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682(1/3)

    戴高樂才邁出了第一步,而這一步就讓美國和英國相當的尷尬了。   ..雖然法國人還沒有要退出北約,可那個蓄勢旦旦的架勢卻很嚇人,萬一這貨繼續抽風,那麽北約在歐洲大6上將失去重要的支點。沒有了法國的這個大後方,什麽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能撐幾?

    尤其是英國人是驚恐不已,原本他們的如意算盤就是讓歐洲大6上的國家去消耗蘇聯的銳氣,避免蘇聯一上來就將矛頭對準了自己。而法國一旦退出,歐洲大6幾乎就要不戰而降,那時候俄國將會直接瞄準英國猛烈開火。以英國當前的軍備能力,真能支撐到美國大兵前來救援嗎?

    這還僅僅是戰略態勢上的影響,法國的退出還可能帶來更多的連鎖反應。先荷蘭、比利時等低地國家會驚恐吧?沒有了法國的支撐,他們怎麽去扛蘇聯的鐵甲洪流,當年納粹削他們才用了幾?如今科技大大展,軍事裝備的度和威力越來越大,這意味低地國家的反應時間將更加少,弄不好連政府出逃的時間都沒有,這還打個鳥?

    而且法國的退出意味著少了數十萬大軍,這個空缺自然隻能由英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去填補,而要征召如此多的常備軍,你以為不要花錢?

    這年頭的飛機、大炮、坦克、軍艦哪一個不是吞金巨獸,而現在的納稅人還不比幾十年前那麽好忽悠,相對於國防投入他們更關心自己的福利以及醫療。要想增加軍費必然要增加稅收,你看看這麽搞老百姓會怎麽投票!

    總而言之,對於北約除法國之外的那些國家的政客來,法國人搞這麽一出簡直就是壞得流油了,這簡直是要他們的老命。而對於戴高樂他們更是恨得牙癢癢。

    可是恨歸恨問題還要解決不是,所以丘吉爾立刻緊急出訪荷蘭和比利時,更兩國政要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並達成了初步一致。之後他立刻又同艾森豪威爾進行了通話,再一次交流了意見和看法。搞定這一切之後,他才前往巴黎進行國事訪問。

    可能有同誌覺得納悶,情況如此不妙,你丘吉爾應該立刻去巴黎找戴高樂談談才對,至少要試探一下戴高樂的口風嘛!可你這個老煙鬼卻沒有這麽做,反而是圍著法國溜溜達達轉了一圈,然後才姍姍來遲的去找戴高樂,這是鬧哪樣?

    應該丘吉爾的做法是比較明智的,因為他太了解戴高樂的脾氣了,這貨真心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十分的不好打交道。而戴高樂下了決心的事,是很難挽回的。

    丘吉爾知道自己就這麽直接去巴黎,根本不會有任何效果。正確的辦法是先同北約盟友先進行溝通,拿出一個針對法國和戴高樂的具體方案,也就是大家先結成針對法國的統一戰線,讓法國人看到北約盟友的壓力,然後再去談判不光是心裏頭有底,而且一旦最壞的局麵出現,也不用臨時急吼吼的開會討論,那種狀態下政客們是討論不出什麽玩意兒的!

    搞定了一幹盟友之後,丘吉爾才信心十足的前往巴黎,他相信戴高樂應該是個聰明人,知道犯眾怒的後果有多麽嚴重。隻不過雙方會麵之後的結果完全出乎丘吉爾的預料,戴高樂的表現很奇怪。

    “法國退出北約?請恕我直言,相閣下您是從哪裏聽到的這個謠言?法國無意退出北約,如果法國或者我本人有這個意思的話,一定會提前提出來的……趕走北約總司令部?不不不,相閣下,那不是趕走,而是法國人民覺得這個司令部留在法國沒有太多意義,搬遷到布魯塞爾不是很好嗎?驅逐美國駐軍?不,這也不是什麽驅逐,而是法國人民有信心保護自己,既然如此為什麽還要讓美國朋友破費呢?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維護法國和北約盟友的利益,法國永遠屬於自由世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