的依然是滇省的清軍,他必須保持一支機動兵力,準備增援滇省戰事。所以,他隻能給馬寶一萬人馬,現在加上意外來投的幾支海上武裝,才算是可以比較放心地實施廣西攻略了。

    房門被輕輕敲響,親衛進來通傳,汝陽王馬寶和平朔伯賀九義前來拜別辭行。

    “殿下大恩,末將沒齒不忘。”平朔伯賀九義一進屋便是大禮參拜,感激萬分地道:“今番出戰,定以死報效。”

    “不必如此,快快起來。”朱永興笑著擺手,示意親衛將賀九義扶起,讓人給馬寶和賀九義看座。

    “殿下。”汝陽王馬寶拱了拱手,道:“此番進取廣西。雖隻有萬餘人馬,卻也可進可退。末將定心謹慎,不負殿下信任。”

    “汝陽王這是著急了。”朱永興嗬嗬一笑,道:“戰事怕是要再準備些日子,吾為你們找到了強援,這聯絡、協調、籌劃。還是要費些時間的……”

    聽了朱永興的講述,馬寶和賀九義才知道收攏海上武裝的事情,有了助力,自然是對進取廣西更有信心。但兩人又不太理解,既然要等些時間,為什麽要提早調動軍隊。

    “此番調兵南下,一是提早為進取廣西做準備,二是向安南鄭氏施壓。”不待二人出心中疑問,朱永興便作出了解釋。“吾為大明商人討還公道,欲在海防專開中華商館,安南鄭氏卻一再拖諉,視吾派人談判為軟弱。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顯吾勢在必得之意,還以為吾是在虛言恫嚇。”

    “正該如此。”馬寶接過話茬,有些忿忿地道:“殿下仁至義盡,先禮後兵。安南鄭氏尚不知悔改,真是冥頑不靈。”

    賀九義立刻跟上表著忠心。“殿下欲索何地,末將等便帶兵直取,安南鄭氏又能奈我何?”

    把強盜行徑得如此理直氣壯,實在是大有進步啊!朱永興感到很欣慰,讚揚了幾句,又把話題轉到了廣西攻略上。

    終明之世。廣西土官的叛亂,以及苗、瑤、壯等各族的起義便不斷爆發,規模較大的各族農民起義有大藤峽瑤民起義、八寨起義、古田起義等,其中大藤峽起義更是綿延不斷達兩百年。

    到了清朝,情況也不見改變。先後有瑤僮族抗清起義、龍韜抗清起義、顏光色反清起義……聲勢浩大的太平國運動也起源於廣西。

    廣西的社會矛盾錯綜複雜,有農民與地主之間的矛盾,有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矛盾,有各族勞動人民與朝廷之間的矛盾,有土官與流官之間的矛盾,有土官與明朝廷之間的矛盾,土官之間也有矛盾等等。盡管社會矛盾複雜尖銳,但如果著重從經濟方麵去尋找根源的話,便可以歸究為土地問題和食鹽問題。

    眾所周知,廣西素來是山多田少,地瘠民貧的地區。在明以前,廣西的土地大部分為工官土目們所占有,苗、瑤、侗、壯等各少數民族農民以至漢族的農民則很少土地,甚至沒有土地。入明後尤其到了明中期,廣西的土地兼並比他省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