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小地主

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食文化的精髓(2/3)

    中國幅員遼闊,是世界上最重視“吃”的民族。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食文化”。長期以來,各地由於選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配料,采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因而形成了各自的獨特風味和不同的菜係。其中,較為著名的八大菜係指川、粵、蘇、湘、閩、徽、浙、魯等。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講的是適應。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豐富的飲食習俗。如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藏、哈薩克等族的牧民,食肉飲乳;赫哲族生活在黑龍江三江水鄉,魚是最主要的食物;而生活在興安嶺密林中的鄂倫春人,食必鳥獸肉……這在交通運輸不發達的時代,更是不可改變的飲食模式。南方適於種水稻,故南方人民普遍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多種麥、雜糧,故北方人民以麵、雜糧為主食;青藏高原宜種青棵,故生活在這裏的各族農民主食青稞。蜀湘濕氣重,人多食辣;晉、陝、甘、湘、貴及許多山區,或因水土矣係,或因曆史上長期缺鹽,人喜食酸……飲食上的這些地方特色使中國飲食文化展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麵。

    中國飲食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生麗質。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講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畫外,還要搭配用餐的氛圍產生的一種情趣,它是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傳統,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凸現方式。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