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二章 高平莫氏(求收藏)(1/2)

    十二點以後便上架了,在此感謝編輯烈手的指點和推薦,感謝廣大書友一直以來的支持。希望上架後,朋友們能繼續對樣樣熱心相助,支持到底。樣樣會把諸位好友的支持化為動力,努力寫好。

    *********************************************************************

    莫氏在安南還能得到部分人心的原因與明清交替之時也頗為相似,鄭氏不恤民生,橫征暴斂,使百姓又懷念起莫朝初期明德丶大正年間的政治清明,生活安定。而且鄭氏專權,架空黎朝,以自己的機構——鄭府決定國家大事,更使得鄭氏名義不正。

    還有一點也是鄭氏眼光短淺、私心自用造成的。莫朝統治時期,三年一科舉,共二十三次開科取士,中舉近五百人,給眾多文人提供了出人頭地的機會。而鄭氏把持的黎朝在四十多年中卻隻是七次開科,隻有四十多名文人中舉。政府要津則多為鄭氏發家之地歡州、愛州(清華、義安)人士所據,其他地方的文人很難參與。所以,眾多安南文人仍然傾心於莫氏勢力,當時許多有名文人往往隱居不應仕於後黎,最有名者如阮允欽丶阮公禮等。

    這就是文人,深受“學而優則仕”的儒家思想影響的文人,隻要能通過讀書出人頭地、應仕為官,民族大義、忠君愛國皆可拋在腦後。

    怪不得唐太宗喜謂侍臣曰:“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怪不得康熙開科舉,也有“一網打盡下英雄”的得意。

    隻是,我需要的人才能通過科舉獲得嗎?或者,除了起於明太祖的科舉八股取士外,還有沒有更有效的選拔人才的方式?

    單憑著自己的直觀感覺進行簡拔,這當然不行。但漢以前的鄉舉裏選,魏晉以後的九品中正法,唐宋時期的詩賦取人,顯然也無法網羅自己所需要的實用人才。

    朱永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更讓他擔心的是在這個時代,他的力量還根本不能夠顛覆這個深深植根於封建文化土壤中的製度。八股文的弊端非常明顯,並不是隻有朱永興看得到,但是沒有人敢去嚐試破除這個已經延續千年的文化傳統。我是否應該拿出勇氣來改變,即使是需要付出代價?或者暫且妥協,再循序漸進,緩而圖之?

    …………

    樓閣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回轉四合。紅色的宮牆圍繞著富麗堂皇的宮殿,宮殿外有花園,花木繁茂,翠竹千竿。花園旁又有蓮池,綠水浮波,荷香撲麵。

    這裏便是莫氏在高平孟泉修建的宮殿,觀此豪奢,又哪裏象臥薪嚐膽、振作勃發的氣象?莫氏居高平彈丸之地,財政拮據,卻絲毫沒有節儉,大肆揮耗,修建宮殿、廟宇。

    除了這座宮殿外,莫氏還在孟泉建棟麟寺、園明寺,“作丁字,左右行廊,後堂僧房在焉”可謂是不惜財力人力。

    從揮霍享受上講,莫氏與鄭氏可謂是一丘之狢,同樣是將負擔轉嫁於當地百姓,“政令日繁,土人厭之”,也引起當地人的不少反抗。如莫順德十四年(1651年),下琅州同倫社酋長符勝、符鐵反莫氏;順德十八年(1655年),石林州時和社人農貴虎反莫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