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四十五章 元江接觸戰(1/4)

    感謝無名先生之能人,蕭瀾如我,108141759775, sunny-sn,龍馬1,iaang46,罪惡降臨,djjfy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萬事如意。

    元江城雖然有轟炮,也有後期運至的威炮,但直射炮卻是不多。而通常的盾車能夠抵禦大多數火槍的鉛彈,甚至還有更高級一些的,在形似轎廂的盾車上蒙上生牛皮,再鋪上泥土和浸水棉被,防護力更加強大。

    “盾車推至壕邊亦無大礙。”吳子聖放下望遠鏡,隨手遞給了許名臣,淡淡地道:“我軍炮火依然可殺傷盾車後的敵軍,敵人想填壕就要從盾車後現身,便會遭到火槍射擊。除非敵人用盾車填壕,或者直接在壕溝上搭雲梯,可即便過了壕溝又如何,火槍攢射會更猛,更有威力。而且——”他指了指胸牆戰壕與阻遏壕溝之間的空地,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許名臣撤至元江城的時間不長,很多布置他都不太明了。眼見吳子聖欲言又止,作為剛剛反正過來的將領,他也不好追問,但也知道那裏有古怪,並不象看上去那麽簡單。

    吳子聖見許名臣知趣地沒有刨根問底,暗自讚賞,開口道:“殿下離元江時曾言:許名臣、高應鳳心存忠義,若反正來歸,可大用也。殿下親言讚賞,吾篤信之,方留汝二人於元江城中,助吾一臂之力。元江不失。則不負殿下信重交托之恩也。”

    跟在吳子聖身旁的高應鳳一直沒有話,此時與許名臣對視,從眼神中都看出了驚愕和感動。吳子聖身為國公,豈能虛言欺騙?岷殿下不以二人有降清之跡為忤,反倒有重用提拔之意,不得。隻能是使出渾身解數,拚命作戰,力保元江不失,方才對得起岷殿下的知遇厚待了。

    對於降清又反正歸來的將領,因為徹底絕了後路,朱永興應該能夠放心。但要得到信任和重用,當然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至於許名臣和高應鳳,他們抵抗到底,誓死不降。最後殉難於元江城的曆史,顯然可以得到例外的待遇和賞識。

    對於元江城的防禦,因為知曉各種布置,陳國公吳子聖比許、高二將更有信心。象圍繞浮橋的戰鬥,不過是給清軍的一道開胃菜,大餐還在後頭呢!

    當然,因為兵力有限,義軍不可能沿江布防。並跟隨清軍移動。所以,義軍也沒有徹底堵絕清軍過江的打算。而且。象吳三桂這樣的老軍伍,豈能想不到派兵從別處渡江,沿元江南岸逼近元江城,然後為江北大軍占據穩固橋頭堡,再架橋過江。

    打造器械,作出要繼續從浮橋進攻的態勢。這是吳三桂放出的煙幕彈,以便偷偷分兵從上遊過江。而元江城的義軍則根本就不準備遠距離出擊,而是把堅守元江城作為重點。真可謂是媚眼使給瞎子看,吳三桂的計謀顯然是多餘的,隻若了那些要製造假象而佯攻死傷的清兵。

    一日後。吳三桂為了給要在上遊偷渡的部隊贏得時間,並吸引元江義軍的注意力,又命令“忠勇營”發起了進攻,並使用了粗糙製造的盾車。

    製造精良的盾車前護板是用活銷固定,可以調整角度,鉛彈打在上麵,護板會仰俯卸力,鉛彈鐵彈往往被折射往另一方向,盾車後的人馬絲毫無傷。而這批粗糙的盾車前護板則是固定死的,這樣製作起來更容易,防護力也能基本上滿足需要。

    一輛輛盾車推過浮橋,看排列的方向,清軍選擇的突破方向是西麵。無疑,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一旦突破義軍的防禦陣地,就不會遭到東麵元江城的夾擊。而且北麵是江水,又能減少一麵的打擊。

    “推,向前推。”清軍戰兵大聲嚎叫著,踢打著輔兵,幾十輛盾車,排出了一道陣線,在輔兵的推動下緩緩移動,整個陣線齊頭並進,向著壕溝前進。盾車後,是扛著雲梯的輔兵,輔兵身後是弓手和火槍手,然後是刀盾兵,最後麵則是督陣的軍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